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些日常生活中省钱的小气方法
===================
很多人习惯用遥控器操作电视。要使用遥控器,电源必须始终打开。你可能想不到,只要打开电源,电视机的显像管就会预热。虽然很多部件都不工作,但是白白耗电。
即使关掉电源开关,只要不拔掉插头,电视机就耗电。这种待机耗电的情况在其他电器中也同样存在。像北京这样300多万户的大城市,平均每户待机用电量按1.5瓦计算,一天浪费1亿度电,一年损失上亿度电。事实上,只要我们关掉电源,拔掉插头,动动手指,我们就可以节省数亿度电。为什么不呢?
此外,不同的电器有不同的省电方法。
冰箱是家里最大的电器之一,可以说是家里的耗电大户。如果不知道这家伙的特点,会浪费很多电。
冰箱里的食物不太满。因为冰箱的耗电量和它装的食物量直接相关,装的东西越多,冰箱的负荷就越大,耗电也就越多。而且食物之间要有空隙,以利于冷空气对流,加快冷却速度,达到省电的目的。
冰箱需要控制一立方米以下的小环境温度,而空调需要维持几十立方米的大空间温度,所以消耗的能量要多得多。炎热的夏天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纳凉省电?
空调使用一段时间后,滤网上会堆积大量灰尘。这些脏东西阻碍了空气流通,阻碍了冷空气吹出,降温效果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室内温度下降,压缩机将不得不工作更长时间并消耗电力。所以定期清洁防尘网可以省电30%左右。
另外,温度设置得越低,空调要达到这个温度必须运行的时间越长,耗电也就越多。所以把空调的制冷温度提高1摄氏度,可以省电10%以上,我们的身体几乎察觉不到这么小的温差。
其实,如何降低电器能耗也是科研人员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研制了一种不用传统氟利昂作制冷剂的空调,不仅制冷效率高,而且耗电少。还有一种没有电的空调,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空调运行。虽然新的更节能的电器不断出现,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所有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在中国的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水资源短缺也是人们面临的一个尴尬问题。中国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但用水量巨大。像北京,人均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所以,不要以为节约用水与你无关。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可以漏70升水,一年就是25吨水。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漏洞并不少见。除了树立节水意识,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招数来节水呢?
事实上,只要我们注意身边的小事,节约用水是很容易的。比如去除餐具上的重油渍,不要直接用洗洁精洗。先用纸擦干净再清洗,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水。
洗手时,用盆洗比用长流水更省水,洗蔬菜水果或洗碗时也一样。开着水龙头连续洗是很费水的,间歇洗可以节水。节约用水,重复使用。
家里洗衣机用水量大。为了节约用水,厂家和科研人员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在保证衣服干净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用水。
这种倾斜的造型并不是为了美观或者原创,10度的斜面设计自有其道理。洗涤滚筒倾斜10度后,其水位比较深,可以达到大量洗涤的效果。所以节约用水。
洗衣机设定的程序一般是一洗两漂洗,水主要花在漂洗上。如果不用洗衣粉,不会节约漂洗水吗?
这种超声波洗衣机每秒钟能发出两万个冲击波,能把衣服上的污垢“抖”下来。洗衣机内还安装了特殊的水电解装置,可以将自来水中的水分子分解成氢离子和氧离子,利用离子对污渍和灰尘的分解和吸附来清洗衣物。双管齐下,这款无洗衣粉洗衣机比普通洗衣机节水30%以上。
还有就是洗衣机的水位不能设的太高,不然衣服之间没有摩擦,洗不干净还浪费水。
除了洗衣机,马桶也是家庭用水大户,约占居民用水量的35%,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就要冲走3000多升水。
技术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马桶,每次只用4升水,比现有马桶节水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它的水箱在注水的同时积聚空气,利用供水管道中的压力压缩积聚在里面的空气,然后推动水以更高的速度流入便盆。与传统洁具的“拉”力不同,这种新型洁具采用“推”力来排出污物,冲力大,因此可以节水。
其实家里其他生活用水也可以用来冲厕所。比如最后一次漂洗后,衣服洗干净了,洗衣机排出的水看起来也比较干净。可惜直接流入下水管道。还有洗脸洗菜之类的水,如果能再利用就好了。业余发明家吴汉平研发了一套生活用水再利用装置,获得国家专利。他把厨房的洗手池,卫生间的面盆,卫生间的水箱都连接到一个储水箱上。来自水槽和面盆的清洁水进入储水箱用于冲厕所。
总之,节约家庭中的水电资源,不能仅仅依靠科研人员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支撑,还需要我们每个人从零开始。
2005年6月,华北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电力负荷快速上升,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以北京为例,预计今年夏季用电最大负荷将达到654.38+00.7万千瓦,比去年增长654.38+03.5%。就目前情况来看,电力缺口将达到654.38+00万千瓦。
不仅仅是电的问题。其实在不经意间,我们家庭生活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已经悄然流失。事实上,只要方法得当,我们可以节省大量资源。那么我家怎么节能呢?
