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经济有哪些亮点?
经济增长超预期,为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明显高于美国、欧盟、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也高于印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2000年的4.54倍,大大超过了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实现了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目标的83.2%,只要未来三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6。2017年人均GDP相当于2000年的4.13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提前三年翻两番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效益继续提高,经济动力转换加快。企业利润水平不断提高,向质量效益转变。2017至11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速高达30.4%。2017年,中央企业利润首次突破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经济效益增量和增速为五年来最好,在去杠杆中发挥了主要作用;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8%,比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改善。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动力有所加快。一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大,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8%。二是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投资由1增长到11。三是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出口主力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2017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8.4%,高铁、船用设备、核电设备、卫星等成为中国新的出口导向型产业。从这些数据来看,消费和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对稳定宏观经济、改善民生福祉的作用日益凸显。
打造先发技术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创新指数,中国创新指数的世界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22位。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382万件,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国际专利协议(PCT)申请量为51,000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认为,“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创新和品牌建设的领导者”。在人工智能这一世界各国竞争激烈的前沿科技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与美国同步并行。据全球最大的文献出版社之一爱思唯尔统计,2065,438+02-2065,438+06排名前65,438+000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中,美国有30家,中国有65,438+05家,日本只有65,438+0家,中科院在该领域的论文引用量排名第一。此外,在基础物理、干细胞、纳米研究、航空航天、深海、深地、超级计算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脑科学和类脑研究等领域,中国已经或正在构建先发优势,科技进步贡献率日益提高。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中国高端产业加快成长。2017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3.4%和11.3%,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中国制造2025》实施成效显著。以“复兴号”为代表的先进轨道装备和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打入国际高端市场。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12万台,同比增长681%,位居世界第一。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等标志性重大产业创新不断涌现,标志着我国制造业正加速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制造强国建设加速推进。
数字经济积累新动能,创造新的数字红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用户和移动支付第一大国。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万,占全球网民总数的1/5。互联网普及率为54.3%,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4亿。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平均用户体验速率为13.5Mbit/s..2017年,中国的全球网速排名上升了50多位,位列全球第23位。数字经济新动能的积累,创造了三大数字红利:一是创造了消费增长的红利。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超过81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一。2065年,438+08万亿元,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2.2%,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20多个百分点,表明数字经济极大地拉动了市场消费。二是创造数字经济红利。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驱动的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支柱产业。三是创造数字化就业创业红利。带动大量直接就业,带动在线医疗、在线教育、餐饮外卖等新型消费模式爆发式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经济增长点。
商事制度改革释放制度红利,建设世界最大的“创业型国家”。2014开始的商事制度改革,给投资创业带来了明显的制度红利。到2065438+2007年9月,我国实有企业2907.23万户,注册资本总额27435438+0万亿元,相当于GDP的3.4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资本国。其中,私营企业2607.29万户,注册资本165.38万亿元,分别占企业总数和注册资本的89.7%和60.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企业王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家国家”。优良的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环境,使得国内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留学回国热潮。留学回国人员比例已超过80%,年均超过40万人。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留学中国热潮。在中国学习的学生平均人数超过40万,访问中国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超过90万。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人才吸引国。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中国在世界上的受欢迎程度正逐渐超过美国。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世界上新增就业最多、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创造新增就业岗位最多的国家,也是少数几个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失业率在5%以下)的国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高失业率。目前全球失业率仍在5.8%左右,失业人数超过2亿。2017,1-10期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1910000人,超额完成年初增加就业11000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内,符合。收入增长才能给人带来最实在的获得感。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3%,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7.3%。居民收入增速继续跑赢经济增速,中国继续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2065,438+06年落户城市16万人的基础上,预计2065,438+07年将增加13万人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继续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带动全球碳排放负增长。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201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7%,超额完成全年3.4%的约束性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预计四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同比降幅将超过年度约束性目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五年来,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平均增速达到20%以上。2017年,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成为世界上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7中国特别报告》指出,中国能源结构逐渐向清洁发电转变,越来越依赖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电力,对煤炭的需求持续回落。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绿色能源时代,带动全球碳排放负增长。
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为世界经济贸易双复苏发挥引领作用。中国的经济亮点也是世界经济的亮点。2017年,中国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在世界经济贸易双复苏中发挥引领作用。2017年,世界经济呈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强劲的增长态势,中国经济贡献巨大。据预测,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2016年的3.1%提高到2017年的3.5%,中国GDP占世界的份额将从2016年的14.8%提高到2017年的15.3。201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预计货物进出口贸易在全球的份额将从2017年的11.45%增加到6508+02。46666.68668666666
中国稳定,世界稳定;中国进入,世界进入;中国好,世界好。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源泉和稳定的支柱。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2017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扎实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