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涂黄色是什么意思?

出自《木兰辞》——窗饰云鬓,镜涂黄。“花黄”是指当时女性贴在额头中间的一种装饰。这首诗的意思是对着镜子打扮。

黄华,又名花子,是古代女性脸上的装饰品。它以彩色光面纸、丝绸、云母、蝉翅、蜻蜓翅甚至鱼骨为原料,染成金黄色、绛红色或绿色,剪成花鸟鱼虫,贴在额头、酒、嘴角、太阳穴上。

因部位和装饰材料、颜色不同,又有其他称呼,如“浙纸花子”、“花油花子”、“华生”、“花会”、“美翠”、“崔月”、“金街”等。从秦朝到南北朝、隋唐,成为流行的女性面部装饰。

扩展数据:

化妆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如果追溯到商周时期,金阙《古今笔记》中就有“三代以铅为粉”的记载。到了周文王时代,女性已经广泛开始使用锌粉来擦脸。

到了魏晋时期,化妆更加盛行,不仅女人化妆,男人也开始在脸上涂脂抹粉,并将其视为一种美。言和天生皮肤白皙,魏明帝私下怀疑他身上擦了很多粉。夏天请他吃面,面汤热气腾腾,让他的脸更白了。史书记载有“惊为天子”的描述。

南北朝时期,有木兰在镜子上画黄色的美丽说法,也有关于黄花起源的美丽传说。

南宋武帝有一个女儿,寿阳公主,非常漂亮。有一天,她在宫殿里玩累了,就在宫殿的屋檐下躺下来。当时梅花开得正盛,一阵风过,一片片梅花飞了下来,有几片正好落在她的额头上。梅花被染了又染,花上留下了污渍。寿阳公主衬得更有女人味,宫女们不禁惊呼。从此,爱美的寿阳公主经常在额头上贴梅花。

寿阳公主的礼服叫“梅花妆”。传到民间,很多富家千金都争相效仿。但是梅花是季节性的,所以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收集其他黄色的花粉,做成粉用来化妆。这种粉叫“花黄”或“额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