酷暑来临,一方面电力供应告急,另一方面却又悄悄浪费了大量的电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电在我们眼皮底下悄悄溜走?
很多人习惯用遥控器操作电视。要使用遥控器,电源必须始终打开。你可能想不到,只要打开电源,电视机的显像管就会预热。虽然很多部件都不工作,但是白白耗电。
即使关掉电源开关,只要不拔掉插头,电视机就耗电。这种待机耗电的情况在其他电器中也同样存在。像北京这样300多万户的大城市,平均每户待机用电量按1.5瓦计算,一天浪费1亿度电,一年损失上亿度电。事实上,只要我们关掉电源,拔掉插头,动动手指,我们就可以节省数亿度电。为什么不呢?
此外,不同的电器有不同的省电方法。
冰箱是家里最大的电器之一,可以说是家里的耗电大户。如果不知道这家伙的特点,会浪费很多电。
冰箱里的食物不太满。因为冰箱的耗电量和它装的食物量直接相关,装的东西越多,冰箱的负荷就越大,耗电也就越多。而且食物之间要有空隙,以利于冷空气对流,加快冷却速度,达到省电的目的。
冰箱需要控制一立方米以下的小环境温度,而空调需要维持几十立方米的大空间温度,所以消耗的能量要多得多。炎热的夏天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纳凉省电?
空调使用一段时间后,滤网上会堆积大量灰尘。这些脏东西阻碍了空气流通,阻碍了冷空气吹出,降温效果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室内温度下降,压缩机将不得不工作更长时间并消耗电力。所以定期清洁防尘网可以省电30%左右。
另外,温度设置得越低,空调要达到这个温度必须运行的时间越长,耗电也就越多。所以把空调的制冷温度提高1摄氏度,可以省电10%以上,我们的身体几乎察觉不到这么小的温差。
其实,如何降低电器能耗也是科研人员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研制了一种不用传统氟利昂作制冷剂的空调,不仅制冷效率高,而且耗电少。还有一种没有电的空调,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空调运行。虽然新的更节能的电器不断出现,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所有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在中国的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水资源短缺也是人们面临的一个尴尬问题。中国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但用水量巨大。像北京,人均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所以,不要以为节约用水与你无关。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可以漏70升水,一年就是25吨水。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漏洞并不少见。除了树立节水意识,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招数来节水呢?
事实上,只要我们注意身边的小事,节约用水是很容易的。比如去除餐具上的重油渍,不要直接用洗洁精洗。先用纸擦干净再清洗,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水。
洗手时,用盆洗比用长流水更省水,洗蔬菜水果或洗碗时也一样。开着水龙头连续洗是很费水的,间歇洗可以节水。节约用水,重复使用。
家里洗衣机用水量大。为了节约用水,厂家和科研人员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在保证衣服干净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用水。
这种倾斜的造型并不是为了美观或者原创,10度的斜面设计自有其道理。洗涤滚筒倾斜10度后,其水位比较深,可以达到大量洗涤的效果。所以节约用水。
洗衣机设定的程序一般是一洗两漂洗,水主要花在漂洗上。如果不用洗衣粉,不会节约漂洗水吗?
