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六大券商看好的六大板块。
类别:行业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亦丰日期:2021-07-23。
保险板块2021上半年跑输大盘。2021上半年,a股保险股全部下跌。相对而言,h股表现较好,保险板块跑输大盘,各保险公司估值中枢不断逼近历史低点。人身险方面,新旧重疾险的定义有所切换。2021年初保费快速增长后,后续支撑不足,保费增速承压。财险方面,车险综合改革压力持续,车险保费承压,非车险占比提升,支撑整体保费;在投资方面,长期利率的波动向下波动,股票市场的波动增加,这降低了保险指数。
产品创新进入瓶颈,人力资源渠道问题逐渐凸显。过去,保险业粗放式发展的动力主要在于产品创新和政策引导。人力资源渠道的本质问题一直存在,只是过去没有暴露出来。投连险和万能险发展面临压力,百万医疗件平均单价低,寿险每年的固定增长限制了其规模、空间和利润。养老年金保险由于缺乏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力较小,重疾险由于老产品发布较早,新产品销售不及预期。保险业迫切需要高业务价值率的新产品来提振短期业绩,但目前还没有一款销售业绩突出、满足核心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因此,人力资源渠道的粗放式发展逐渐凸显,保险业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对标友邦,国内保险公司的代理渠道改革还处于第一阶段。友邦中国最佳代理人改革业绩经历了三个阶段:(1)代理人数量下降(2010-2013):年新保费增速下降,人均ANP保持增长但人均VONB增速下降;(2)代理人数快速增长(2014-2018):年化新保费快速增长,人均ANP、VONB增速先降后升;(3)代理人保持稳定增长阶段(2018之后):年化新保费、人均ANP、人均VONB均保持稳定增长。整体来看,与标杆友邦中国相比,国内保险公司虽然积极推进代理渠道改革,但仍处于第一阶段,即代理人明确,人均FYP上升,人均NBV下降。保险业从粗放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拐点还需要等待。
我们认为保险行业将在半年到一年内迎来拐点:1以及未来供给侧转型的三条主线:渠道转型、科技赋能、产业协同。(1)渠道转型方面,近年来,保险营销员学历结构逐步优化,新进营销员整体素质提升,保险代理人增速周期性变化。目前人力清仓接近尾声,预计半年到一年后会有新一轮增量。(2)科技赋能方面,众安坚持科技赋能战略,构建“产品+系统”发展模式。互联网渠道快速扩张,综合成本率降低,成功降本增效。国内上市保险公司也在积极推进科技赋能。预计未来行业将突破人口红利周期,通过技术赋能和互联网进一步拓展下沉市场。(3)产业协同:各保险公司构建健康医疗产业链,利用社区吸引客户,通过“产品+服务”增强客户粘性,从而促进养老和健康保险产品的销售,助推NBV。2.需求端:保险密度深度落后,寿险保障缺口巨大,养老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疫情过后,人们的保险意识逐渐增强,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3.投资端:短期内权益市场有望回暖,释放权益投资收益,有助于修复保险股估值;长期来看,保险公司的投资仍以稳健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虽然长期利率在下降,但资产负债长期缺口在逐渐缩小,仍看好资产对估值的提振作用。
投资建议:中国太保(601601。SH/2601。高股息率、低估值的HK)推荐,寿险转型深化。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较早布局金融科技领域,内含价值最为稳健,积极推动转型;众安在线(6060。HK),走在保险在线前沿,构建保险医疗生态圈,积极探索保险科技创新应用;专注高端市场,友邦保险(1299。HK),代理业务质量较高,新业务价值占内含价值营业利润的比重逐年上升,长期内含价值回报率有望稳步提升;中华财险(2328.HK)长期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在10%,股息率高。
风险提示:保费收入不及预期;疫情大规模反复;疫情对居民保险和健康意识的影响小于预期;利率下降超过预期;监管机构的政策变化;管理层变动。
农林牧渔行业:农业周期如期下行,增长目标更加坚持。
类别:行业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陆家瑞日期:2021-07-23
基金持仓:成长股持仓坚定,给予顺周期板块重点布局21Q2。农业板块总持有量减少7%左右,但成长股海大集团、牧原持仓稳定,总持有量逆势增加。此外,重仓总市值涨幅明显的标的有:瑞普生物、民和股份、泉银高科、汇生生物、佩蒂股份、登海种业、中宠股份、天康生物、金龙鱼、利华股份等。重点布局了高景气度的动物保险、宠物、种子板块,以及前期低估值的白鸡标的。
行业观点:盛世布局种业板块,长期坚持海大、牧元1。近期种业迎来多项重要催化剂,看好种植链上行趋势。考虑到转基因可能带来颠覆性的行业变革,建议配置板块。2)未来农业将经历工业化和数字化的供给侧革命,行业内提前数字化的企业将充分受益。自下而上推荐海大集团、牧原、金龙鱼,这些都是管理层优秀的成长股。3)生猪:
资本提案
