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内衣真的能吸湿排热吗?
根据相关标准,吸湿发热针织内衣的定义是“由吸湿发热材料织成的,符合本标准质量保证要求的针织内衣”。据悉,保暖内衣起源于日本,面料以日用化学纤维为主。这些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效果,市面上的普通保暖内衣大多采用吸湿发热。
其实大部分纤维都有这种作用,只是程度不同。从热效应来看,天然材料如羊毛、粘胶等。一般来说,它比普通纤维吸收更多的水,产生更多的热量。吸湿发热内衣并不算“高科技”。一般来说,纤维的吸湿放热性能与纤维的回潮率密切相关。纤维回潮率越高,吸湿发热性能越好。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棉等材料一般回潮率高,吸湿发热性能好。市面上大多数吸湿发热内衣主要由上述纤维构成。同时,保暖内衣的吸湿发热性能还与面料厚度和单位面积克重有关。一般来说,在纤维成分相同的情况下,面料越厚,吸湿发热性能越好。纤维中的亲水基因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结合过程中会释放一些热量。各种纤维吸水后会释放一些热量,但这个热量要有限。
据业内人士透露,保暖内衣是行业内的专利技术,部分企业甚至成立了研发机构。然而,市场上有许多名为“保暖内衣”的产品。很多产品不使用发热纤维等发热材料,基本没有发热功能。根据FZ/T73036-2010标准,吸湿发热内衣应采用吸湿发热材料制成,并能满足两个热值指标:最高热值不低于4℃,30分钟内平均热值不低于3℃。30分钟内的平均温度增值是服装吸湿发热性能的综合评价依据。数值越高,产品的吸湿发热性能越好。专家表示,消费者可以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选择,不必对“光暖”有过多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保暖内衣的安全指标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但技术指标只有行业标准,不具有强制性。未来,消费者需求将持续上升,技术研发将永不停止。消费市场迫切需要相关配套标准跟上消费升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