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自动驾驶概念股?
中汽研究院:盈利能力改善,一季报略低于预期。
中国气研601965
研究机构:国鑫证券分析师:梁超撰写日期:2022年4月30日。
第一季度收入下降,利润略低于预期。
2022Q1,公司实现营收501万(-22.23%),归母净利润0.94亿(+8.43%),扣母净利润0.90亿(+4.73%)。按业务板块拆分,技术服务板块实现营收2.08亿(-3.26%),净利润0.83亿(-7.78%)。工业化制造板块实现营收2.93亿(-31.86%),归母净利润0.11亿(+466.67%)。总体来说,第一季度的表现略低于我们的预期。
股权激励费用和坏账准备对利润的综合影响约为5.7%。
一季度由于计提股权激励费用和薪酬收入,管理费用大幅增加,2022Q1同比增加约900万,影响2018Q1利润约10.34%,计提坏账抵销约1400万元,因此这部分非经营性因素为2022Q65433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工业化制造业仍有提升空间。
技术服务板块盈利能力从2018Q3开始持续提升,从47.11%提升至58.17%。我们认为,受订单确认节奏的影响,技术服务板块的盈利能力整体相对稳定。工业化制造板块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毛利率同比上升4.19pct,净利润率由2018Q1的-0.7%上升至3.75%,主要受产房搬迁、规模效应提升、内部管理改善等因素催化。该业务去年单季度最高净利率达到6.49%,我们预计后期仍有提升空间。
风险提示:风洞实验室进展不及预期,商用车业务下滑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掌握核心技术的智能检测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短期内公司基本面与汽车增量市场脱钩,防御性强。同时,其性能受益于排放升级和新业务风洞实验室的投产。长期来看,公司属于拥有核心技术的汽车领域领先检测公司,随着智能网联的前瞻性布局和叠加管理的完善,有望迎来业绩稳定增长和估值提升。考虑到一季度工业制造板块下滑明显,而技术服务板块出现负增长,我们下调了整体业绩。预计公司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9/544/6.34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48/0.56/0.65元。目前股价PE为16.8/14.5/12.4倍,估值18-20倍,对应合理估值8.64-9.60元,维持“买入”评级。
高新兴:战略聚焦车联网和公安,双轮驱动激发新增长。
高新兴300098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分析师:刘洋撰写日期:2022年5月30日。
公司是物联网全方位布局的龙头,战略重点是车联网和执法标准化。高新兴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通信行业运维信息化的发展,为通信运营商提供运维综合管理系统及其软硬件产品的解决方案。上市后,以通信运维一体化管理体系为基础,内研外协在物联网领域取得突破,在安防、交通、公安、金融、车联网等领域取得突破。随着业务线的拓展,公司近三年经营状况良好,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增长。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3亿元,同比增长59.27%,最近三年CAGR49%为49%;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增长32.16%,最近三年CAGR为57%。
自18以来,公司战略聚焦于车联网和公安执法标准化。2017之后,高新兴致力于感知、连接、平台等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行业应用的拓展,将战略和资源聚焦于车联网和公安执法标准化两大垂直应用领域。2022年5月10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募集资金总额214万元,未来两年内逐步投入“5G及C-V2X产品研发项目”。R&D投资近年来大幅增长,2017年约占总收入的11.4%,2017年仅占7.5%。
车联网渗透加速,传统电信企业有望大幅受益。车联网是目前L2升级到L3的技术突破之一,补充了L3单车智能化的高成本。随着车联网的快速渗透,车载无线终端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据中国信通院统计,截至2018年年中,国内车载无线终端出货量达到4710000台,同比增长161.8%,接近2017年全年出货量,未来有望继续增长,2066年T-BOX和OBD产品占比最大。各厂商基于自身行业的积累,专注于车联网产业链的某个环节。通信设备和模块厂商深耕传统运营商业务领域多年,更擅长“连接”环节,与整车厂商合作,将传统通信连接技术融入车联网解决方案。同时,随着5G的到来,低时延、高带宽的属性将极大促进C-V2X产业的发展。
