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卓越计划?高考志愿中有什么优秀的计划?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是培养了数千万工程科技人才,有力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支撑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
第三,形成了更加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工程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基础良好,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各层次、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适应和支撑工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高等工程教育要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树立以德为先、能力第一、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类型多样,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此,高等工程教育要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明确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是更加重视工程教育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
第二,要更加注重与产业界的密切合作;
第三,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第四,要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启动会议编辑器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教育部党组副书记陈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惠清主持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部分院士、20余家企业代表、60余所高校校长出席会议。
训练特征编辑器
陈副部长在教育部“卓越计划”启动会上的讲话
陈副部长在教育部“卓越计划”启动会上的讲话
“卓越计划”有三个特点:
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训过程;
二是学校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三是加强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施规则编辑器
主要目标
清华大学卓越计划
清华大学卓越计划
面向行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推动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1]
基本原理
中国科技大学卓越计划
中国科技大学卓越计划
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引导高校和企业实施本行业领域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大学参与卓越计划,大学对工程人才培养的类型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应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工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实施领域
上海交通大学卓越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卓越计划
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包括与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要特别关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提前培养人才。卓越计划的实施包括工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层次,培养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研究工程师等各类工程师。[1]
实施措施编辑器
第一,建立高校与行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
西南交通大学卓越计划
西南交通大学卓越计划
新机制;
第二,改革以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改革和完善工科教师聘任和考核制度;
第四,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
五、教育和行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部门责任编辑
南京卓越大学项目
南京卓越大学项目
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教育培养需要多个部门的政策支持。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高校与企业、高校与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教育部门应加强与工业企业的合作,高等院校应认真组织实施该计划。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地方企业参与“卓越计划”,并对参与计划的地方高校给予重点支持。
国务院主要参与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部、商务部、国资委、质检总局、安监总局、中国工程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等主要涉及行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卓越计划
华中科技大学卓越计划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
教育部将积极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工程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教师职务聘任与考核、实习安全与保险、联合培养企业的财税政策。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为实施“卓越计划”、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营造良好环境。
教育部
教育部已采取措施,从五个方面促进该计划的实施:
北京交通大学卓越计划
北京交通大学卓越计划
一是建立高校与工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从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了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 * *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 * *实施培养流程。二是改革以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立多个国家级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这里学习一年,拿着“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三是改革和完善工科教师聘任和考核制度。高校对工程学科教师的态度
华南理工大学卓越计划
华南理工大学卓越计划
岗位聘任和考核要以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技术服务等评价为依据,优先聘用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验。
四是扩大工程教育对外开放。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师生在境外企业开展国际交流和实习。
第五,教育部门和行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制定通用标准,与行业部门联合制定行业专业标准。高校按照标准培养人才。参照国际标准,对“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
中国工程院
天津卓越大学项目
天津卓越大学项目(2张)
启动“卓越计划”,加紧培养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创新问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委托左铁勇院士在会上发言)。
中国工程院高度重视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积极支持和配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开展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围绕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组织开展相关咨询研究。
“卓越计划”的实施需要科技、教育和商业的合作。
为了支持计划的实施,工程院推荐了十几位院士,与教育部共同组成“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卓越计划”的组织实施。目的是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将各界专家的智慧凝聚到“卓越计划”的具体实施中,确保“卓越计划”的科学推进。
住房和城乡建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
东南卓越大学项目
东南卓越大学项目
副巡视员赵琪介绍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年来支持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经验。赵琪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支持“卓越计划”:
一是与教育部门、行业协会、企业、高校共同建立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组织管理体系。
二是研究制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标准,为“卓越计划”培训提供依据。
三是选择部分通过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参与“卓越计划”试点。
四是鼓励建筑企业、勘察设计机构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卓越计划”。
大学列表编辑器
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2]
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科技学院
天津大学燕山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
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
东南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江南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科技大学
宁波工程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学院
福州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南昌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尤氏大学(华东)
山东理工大学
郑州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汕头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长安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中国尤氏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建筑工程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华北科技学院
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中北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大学
沈阳巩俐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电机大学
南京大学
南航大学(NUAA)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苏州大学
扬州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徐州工程学院
淮阴工学院
常州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苏州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大学
中国季良大学
美国关税委员会(United States Tariff Commission)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科技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
江西科技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烟台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暨南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华北水利电力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南洋理工学院
武汉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长江大学
中国三峡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长沙理工学院
南华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州大学
宁夏大学
青海大学
广西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海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成都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贵州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KUST)
Xi科技大学
xi尤氏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Xi安邮电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新疆工程学院
厦门大学金陵科技学院集美大学
三明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
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