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六大隐患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是1、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强。中国很多企业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大部分是反应式的。随着新问题的出现,经营者制定的新措施没有得到深入研究,或者随着其他企业采用新的管理制度而被模仿,但很少关注新制度与原制度的逻辑关系以及新制度是否适应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结果要么是管理系统之间的系统不强,要么就是只是东方的一个例子。这一点在国内很多企业执行IS0900O标准的时候非常明显。2.企业缺乏长期战略目标。许多中国企业忽视企业家可持续经营的最终目标,盲目追求短期利益或只是利润最大化和规模增长;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战略目标,但由于战略目标不切实际,容易成为一纸空文,或者使企业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陷入多元化的陷阱。一些企业经营者开始反思自己企业的战略目标,努力克服头脑发热或目光短浅的问题,逐步延长我国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不再单纯追求规模,而是在市场竞争中塑造强者形象。不只是为了更大,而是为了更强;我们需要的是长远发展,而不是短期利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矛盾分析)3。顾客导向还是企业导向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把市场变化和顾客需求作为其经营战略的指南针,但大多数企业仍然满足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这种企业导向的直接结果就是以我为主的思维方式,不一定能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也不能转化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按照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观点: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创造客户。那些不断跟踪客户需求变化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尝到了甜头。畅销的产品不仅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也建立了最有价值顾客的品牌忠诚度。4.人治还是法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用各种头衔选拔企业家,从国家级奖项到省市小奖都有。因此,中国的企业经营者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当然,他们的领导风格和个性也对他们管理的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我国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营者本身的领导权威有很大的影响力(影响力有多大),在一些企业中,甚至到了其决策不容置疑的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因为没有人能永远是对的。虽然这种集权和独裁在当前的环境条件下很多时候是有效的,但在未来面对多变复杂的环境时,将很难保证企业顺利发展,在竞争中取胜。“人治”色彩浓厚也是我国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发展的当务之急),实行企业管理制度的法治化,将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5.用人还是育人很多中企觉得现在留人越来越难了!不仅仅是留人,中国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也很难和外资企业竞争。可能有人会归结为国内企业工资低,但基本上是企业内部没有激励机制的问题(发展空间和完善的机制比单纯的工资更重要)。除了物质激励方面现有资源的限制导致中国企业缺乏吸引力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企业只用人,不育人。比较中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员工的培训投入。外资企业的培训是完善的、系统的,它与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的现实密切相关。因为员工被视为最宝贵的人力资本,外资企业的培训投入也产生了极高的效益。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的员工培训似乎大多是应急的或被动的。企业经营者似乎并没有把培训当成一种投资,仅仅靠不培训是无法建立员工与企业的所有权关系的,更不用说形成企业凝聚力或学习型组织了。6.企业文化建设有待深化。国内很多优秀的企业都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规划企业文化。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如重视企业文化的物质建设,忽视企业核心价值观(核心竞争力)的作用;重视策划者的创意,忽视企业的实际情况,导致企业文化只是花瓶,无法获得员工的认同(会昙花一现);企业文化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注重文字的整洁,忽视企业特色的表达等等。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没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企业应对未来的环境和员工的潜力。因此,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