子公司高辛IOT和智联在车联网和电子车牌领域积累颇丰。高辛IOT是中国IOT模块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涵盖多种标准。随着公司战略方向的调整,公司向利润率更高的下游车载终端延伸,与整车厂商的长期合作积累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行业经验。吉利宣布,计划于2021年在吉利发布首批支持5G和C-V2X的量产车型,高辛星河高通* * *将为其提供5G和C-V2X产品。高辛智联拥有一整套汽车电子标牌的技术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列。拥有近300项RFID核心专利,是交通电子标牌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对于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9/20/21年营收为4.9/65/83亿元,同比增长38.2%/32.3%/27.5%;归母净利润6.8/8.7/11.6亿元,同比增长25.8%/27.6%/34.4%,对应PE估值22/17/12倍。给予公司2022年行业平均PE估值30倍,2022年目标市值204亿元,对应股价11.5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5G进展不及预期;车联网产品出货量未能达到预期。
长城汽车:经营拐点已经出现,等待行业复苏提升盈利能力。
“大安全”和“大交通”业务预计将飞往齐飞,推动该公司更上一层楼。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在安防、交通等领域的发展前景。预计2022年和2020年EPS分别为0.66元和0.82元,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25元。
风险提示:收购公司无法完成业绩对赌;行业竞争加剧;V2X业务进展不如预期。
长城汽车601633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分析师:李恒光撰写日期:2022年3月27日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度报告,实现全年营收992.3亿元,同比-1.92%,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同比+3.58%,扣母净利润38.9亿元,同比-9.53%。拟派发股息每股0.29元(含税),股息率约3.7%。
销量跑赢乘用车行业,单车收入和单车利润承压。长城18年销售1.05万辆,同比-1.6%,好于行业-4.3%的增速。由于行业下行,公司利润质量面临压力。通过让利来维持市场份额,18Q4销量的恢复主要是促销造成的。公司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大幅下降,为18Q3,主要是行业压力所致,高端机型中WEY占比下降也是拖累。单车收入Q3降至8.8万元,环比下降65,438+0.5万元,65,438+0.8 Q3/Q4的非归属利润在65,438+0.0万元以下,为近年来垫底。如果R&D投资的资本化率首次提高到56%,利润质量低于表面水平。
2018的经营拐点已经出现,新车型有望提振销量和盈利。18长城管理层调整明显,1)子产品事业部分离独立运营,大单品和平台化有望进一步降本增效。2)加大营销和R&D改革力度,启动F系列车和H系列车的拆分营销,核心零部件成立四家独立公司,加强市场竞争。3)补充新能量弥补短板,新欧拉模型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动力。4)资本支出Q4增至32亿,分红率增至50%,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零售额有望在19Q2反转,公司盈利质量有望改善。中国乘用车销量和保有量仍有两倍以上的空间,有望长期保持3%的增长中枢。2018的明显下跌主要是受15购置税的扰动和基数较高的影响,而不是需求不足。我们预计全年乘用车零售额实现+6.4%,全年增速呈现前低后高态势。预计零售额将尽快转正Q2。公司有望率先受益于低库存,叠加利润率的提升将形成较好的双击机会。
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3/63.6/71.2亿元,EPS为0.63/0.70/0.78元,PE为12.4/11.2。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价格战风险。
华宇汽车:非业绩扣非增速好于市场预期,估值中枢随着市场议价能力和优质产品竞争力的提升而上移。