成长股自下而上推荐,核心推荐:海大集团、牧原、金龙鱼。自上而下看好顺周期种植和动物保护以及白羽鸡行业的低估值。其中,1)种业推荐:隆平高科、泉银高科、登海种业、大北农;2)种植推荐:苏州农垦农业发展、中粮糖业;3)动物保护推荐:理科前生物、生物股;4)白羽鸡:益生、仙坛、圣农发展。
投资摘要
主要结论和投资建议
1.近期种业迎来多项重要催化,看好种植链上行趋势。考虑到转基因可能给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建议分段配置。
2.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未来农业将经历工业化和数字化的供给侧革命,行业内提前数字化的企业将充分受益。自下而上,核心推荐熵减持续突破增长的成长股海大集团、生猪成长股牧原、厨房食品龙头金龙鱼。
农业整体投资观点如下:自下而上推荐成长股,核心推荐海大集团、牧原、金龙鱼。自上而下看好顺周期种植和动物保护以及白羽鸡行业的低估值。其中,1)种业推荐:隆平高科、泉银高科、登海种业、大北农;2)种植推荐:
苏垦农业发展,中粮糖业;3)动物保护推荐:理科前生物、生物股;4)白羽鸡:益生、仙坛、圣农发展。
核心假设或逻辑
第一,非疫情常态化下,2021疫情会奖励管理能力强的养殖群体,业绩分化可能更极端;猪价下行速度放缓,规模化养殖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二是后粮价周期和转基因助推增长,种植链长期景气度上去了。
与市场预期不同
我们不仅分析了标准农林牧渔子行业的持仓指标,还从生猪板块的角度探讨了目前基金在生猪板块资产配置的趋势和偏好变化,为未来把握生猪板块的投资机会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股票价格变化的催化因素
第一,如果未来放开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国内玉米种业将从周期性行业变为成长型行业,头部企业受益最大,市场份额将大幅提升。
二是生猪养殖龙头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核心假设或逻辑的主要风险
第一,恶劣天气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农业种植企业直接从事农业种植生产,种子公司也需要种植生产种子。如遇恶劣天气,上市公司产品可能受损,造成公司损失。
二是动物疫情不可控带来的潜在风险。农业畜禽养殖企业以规模化养殖为主。如果发生不可控的动物疫情,可能造成公司内畜禽高死亡率,造成重大损失。
医药行业:医药仓位继续上升,核心资产继续分化。
类别:行业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杜向阳日期:2021-07-23
从公募基金的头寸来看,
21Q2全部公募基金占比14.54%,环比+0.83 p;剔除主动医疗资金,占比11.14%,环比+0.8pp。剔除指数基金,占比12.98%,环比+2.35 PP。申万医药板块市值占比10.1%,环比+1.05pp。
从公募基金的持仓数量来看,公募基金的前五只股票分别是药明康德(907只)、迈瑞医疗(634只)、爱尔眼科(338只)、志飞生物(333只)、恒瑞医药(309只),基金增持的前五只股票分别是药明康德(+346只)、爱尔眼科(+660只)。
从公募基金持仓比例来看,占流通股比例前五的持仓分别是:博腾股份(25.2%)、迈瑞医疗(24.6%)、南威医疗(21.1%)、通策医疗(19.4%)和泰泰医疗。2)总股本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博腾股份(20.7%)、通策医疗(19.4%)、药明康德(16.9%)、凯莱股份(15.6%)、长春高辛(15.5%)。
从公募基金持仓总市值来看,前五大持仓分别是药明康德(780.3亿元)、迈瑞医疗(590.4亿元)、爱尔眼科(386543.8+3亿元)、通策医疗(256654.3亿元)、志飞生物(244.3亿元);变动方面,基金持仓市值涨幅前五名分别是药明康德(+3165438+9亿元)、爱尔眼科(+654.38+07.43亿元)、通策医疗(+654.38+03.62亿元)、迈瑞医疗(+90.8亿元)、泰太医疗。
从陆股通的表态来看,
21Q2外资持股医药生物板块总市值占比3.27%,环比下降0.2pp,持股总市值3079亿元,环比上升+399亿元。
从持仓比例来看,
1)流通股前五位分别是迪安诊断(18.6%)、老虎医药(17.8%)、迈瑞医疗(16.4%)、益丰大药房(15.7%)、康龙华城(15.7%)。
2)总权益前五位分别是益丰药业(15.2%)、迪安诊断(13.7%)、恒瑞医药(12%)、金隅医药(11.8%)和老虎医药(65438)。从变动情况来看,开普生物(+1.3%)、达波医疗(+1.3%)、老百姓(+1.2%)、博雅生物(+1.1%)、海尔生物(+0.0。
从持仓市值来看,前五名分别是恒瑞医药(520亿元)、迈瑞医疗(392亿元)、药明康德(271亿元)、爱尔眼科(250亿元)、老虎医药(193亿元);从变动情况来看,前五名分别是迈瑞医疗(+654.38+009亿元)、爱尔眼科(+86亿元)、药明康德(+76亿元)、片仔癀(+32亿元)、老虎医药(+29亿元)。
风险提示:公募基金持仓分析基于wind基金数据库中开放式和封闭式公募基金披露的2021Q2季报中的重仓汇总,存在前十大重仓之外的部分股票导致样本误差的风险。
机械设备行业:硅料价格三连跌!光伏需求面临向上拐点;推颗粒硅和异质结设备!