这种超声波洗衣机每秒钟能发出两万个冲击波,能把衣服上的污垢“抖”下来。洗衣机内还安装了特殊的水电解装置,可以将自来水中的水分子分解成氢离子和氧离子,利用离子对污渍和灰尘的分解和吸附来清洗衣物。双管齐下,这款无洗衣粉洗衣机比普通洗衣机节水30%以上。
还有就是洗衣机的水位不能设的太高,不然衣服之间没有摩擦,洗不干净还浪费水。
除了洗衣机,马桶也是家庭用水大户,约占居民用水量的35%,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就要冲走3000多升水。
技术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马桶,每次只用4升水,比现有马桶节水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它的水箱在注水的同时积聚空气,利用供水管道中的压力压缩积聚在里面的空气,然后推动水以更高的速度流入便盆。与传统洁具的“拉”力不同,这种新型洁具采用“推”力来排出污物,冲力大,因此可以节水。
其实家里其他生活用水也可以用来冲厕所。比如最后一次漂洗后,衣服洗干净了,洗衣机排出的水看起来也比较干净。可惜直接流入下水管道。还有洗脸洗菜之类的水,如果能再利用就好了。业余发明家吴汉平研发了一套生活用水再利用装置,获得国家专利。他把厨房的洗手池,卫生间的面盆,卫生间的水箱都连接到一个储水箱上。来自水槽和面盆的清洁水进入储水箱用于冲厕所。
总之,节约家庭中的水电资源,不能仅仅依靠科研人员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支撑,还需要我们每个人从零开始。简单看似不起眼的做法,其实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不要小看这些努力,你对每个人的贡献都包含在其中。
水
=====================
说起节约用水,很多人会把目光放在一些用水量大的行业,觉得单位才是节约的主体。但统计数据显示,昆明每天供水量为70万立方米,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活用水。看来节约也需要我们从零开始。那么,在昆明这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人们的节水意识如何呢?全民节水了吗?记者进行了调查。
昆明某高校食堂外,吃完午饭,保洁员正准备清洗餐具。这个水龙头就这样开着,盆满了水还不停的往外流,但是没人管。
记者:为什么不关水?
清洁工:不好意思,我去找块抹布。
记者:为什么不关机去找?
清洁工:对不起,我忘了。
保洁员旁边的另一个水龙头也在流水。还有两三个排水龙头没拧紧,还在滴水。清洁工向记者解释说,水龙头坏了,关不上。但是记者随便扭了一下就关机了。清洁工尴尬地笑了笑,说自己在洗碗,没注意。
像这样的一个滴滴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造成的浪费却是惊人的。据测算,即使水是这样滴出来的,在1小时内,也会流出3.6公斤水,一个月就是2.6吨水,足够提供一个人的生活需要。而像这样持续的小水流,每小时流走的水达到17 kg。大水流,每小时流走的水是482公斤。除了食堂外的水管,宿舍水房也是集中用水区。在这里,记者发现,有的学生用大量的水洗漱,洗少量的衣服和餐具;有些人没关水龙头就走了。学生自己也承认,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比较突出,主要是节水意识不强。
记者了解到,学校宿舍用水学生不用交钱,造成了学生随意用水,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水。此外,校园内一些本应淘汰的老旧卫生洁具仍在使用,也是水资源流失的原因之一。这个教学楼的厕所用的是自动冲洗水箱,每15分钟左右就会冲洗一次,一次冲洗的自来水是65公斤。这栋楼里有22个这样的水箱,一次冲水量1.430公斤,一次冲水量近1.400吨。学生们说:这种水箱昼夜24小时冲水。不管有没有人,都是浪费水。
与各类公共场所相比,生活小区的水资源浪费更加隐蔽,不易被发现。这是东华小区的21居民楼。屋顶的一个太阳能水箱严重漏水已经一个多月了。
东华小区居民蔡玲说:8月18号,我亲戚洗完澡来晾衣服,发现对面漏水。这段时间没人关水阀,很浪费。到现在快一个月了,没日没夜的流。尤其是晚上,声音很大。
破水箱是谁的?记者没有找到。因为这户人家已经搬走了。但是水箱下面的顶楼住着两个人,这么大的流水声,几米外都能听得很清楚。他们有没有反映过水被浪费了?记者敲门后,一户没有开门,另一户回答说:“不是我漏水,不关我的事。”
这种不着边际的态度,让楼上太阳能水箱的优质自来水白白流了一个多月,非常可惜。
相对于部分市民节水意识不足导致的冷漠和浪费行为,另一些人则自觉加入了节水的行列。同样住在东华小区的蔡玲家也出现了太阳能水箱漏水的情况。为了防止再次漏水,他们家两年前对水箱进行了改造。
居民蔡玲:供水公司来给每户安装一个水表的时候,让他们安装一个阀门,水就进了太阳能水箱。原来水箱里的浮阀很容易坏,坏了的水箱里的水会一直流,浪费掉。有这样一个阀门。在家里洗完澡,我们一般会打开阀门10分钟。不管水箱满不满,我家只有两个人,洗个澡就够了。
蔡玲的太阳能水箱有500公斤的容量,家里根本用不完。于是他们把自动控制水箱水位的浮阀去掉,用手动阀来控制。这样既防止了水箱漏水,又节约了用水量。同时,她家也采取了一物多用的方法来节约用水。