华宇汽车600741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分析师:宋婷婷撰写日期:2022-01
事件:公司公布2022年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35571亿元,同比下降65.438+01.6%;归母净利润654.38+0.845亿元,同比下降36.6%,归母净利润654.38+0.36亿元,同比下降654.38+0.1.0%。不良业绩扣除的增速好于市场预期。
天翼人工智能、慧眼工程助力公司安防业务快速发展。时宇科技坚持“精密制造,品质保障”的市场定位,成功突破行业价格战,成长为国内行业三甲。
安全行业持续繁荣。政府方面,慧眼工程将接手平安城市,推动行业新一轮景气循环。民用方面:频繁的社会事件有望加速民用视频监控的普及。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安防行业的最大亮点,技术升级将进一步集中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时宇全方位布局人工智能业务,有望借机突破安防公司的中等收入陷阱。
智能交通领域有先发优势,V2X是为无人驾驶设计的。基于在智能交通领域的长期耕耘,公司在V2R和V2I起步优势明显。在无人驾驶领域,公司完成了V2X设备路测用RSU设备和车辆用OBU设备的研发。目前,该公司是5G汽车联盟中国区成员,并率先成立了北京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中心。
投资建议:通过收购全球领先的视频监控制造商时宇科技,公司将进入安防行业。
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预计2022-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61.5亿元,1.6.83亿元,1.7亿元,对应净利润73.09亿元,80.63亿元,87.465438亿元,同比增长-8.9。
大富科技:受益于4G持续建设和5G改革浪潮
大富科技300134
研究机构:国鑫证券分析师:程程撰写日期:2022年3月20日
MassiveMIMO技术和有源天线带来了滤波器行业的变革,推高了行业的体量和价格。
MassiveMIMO技术和有源天线的应用推动了滤波器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滤波器行业面临技术升级,金属腔体正在向陶瓷介质滤波器演变。传统的基站滤波器主要采用铝、银、铜等金属为原料,陶瓷介质材料将成为未来的主流,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低损耗(QxF值)、高介电常数(εr)、低频温系数和热膨胀系数、高功率容限等特性。随着有源天线的应用,滤波器射频产品需要与天线阵列集成,那些集成设计能力强,与天线龙头和设备厂商深度合作的厂商更有优势。同时,新技术的创新会导致行业的新进入者。陶瓷介质滤波器的应用要求滤波器制造商在原有滤波器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对陶瓷介质材料制备、加工、产品自动化调试等方面的要求。
MassiveMIMO技术和有源天线的应用促进了滤波器行业的价格和数量的上升。从数量上来说,射频单元的通道数,从传统的两个到四个,在5G时代将增长到64个,这将是一个数量级的增长。目前主流5GMassiveMIMO基站采用的方案都需要64路滤波器。为了提高系统容量,满足5G时代多应用场景的需求,将使用更高频段的通信。频段越高,覆盖半径越小。从连续覆盖的角度来看,5G的基站数量可能是4G的1.5-2倍。在价格方面,由于制造技术也发生了变化,过滤器的价值比率可能需要提高。目前,中国约有428万个基站。预计未来全球4G基站数量可能达到700万个,5G基站数量有望达到14万个。按此计算,若以50元/渠道价格计算滤网需求,市场规模将高达6543.8+0000亿,对应的年峰值采购额可能高达200亿元,4G期间正常年采购额不到6543.8+0000亿元,预计未来还会大幅增长。
公司基站滤波器业务受益于4G的持续建设和5G的新周期。
近日,中国联通无线网络集成项目招标结果出炉。项目总预算约348亿元,采购L900和L1800基站、L1800集成和软件功能。这次有四大设备商入围,按份额排序为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这对各大设备商和上游供应商都是利好。中标结果要求中标企业“下单后28天内发货”,工期紧锣密鼓。截至2018年底,中国联通各种制式基站约200万个,4G基站96万个。此次采集的4G基站数量超过联通现有基站的40%。过去中国联通获批的4G网络技术是LTE-FDD,其主要频段是国际成熟的Band3(1800MHz)。这次招标主要是拓展900MHz频段,穿透力更强,覆盖范围会大大提高。对于联通自身来说,有利于保持现有网络的竞争力,为5G铺路;对于上游设备供应商来说,将大大提振其今年上半年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