类别:行业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华君日期:2021-07-23。
硅的价格已经连续下降三次了!组件成本的降低有望刺激光伏需求;光伏需求将迎来上行拐点1)7月初以来,硅料价格连续三跌!硅业分公司报告显示,本周单晶补料成交均价为20.8万元/吨,近三周下跌4.2%;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20.6万元/吨,近三周下跌3.5%;单晶花菜成交均价20.35万元/公斤,近三周下跌3.2%。
2)自65438+2020年2月以来,硅料价格上涨超过150%,压制了行业终端需求。近日,CPIA发文呼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硅材料价格开始下降,组件成本有望下降。预计未来硅料价格将掉头向下,进入良性区间,光伏行业需求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3)光伏将成为碳中和的绝对主力。202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增加130GW。我们预计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200-1400 GW,未来10年将出现约10倍的增长,CAGR为25%-27%。
光伏/光伏设备:拥抱三项新技术——颗粒硅、异质结、大尺寸?颗粒硅:优势逐渐明显,产业化进程将加快,有望成为新一代硅材料技术,助力光伏降成本65,438+0)需求端:5月,京奥宣布采购近65,438+0.5万吨专业化颗粒硅,万吨大规模采购表明颗粒硅获得市场认可,标志着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此前,中环和龙基都与GCL签订了长期的颗粒硅采购合同。目前,CNC、金高、中环、隆基等主流硅片厂商都尝试了颗粒硅,掺杂比例大幅提高。将粒状硅用于N型晶棒的批量生产时,质量参数稳定,拉晶成本降低。
2)供给端:目前保利协鑫计划在徐州、乐山、内蒙古生产50万吨颗粒硅。其中,30万吨颗粒硅将由上吉数控和保利协鑫共同建设,上吉将在一期6万吨颗粒硅项目中占35%的股份,这将有力推动颗粒硅的产业化进程。我们预计CNC和保利协鑫的30万吨颗粒硅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2年我国颗粒硅产能将达到1-20万吨,未来释放将加速。6月,协鑫-聚颗粒硅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正式投产,将加速颗粒硅的工业化量产进程,预计颗粒硅的市场接受度将加快。
异质结:近期华盛、通威等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大规模应用临近。未来五年,行业的CAGR将超过80%。1)光伏的异质结对于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推广,实现“碳中和”非常重要,是光伏的“未来之星”。未来将取代PERC成为光伏电池第三代主流应用技术。
“大尺寸”:“降本增效”带来新一轮迭代需求。在大尺寸设备更新的迭代时代,大尺寸具有“降本增效”的优势。我们判断大尺寸(210/182)将成为2021市场主流,2022年将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对新设备的需求基本按照210的向后兼容标准执行,将逐步替代现有设备。晶体生长炉、切片机、电池芯片和组件设备的制造商将明显受益。
2)光伏异质结设备:主要推荐金晨股份(7月份浙商黄金股份)、迈威股份、捷佳威创;3)大尺寸:主要推荐数控、金晨、迈威、晶盛机电、捷佳伟创、天合光能、金博股份,看好中环。
风险提示:光伏产品或技术的替代风险;下游扩张不及预期;疫情对海外需求的影响。
食品饮料行业:食品饮料持仓下跌,次高端白酒、啤酒受基金青睐。
类别:行业机构:开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张玉广日期:2021-07-23
2021Q2基金重仓的食品饮料占比持续下降。在第二季度,该行业的涨跌表现优于大盘。食品饮料基金重仓比例为9.2%,环比下降0.64pct,但持仓比例仍处于高位。分子行业方面,白酒配置占比从2021Q1的8.3%下降到2021Q2的7.8%。二季度大部分白酒持仓呈现分化特征。一线白酒被基金减持,二高端白酒被增持。估计原因应该与次高端白酒业绩增长较快,增长突出有关。非酒类食品饮料中,除啤酒外,其他行业占比略有下降。2021Q2非酒类食品饮料基金重仓比例下降0.18pct至1.37%。我们预测白酒二季度业绩尚可,大众化产品增速可能因基数原因略显承压。同时,考虑到下半年部分公司业绩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三季度食品饮料持仓可能继续承压。