苏,蔡玲的母亲:对我们来说,节约一滴水就是节约一粒粮食,所以我们从各个方面节约用水。我们用节省下来的水来打扫卫生、擦桌子、洗衣服和冲厕所。比如有的县因为干旱,地里种不出庄稼,我们就很重视。
不止一个家庭使用不止一种水。张碧莹家住棕榈树营地小区。早在三四年前,他们就开始注意节约用水。张碧莹一家8口人,但每月生活用水量只有6吨左右,现在一家三口平均用水量一般在10吨左右。
张碧莹:平时我就是把洗菜的水放在一个盆里,用来冲卫生间。有时候洗碗洗菜的水从管道流到卫生间,就是通过这个管道。管道是从厨房接出来的,这个口直接连到卫生间。还有洗手的水,也是通过这个管道。
四年前,张碧莹家自己动手,把厨房的排水管接到卫生间,减少了卫生间的清水用量。在日常生活中,这个家庭已经把节约用水变成了一种习惯。她告诉记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我们也有好处。既能省钱,又能造福国家。
昆明市计划供水节水办公室主任龚训木:昆明市有60多万户。如果每户节约用水,多用水,每户节约一吨水很容易,但昆明全市节约了60多万吨水,小账无法统计。
那么,在普通大众中,有多少人有节约用水的习惯,他们是如何节约用水的,节约用水的出发点是什么?为了了解人们在家庭生活中更详细的用水习惯,记者做了30份问卷。记者对这些问卷进行统计后发现,70%的人洗菜时不用水盆接水,而是打开水龙头洗。80%的人洗漱涂肥皂的时候不关水龙头。50%的人用洗衣机洗衣服的时候,洗的时候没有装满一桶。有20%的人不会在水龙头因滴水而损坏时及时维修。可见,人们的生活用水还是存在很多不经济的现象。
昆明市自来水公司营业室主任伍迪:节约层主要在中老年人。都是长期习惯形成的,年轻人更差,所以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节水。
记者发现,这些节水的中老年人家庭收入大多不算太高,很多中老年人都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困难时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们节水的出发点其实是为了省钱。但无论出发点是什么,由于中老年人普遍家庭地位较高,他们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晚辈节约用水。
在受访者中,大多数人表示已经采取了一些家庭节水措施。但当记者问到,这些节水措施在一定时间内能节约多少水时,大部分市民表示没有计算过,不确定。与此同时,记者发现一些商家也开始以省钱为卖点。以家用卫浴市场为例。目前最畅销的是容量为6升的马桶。在过去,8升以上容量的马桶很少受到青睐。
当人们批评生活中的流水、长明灯等浪费现象时,有些人常常自信地说:“我多掏点钱就是了。”是的,人们有权利和钱去消费,但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去节约整个社会的资源。当节约的意识转化为良好的习惯,这就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石。
电流
===================
作为一名电工,我知道电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停电会使企业停产,损失经济效益,降低工人收入。我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感觉到,确实有很多电是可以节约的:
1,倡导所有家庭、企事业单位使用节能灯,真正的节能灯节电在50%到80%。我们单位节能灯使用率占90%以上。
2、天气转暖,建议家庭和单位关闭所有电暖器。
3.建议用电大户开始避开用电高峰期,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4.用电热水器的改用燃气供暖或者在公共卫生间洗澡,用电水壶烧水的也改用燃气。
5.建议正在装修的家庭倾向于购买燃气热水器或太阳能热水器。
6.在省电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节约用水。缺电的时候,节约用水就相当于节约用电。
7.建议在严重缺电时,动员各种媒体宣传节电,提高广大市民的节电意识。
8.建议企事业单位白天关闭楼道灯和楼梯道口灯。
=====================
1.节约用水。为了珍惜水资源,不让水龙头空着,缩短淋浴时间;安装节水龙头;使用节水马桶。
2.节约用电,尽量少用电器,关灯。随时关好冰箱门;使用节能灯;买
购买高效节能的电器。
3.对节纸纸浆需求的激增是木材消耗量增加的原因之一。中国造纸用木材的年消耗量为1000。
万立方米,654.38+0.3万吨进口木浆。进口纸张的大量消耗不仅造成森林破坏,而且由于纸浆生产排放的污水严重污染河流湖泊(造纸工业造成的污染占整个水域面积的30%以上)。),用过的纸可以翻过来做草稿纸、便条纸,或者做成笔记本;过期的日历可以用书皮包起来。
4.废物利用,如:糖纸可以折成灯饰或门帘,旧衣服可以做成拖把等等。支持和参与废纸、
废玻璃、塑料和金属的回收。
5.减少生活垃圾,自觉分类垃圾。
6.少用化学品,购买和使用无磷、可生物降解的洗涤产品;
7.尽量不要使用私家车。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和节约能源,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
走路;用无铅汽油,买小排量的车。
8.购物时自带购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