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培育牛黄的技术国内有几家企业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蔡红娇教授等科技工作者研发成功的“体外培育牛黄”,继1993年获国家发明专利、1997年获国家一类中药新药证书后,2002年又被列入“863”计划课题,2003年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3年9月,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王永炎院士、高学敏教授、张伯礼教授、周超凡研究员、姚达木主任药师等国内知名权威专家专程到武汉进行现场考察认证后,一致认为:“体外培育牛黄工艺成熟、质量稳定、安全有效,与天然牛黄可以等同使用。”2004年1月,体外培育牛黄正式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以与天然牛黄“等量投料使用”,以替代中成药品种、特别是急重症治疗药品中的天然牛黄。
:“体外培育牛黄”是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牛体外模拟牛体内胆结石形成的原理和生物化学过程,经细菌培养,在多种酶作用下,清除胆汁中成石的拮抗成份,制成石牛胆汁,再通过醋酸锌的促发作用,形成结石核心,由于静电吸引及有机高分子物质的架桥作用,呈网状向核心层沉附、增大成牛胆红素钙结石,从而培育出的一种生物优质牛黄。
经国家批准的质量标准检测结果表明:其技术参数、质量指标、功能及主治与天然牛黄一致。经对其进行药检及采用双盲法对其在三省7家医院进行了1850多例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体外培育牛黄质量上完全达到我国药典要求,其疗效和性能非常接近甚至超过天然牛黄,且主要药理成分比天然牛黄稳定,是天然牛黄的理想代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