廖世建的主要经历
廖世建,物理化学家。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多相催化、表面化学、燃烧与火焰、齐格勒催化剂与烯烃聚合、络合催化、多相均相催化、有机金属化学、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纳米化学、有机高分子膜催化与络合催化中的双金属协同效应等。此外,还开展了应用工作,开发了许多高选择性、高活性的新型催化体系,部分已转化为应用开发成果。同时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和科研骨干。
中文名:廖世建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29年2月3日
职业:物理化学家
毕业学校:上海沪江大学
代表作:烯烃聚合催化剂和工艺报告集。
角色的生活
廖世建于1929年2月出生于上海。1952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综合研究所(现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钱、刘大夫研究员的指导下,从事络合法分离提纯丁二烯和列别捷夫法催化合成丁二烯的研究。他们的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开发中国第一批丁苯橡胶(中试放大)中发挥了作用。同时参加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唐敖庆教授主持的物理化学研究生班一年半(1953 ~ 1954)。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副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1956 ~ 1958),廖世建在导师北京大学傅莹教授的指导下,研究了吸附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规律。他在解释吸附-解吸过程中的磁滞回线时,纠正了当时文献中磁滞回线公式推导中的概念错误,提出了一个新的公式,可以解释各种参数对磁滞回线大小的影响。这一阶段的工作和学习经历为他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到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燃烧和火焰的研究,并担任项目负责人。为了满足当时生产的需要,开始了天然气部分燃烧生产乙炔和合成气的研究。除了实验工作,他还计算了火焰法乙炔产率的理论极限,为当时不恰当的加倍产率要求指出了问题。同时,他还对火焰和燃烧的稳定性、火焰温度、火焰传播速度等进行了基础研究,推导出了与实验一致的初始气体温度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公式。
技术成就
从65438到0964,廖世建被调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他以极大的热情开始了火焰法合成HCN的研究,开创性地用预混火焰实现了高HCN产率。尾气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合成气体的方法。在随后的炼厂气部分燃烧生产乙烯和乙炔的工作中,凭借他丰富的科研经验,实验很快从小试转入500吨中试。在此期间,“文革”初期,他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历尽艰辛,终于使中试放大实验获得成功。遗憾的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中试放大的成果不能转移到工业生产中去。“文革”期间,他从农村回来就告别了高温火焰化学合成的研究,结合当时的生产需要,开始了烯烃聚合和齐格勒催化剂的研究。在实验室工作之外,他们迅速与有中试生产设施的工厂联合,解决了丙烯液相本体聚合中的不聚合和突然聚合问题,使反应顺利进行,并通过了中科院和辽宁省的鉴定,为今后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奠定了基础,在国内建立了一系列中小型工厂,顺利投产。在应用研究的同时,他带领的课题组还开展了基础研究,比如用氢气调节聚丙烯分子量的理论成果,这在文革时期是不多见的。此外,他们还开展了乙烯、丙烯聚合提高润滑油粘度指数和长链α-烯烃聚合生产润滑油降凝剂的新型催化体系研究。后者已经确定并投入工业生产。“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和“长链α-烯烃聚合制备降凝剂”两项成果均获1978国家科学大会奖和中科院及省市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科学出版社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20多万字的《烯烃聚合催化剂与过程报告集》。这本书成为当时工厂生产、科学研究和大学教学的参考书。1979年初,廖世建得到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洪堡基金会的资助。作为新中国洪堡基金会首批研究成员之一,到马普学会煤炭研究所(齐格勒催化剂和费托合成的诞生地)进行合作研究。从事温和条件下催化合成氢化镁的研究,所得高活性氢化镁和镁粉可作为中温储氢材料和合成反应的高活性试剂。这项工作是联邦德国煤炭研究所多年来获得的重要获奖成果。【该成果已在中试装置中放大,与工厂合作应用为储氢材料(氢能汽车和太阳能利用)和高活性试剂】。廖世建的贡献在于通过一系列实验和反应动力学研究,阐明了反应机理,进一步完善了催化体系,发现催化反应的中间体是蒽和镁的可逆反应。他的研究和其他研究成果已在该所三次学术报告会上作了报告,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所长兼副主席威尔克教授曾称之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智慧与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廖世建曾三次赴联邦德国进行合作研究,历时四年。在此期间,他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国人民赢得了荣誉。
