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键盘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计算机报》曾经记载:

1.QWERTY键盘是为了降低打字速度。

起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但如果打字速度太快,有些组合键很容易卡住,于是克里斯托弗·莱瑟姆·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发明了QWERTY键盘布局。他把最常用的字母放在反方向,最大限度地放慢打字速度,避免卡顿。格兰特在1868申请了专利,第一台采用这种布局的商用打字机在1873成功投放市场。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今天键盘的排列。

2.DUORAK键盘比QWERTY键盘快得多。

Augst in 1930?奥古斯特·德沃夏克发明了一个高级的多拉克键盘系统,其中九个最常用的字母被列在键盘上。这种设计使打字员不用离开键盘就能打出至少3000个字。QWERTY只能做50个字。DUORAK通过减少手指的运动量来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使用DUORAK,打字员的手指平均每天移动65,438+0英里,而QWERTY则移动65,438+02到20英里。

3.更高级的麦芽键盘

比多拉克更进一步的是李恋?Lillian Malt发明的麦芽键盘。它改变了原来交错排列的字符键行列,让大拇指更加好用,让原本远离键盘中心的“退格”等键更容易够到。但是麦芽键盘需要特殊的硬件安装在电脑上,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个键盘的键位设计包括两个概念,一个是主英文和数字键的设计,一个是各种辅助键的设计。

最常见的英文和数字的设计方案就是俗称的“QWERTY”科迪键盘。这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在1868中发明的一个密钥方案。

科迪键盘的主要设计目的是让击键速度不要太快。但是很多文章都有一个小错误,就是科迪键盘的键位设计并不是为了“让击键速度不要太快造成卡顿”,而是为了“尽量提高打字速度而不卡顿”。

这两种说法有一个微妙的区别,也就是说降低打字速度不是最终目的,QWERTY键盘也不是一味的降低速度。虽然它有一个减速设计,把ED这样的常用组合放在一个手指上,但也有er这样的加速组合键。

其实这样设计的根本原因在于机械打字机的结构。型杆的结构决定了当两个离得近的型同时按下时会卡死,而离得远的两个型不会发生同样的问题。我相信有使用英文打字机经验的人应该都有一些体会。

在科迪的键盘上,一些常用的字母放在无名指、小指等位置,一直被认为是利用小指的不灵活来减缓速度。但是,这种说法没有考虑到机械打字机的实际情况。虽然食指最灵活,但食指键位上的按键也最容易卡,所以很自然的把常用字母放在边缘,保证高速打字时不会卡。

因此,设计黄凤英键盘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地降低打字速度。其实黄凤英键盘的设计方案只是为了提高打字速度,只是为了“尽量提高打字速度而不卡”。

进入20世纪后,机电打字机的发明使得机械打字机的打字臂卡死不再是一个重要问题,许多高速打字键盘应运而生。其中最著名的是德沃夏克DVORAK键盘。

Dvorak键盘是奥古斯特·德沃夏克教授在1930中设计的一种键位方案。因为不再考虑按键的机械结构,所以按键排列完全按照理想化的击键率分布来设计。手指移动的行程比科迪键盘小很多,平均打字速度几乎快一倍。然而,就像许多事情一样,习惯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到目前为止,德沃夏克键盘只在少数专业场合使用。不过想尝试的可以试试Windows自带的dvorak键盘方案。

非英语键盘方案

各种语言的键盘基本都是英文键盘改过来的,大部分按键的排列和英文键盘相差不远,只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如英国键盘上的美元符号变成了英镑符号,而德国键盘上的母女Y和Z互换了位置。

各种远东语言的键盘在英文键上与非标准美式英语键盘差别不大,但在一些辅助键上有明显的区别。对于中国的用户来说,最容易看到的非美语键盘大概就是二手市场常见的日语键盘了。与标准英文键盘相比,其按键大部分相同,但部分标点符号位置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在英文系统中使用部分标点符号时,按键的标识与实际内容并不对应。

键位设计的另一个概念是辅键的设计。从最早的IBM PC 83键盘到现在主流的108键盘,已经更新了几代,但总体上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虽然有些是紧凑型设计,但从市场反应来看并不成功。可见,目前的键盘键位设计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检验,已经是非常成熟和理想的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