前十名分析:基金减少了食品饮料的配置,次高端白酒和啤酒受到资金青睐(1)。从食品饮料公司持有基金数量来看,2021Q2前十大公司中,贵州茅台、伊利股份、泸州老窖股份持有基金数量减少,其他公司持有基金数量均有所回升。
排名的变化是,百润股份和海天叶巍跌出前十,酒鬼酒和青岛啤酒进来补位。(2)从基金市场份额来看,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百润股份、酒鬼酒、重庆啤酒市场份额有所回升,其他基金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从排名来看,安井食品和顺鑫农业跌出前十,酒鬼酒和重庆啤酒进来补位;洋河股份和百润股份排名靠前,伊利股份和顾靖酒厂排名靠后。综合来看,2021二季度,基金减持白酒发行较为明显,业绩增长预期较高的次高端白酒公司和啤酒企业受到机构青睐。
基金前十大持仓中,食品占据三席,而在2021Q2整体市场主流观察中,消费类公司仍占据基金前十大持仓,食品饮料占据三席: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股份,消费类公司占据前十大持仓中的五席(除食品饮料公司外,医药行业还有迈瑞药业、药明康德),消费类公司仍是主流配置。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消费需求放缓,原材料价格上涨,食品安全风险。
房地产行业:重磅政策下各房企的拿地策略是怎样的?
类别:行业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游子沛/侯喜德/冯晓日期:2021-07-22
2021H1全国土地供应及交易情况
土地供应方面,2021H1全国土地出让金同比+9%,其中6月份土地出让金同比-5%。2021H1年,全国总开工面积24.3亿平方米,同比-6%。总销售建筑面积191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全口径出让金达到3.7万亿元,同比+9%,其中住宅出让金达到3.1万亿元。溢价率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一线城市溢价率不高,2、4月溢价率为上半年最高,之后逐渐回落。不过,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溢价率在年初攀升后,在4月份达到了较高水平。此后,溢价率逐渐下降。打款率方面,2021H1全国打款率从6月1开始逐渐下降,从6月1的8.8%下降到6月的5.5%。
高总价高溢价率地块的城市分析
2021H1,总价高的地块数量主要分布在实行集中供地的5、6月份。年初市场热情不高,之后逐月高涨。总价高的地块,5月上半月再创新高。从城市分布来看,2021H1总价超过50亿元的地块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从溢价率高的城市数量来看,2021的6月,溢价率超过25%的城市数量比5月减少2个。全口径土地溢价率数据显示,6月月度溢价率超过25%的城市数量为47个(4月和5月分别为42个和49个),溢价率超过35%的城市数量为22个(4月和5月分别为33个和29个)。住宅用地溢价率数据显示,6月月度溢价率超过25%的城市有58个(4月和5月分别为66个和56个),溢价率超过35%的城市有29个(4月和5月分别为47个和35个)。高溢价率的城市数量一直居高不下。
2021H1样本房企拿地
2021H1龙头房企拿地金额同比增加15%,成长型房企减少10%,中型房企同比增加6%。从各梯队拿地同比增速来看,龙头房企2021H整体拿地金额增长最快。2018以来,59家样本房企土地溢价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两集中”政策实施后,2021H1的土地溢价率大幅提高至21.2%。其中,龙头房企和成长型房企土地溢价率大幅提升,成长型房企土地溢价率达到。2021H1,样本房企在一线城市拿地占比从2020年的18%下降到17%,二线城市从54%上升到57%,三四线城市下降3pct。样本房企拿地面积仍以二线城市为主。
资本提案
风险警告
销售回升不及预期,房地产调控政策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