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明的电脑,因为怕被炸,只能藏在一个粮仓的地窖里。后来怎么样了?

1945年,在盟军攻占法西斯德国首都柏林后不久,一个惊人的消息从阿尔卑斯山的偏远小镇欣特尔斯坦传来:在一个粮仓地窖里发现了一台德国研制的先进计算机。

很久以后,西方计算机界终于发现,这台不起眼的机器确实是当时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而且它的研制成功早于美国和英国的同类发明。更重要的是,它是第一台采用程序控制的数字计算机。

这台机器的名字叫Z-4,它的发明者是康拉德·楚泽(康拉德·楚泽,1910-1995),一个自己创业的土木建筑工程师。

康拉德·祖泽,1910 6月22日出生于德国威尔姆斯多佛,在东普鲁士接受早期教育。东普鲁士的文化传统相当保守。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他进入了一个相对开放的学校,直到高中毕业。65438-0927,楚泽考入柏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专业。

他从小热爱绘画,有非常好的艺术功底,所以很快就学会了如何设计房子的结构和外观。多才多艺的楚泽兴趣广泛,还很会修机器。他经常开始做一些奇怪的事情,让他的同学感到惊讶。

学习期间,楚泽需要完成很多力学计算作业,如桥梁和材料强度设计等。他不得不自己根据公式算出结果,经常一整天都做不完一道强度核算题。

有一天,楚泽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突然发现课本上写的力学公式都是固定的,自己要做的就是在这些公式里填入数据。这种单调的工作应该交给机器去做。

1935年,楚泽拿到了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在柏林的一家飞机厂找到了工作。他的主要任务恰好是他最挠飞机的强度分析。繁琐的计算现在成了他的主要职业,只有计算尺作为辅助工具。楚泽造电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在这家工厂只呆了几个月,就辞职回家做他的“发明梦”。

在父母的帮助下,他把家里的一个客厅隔出来,改造成了“实验室”和“制造工厂”,独自开始了漫长的科研生涯。楚泽生活在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所以他不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出计算机的消息,他甚至没有听过巴贝奇和霍拉修斯的名字。在这一点上,他远不如一个美国发明家幸运,得不到任何大学或政府机构的资助。只有几个朋友“赞助”了一点钱。

在黑暗中摸索了差不多两年,楚泽以顽强的毅力独自奋斗。

他认为,计算机最重要的部分不一定是计算本身,而是过程和计算结果的传输和存储。

于是,他着眼于记忆,设计了一个可以存储64位数的机械装置——数千块用螺栓固定在一起的薄钢板,体积约为1立方米——然后与机械运算机构连接。

朋友不太明白他想做什么,只能提供有限的帮助,比如帮他用切割设备加工几百块金属。其他薄钢板必须用手锯在圆钢上一块一块地锯掉。在这个简单的条件下,1938年,楚泽实际上完成了一台可编程数字计算机Z-1。

他只花了几千马克,还是买不到更合适的零件。因此,Z-1计算机实际上是一个实验模型。虽然可以完成3×3的矩阵运算过程,但一直没有投入实际使用。

在Z3之前,楚泽已经在1936年研制出了他的第一台计算机Z1。由于Z1的速度太慢,楚泽试图用继电器提高其性能,最终在1941做出了通用计算机Z3,但并没有引起德国当局的注意。

1944年,Z3在盟军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成碎片,而另一台由楚泽制造的类似电脑Z4则无人问津地放在巴伐利亚州一个农村农舍的地窖里。

战后人们才知道,楚泽的中继计算机是世界上第一台二进制电子运算机。可惜楚泽出生在战争时期的德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被认可。希特勒战败后,楚泽搬到瑞士乡下,转而研究“计算机微积分”理论。他也是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明者。但直到1962他的发明才被认可,获得了8个荣誉博士学位和德国大十字勋章。

2000年是楚泽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发明家,薛恩菲尔德市宣布,楚泽之子霍斯特·祖泽(Horst Zuse)将按照楚泽最初的设计重新制造一台Z3电脑。

制作完成后,它将在舍恩菲尔德现场表演,然后在柏林和其他地方向公众展示最早的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最后,Z3将正式入驻舍恩菲尔德的康拉德·楚泽博物馆。

Z-3电脑正常工作了3年。1944年,美国空军对柏林进行空袭,楚泽的房子连同Z-3电脑一起被炸成碎片。在德国法西斯即将灭亡的前夕,楚泽在1945建造了一台比Z-3更先进的电磁Z-4计算机。存储单元也从64位扩展到1024位,继电器几乎占满了一个房间。为了让机器效率更高,楚泽甚至设计了一种编程语言Plankalkuel,这让楚泽跻身计算机语言先驱之列。

怕再次被炸,楚泽把Z-4搬来搬去。

最后我把它带到了德国南部,搬到了阿尔卑斯山的欣特尔斯坦小镇,于是就有了之前的场景。

希特勒战败后,楚泽流浪到瑞士一个荒凉的村庄,一度转向计算机软件理论的研究,并首次提出了“编程”的概念。

从1949开始,楚泽在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安装了他的Z-4计算机,一直稳定运行到1958。这时,美国和英国的计算机界相信了一个事实:德国的一位建筑工程师比他们更早地研制出了程控数字计算机。目前,一架Z-3原型机仍存放在慕尼黑的一家博物馆里,但已经无法正常工作。

随后,楚泽创办了“楚泽计算机公司”,并于1958年研制出电子管通用计算机Z-22R,这是第一台电子管通用计算机诞生后的12年。计算机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楚泽没有生活在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他可能会将Z型计算机系列升级为电子计算机,世界计算机的历史将被改写。

其实早在1938,楚泽和他的朋友们就已经在考虑用2000个电子管和其他电子元件组装一台新电脑了。战后,当他听说宾夕法尼亚大学已经研制出电子管计算机时,不禁感叹:“我能做的只有摇头。”

早在1938就发明了计算机的楚泽,几十年来几乎被人遗忘。

他在1941中提出了Z-3计算机的专利申请,但在1967中,法官仍以“缺乏创造性”为由不予受理。直到1962,他才被公认为计算机发明者之一,并获得了8个荣誉博士学位和德国大十字勋章。后来,柏林博物馆重建了Z-1计算机。

60年代初,楚泽电脑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数千名员工的企业,销售了近300台各种型号的电脑。1966年,他的公司被著名的西门子公司收购,楚泽担任西门子公司的顾问。

楚泽活到了85岁,和妻子住在富尔达附近的简易房子里。他死于1995 12 19。谢天谢地,全世界都公认他是“数字计算机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