廖世建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总是热情耐心细致地和他的学生讨论问题。他治学严谨,学术思维活跃。他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很多学生觉得和他一起讨论问题受益匪浅。他总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廖世建忠于祖国的科研事业,品德高尚,深受人们尊敬。他的一位合作者说,廖世建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性格也更好。
廖世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科研思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相关研究领域新的有价值的增长点。20世纪80-90年代,廖世建与合作者、研究生和访问学者一起,在络合催化的多个研究领域开展工作,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①室温常压下络合催化成功合成了超高活性碱金属氢化物,发现产物颗粒为纳米尺寸,其异常高的活性主要是由纳米尺寸(大比表面积)引起的。研究了纳米尺寸与材料化学反应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将这些材料用于有机、无机和有机金属的合成和催化反应。一些用常规材料(微米级)难以进行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高产率。在催化加氢反应中,纳米氢化钠和具有空间位阻配体的有机金属钛化合物组成的催化剂得到了一种新的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体系。催化活性(TOF)达到310s-1,催化效率(TO)达到1.5×105。②通过有机高分子载体上官能团的变化、动力学计算、催化剂表征以及负载型催化剂在各种复杂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了载体的调制效应,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和解释,以及一些有前途的高选择性、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催化体系。(3)在有机高分子负载催化剂的基础上,他们成功探索并开展了兼具分离和催化性能的有机高分子金属络合物催化膜反应,首次在有机高分子膜催化反应器中进行了高选择性多烯加氢反应,并解释了高选择性的原因。④在均相和均相多相催化体系中,广泛研究了双金属在复合催化中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的性能,特别是选择性。讨论并解释了双金属协同作用提高催化剂性能的原因。在均相和均相多相催化中,引入了双金属催化的概念,拓展了调节这类催化体系性能的途径。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均相催化体系,其活性物种实际上是反应过程中原位形成的纳米级胶体溶液。与传统的多相催化类似,这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也存在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廖世建面临着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他从不错过基础研究应用和发展的可能性。在齐格勒型催化体系的研究中,基础工作成果转化为应用成果。开发了丁二烯环化三聚合成反式、反式和顺式1,5,9-环十二碳三烯的高活性、高选择性催化剂,并及时将技术转移给石化企业。在催化合成金刚烷的工业开发过程中,他们将基础研究中获得的概念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大大提高了金刚烷的产率。廖世建在公共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并申请了6项专利。他与其他学者合作,编辑了两本专著,翻译了一本。历任《化学通报》、《有机化学》、《分子催化》、《化学杂志》、《中国化学》、《中国催化杂志》等学术期刊编委。其研究成果曾获两次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和省市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三等奖。廖世建* * *定向培养研究生21人,博士生10人。
廖世建学识渊博,知识结构全面。他有着谦逊的合作精神,不仅能和他同时代的人,也能和不同代的年轻人很好的沟通和合作。他淡泊名利,坦荡高尚的品质,受到同事和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如今,他虽已年届古稀,却仍在为中国的科研不懈努力。
传记笔记
1929 2月3日出生于上海。
1948-1952就读于上海沪江学院化学系。
1952-1955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做研究实习生。
1956-1958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后任项目负责人。
1959-1964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项目负责人。
1964—1999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项目负责人、研究室主任。其间,在洪堡基金会的支持下,以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的身份三次赴联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煤炭研究所,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合作研究(1979-1990)。
主要论文
廖世建,焦华娟,吴长贤,等。火焰法合成氢氰酸的研究。科学通报,1966,17(3):129;氢氰化法合成。科学通宝(ForeignLanguageed。),1966,17(4):170
2波格丹诺维奇b。、廖世建、施威卡德姆。,et al . katalytischesynthesevonmagnesiumhydriduntermildedingungen . angew . chem .,1980,92(10):845;在温和的条件下催化合成异氢氧化镁,化学学报,英国版,1980,19:818
3波格丹诺维奇b。、廖世建、迈诺特。镁镁蒽的形成和表征,化学月,1984,117: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