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谢幕:MBO启动退役后,恒瑞还能继续飞吗?

历史的进程和个人的努力,他留下的身影,后人也会评论。

16年10月16日晚间,孙飘扬宣布辞去恒瑞医药董事长职务。

和哪吒一样,这个发誓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医药界大佬”,最终退出执掌了30年的恒瑞医药,留下了一个庞大的恒瑞帝国,带走了他654.38+0824.3亿元的身价。

恒瑞几乎可以算是中国医药行业的缩影。从开始到重组,从扩张到转型,这一切都契合了医药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轨迹。当62岁的孙飘扬告别这个行业时,医药行业的亮点也在换上另一种亮色。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医药行业正在告别一个时代。

过去不谏,来者未必追。用今天的眼光来评价孙飘扬和一群中国医学专家可能是不公平的。就像中国40多年来走过的路一样,孙飘扬和他的同事们开辟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成功和失败,价值几千亿,重新开始,从来没有上线过。

孙飘扬,只是走得最平稳的一个。

1

1970的一天,几个工人坐在一个小砖房外面,徒手灌药水。

这样的画面定格在一家药企的博物馆里。那天太阳很好,工人们穿上日常的衣服,小心翼翼地往瓶子里装东西。旁边是一个大缸,缸里舀出来的红汞直接倒进一个小瓶子里,可以对外销售。

建筑和烟囱只在华北制药和新华制药的大制药基地发现过,流水线也只是当时上海的大药厂才有。在很多小地方,所谓的“药厂”只能生产红汞、紫药水等药品,连云港制药厂也不例外。

孙飘扬在1982年第一次到达工厂时所看到的情况与10年前差不多。作为文革后中国药科大学的第一批毕业生,孙飘扬学到的技术无法在这样的工厂里投入使用。不久,孙飘扬遇到了他一生中的第一位贵人。

这个人就是徐,连云港制药厂的上级单位连云港医药工业公司的总经理。作为1966年毕业的年纪最大的学生,许的风格是“先做,后谈,没做的不说,以后再说”。许非常欣赏孙飘扬,提拔他到医药工业公司担任科研科副科长。

做了几年副科长后,许决定让回企业去历练。当时,孙飘扬第一家单位连云港制药厂已经进入经营绝境,这个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中型二级企业”即将发生变化。

孙飘扬应该永远是一个勤奋的人,善于收集各种医学信息。当时国际上有一种治疗肺癌和白血病的特效药“依托泊苷”,最初由瑞士Sandoz公司研制,国外研究代号为Vp16-213。孙飘扬认为这种制药厂可以制造出来,而且它就像百时美施贵宝的软胶囊剂型一样。1990,连云港制药厂做的这个品种。

到2002年日本的依托泊苷软胶囊首次在中国获得批准时,已经有两家国内企业在销售,日本人被蒙在鼓里。这就是知识的力量,也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方式。

据说,把恒瑞做大的孙飘扬,当年还保持着热爱研究的习惯。他有一个10多人的团队,专门收集各类文献,掌握最新医疗技术,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199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学研究所开始与连云港制药厂联合研制抗癌药异环磷酰胺。该所做出样品后,以654.38+0.2万元的价格将技术转让给连云港制药厂。该品种最终以1995获批上市,连云港制药厂奠定了“抗癌药龙头企业”的地位。

到1996年,连云港制药厂的收入已经超过1亿元。

如果我们只看数字,我们可能会认为连云港制药厂在孙飘扬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但是从制药行业的角度来看。从65438到0993,医药代表不再是外资药企的专利。国企和私企学习了杨森和施贵宝带入中国的新奇事物,并迅速发展成“带金销售”的模式。

(图为影视作品中的医药代表)

1996是中国医药行业的分水岭。之前药荒压力大,促使药企下大力气,年均药耗保持在20%以上。1996之后,医保基金开始承受压力,国家进行行业检查,发现了“带金销售”的秘密。20多年过去了,国家一直在打击这股歪风,至今没有完成。

外企注重合规,把行业的责任扔给国内企业;国内企业讲求特色,把问题的源头扔回给外企。没有人愿意背这个黑锅,但每个人都在黑锅下背负着“钱”的包袱这就是孙飘扬带领恒瑞医药在过去20年异军突起的行业背景。

2

孙飘扬的人生“康博”是从1996药厂步入正轨开始的。

65438-0997,连云港制药厂改制为恒瑞医药股份公司。这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主发起人是连云港医药工业公司。其他股东还有国药集团旗下的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连云港医药工业公司工会、连云港医药采购供应站、连云港康源药业有限公司,连云港医药工业公司后来更名为连云港恒瑞集团有限公司,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国资平台。

对了,康源药业原名连云港中药厂,也是由连云港恒瑞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康源药业上市前,恒瑞集团是发起人,股份最大。许余伟帮助她的两个下属和,并帮助他们的公司一路上市。

2000年,恒瑞医药上市。至此,孙飘扬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和国有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职责。

但是孙飘扬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早在恒瑞医药还叫连云港制药厂的1996,他就已经谋划好如何将国有的恒瑞医药并入自己名下。

2003年,孙飘扬正式启动了MBO。但是为了演好这出戏,孙飘扬需要本国人民的全力支持。1996,连云港制药厂供销经理蒋新华辞职创办连云港天宇医药。恒瑞很多老员工都知道,这家公司是商业企业,最初的业务是卖药。

经过几轮股权变更,天宇药业股权结构非常分散。蒋新华作为董事长兼控股股东,仅持有天宇药业65,438+04%的股份,另外86%的股份分散在65,438+09个自然人和两个法人之间。

这还不够。孙飘扬还通过1995找到了在连云港制药厂工作的董伟。董伟2002年在天津一家外贸公司工作。为了与孙飘扬合作,董伟于2002年成立了连云港恒创医药。

此外,孙飘扬还签署了中泰信托。信托作为出资方,为孙飘扬MBO提供融资,年化收益约8.8%。两年后,这部分股权被孙飘扬妻子钟慧娟所在的豪森药业多名高管成立的公司回购。

就这样,2003年3月24日,三家投资方与恒瑞医药大股东恒瑞集团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 *收购恒瑞医药56.15%的股份,只剩下6%的国有股份。

然而,这件事不能由一厢情愿地完成,它必须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准,或者至少得到老领导许的通过。

孙飘扬还是下属这一招。2002年,恒瑞医药高管等6人投资成立威尔科技。2005年,威尔科技收购安德宇药业部分股份,2015,将安德宇药业推上新三板。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由国有平台恒瑞集团和11位自然人股东共同出资成立,其中包括许·。

由此,2003年国有资产转让给三家民营机构后,孙飘扬于2006年控制了天宇药业,并方便地合并了另外两家公司,实际控制了上市公司恒瑞医药。

有些人对MBO闹得沸沸扬扬,却不挣钱,一辈子翻不了身,比如伊利的郑俊怀,三九药业的赵新先。有些人做得很巧妙。关联公司是怎么花上亿买国有股的?根本没人知道,也没人会追查。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作为天宇药业“白手套”的法人股东是恒邦药业,岑俊达持有恒邦药业50%的股份,自然促成了孙飘扬的MBO。15年后,2018年,岑俊成为豪森药业IPO第二大股东。

看来善良永远是孙飘扬的人生准则。

后面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

股改完成后,恒瑞医药一飞冲天,加大新药研发领域的投入,成为国内创新药的标杆龙头。其核心抗肿瘤药物是恒瑞的招牌,公司走上了“研发、创收、研发”的正向循环。

与同一时期许多制药公司的老板不同,孙飘扬并不满足于依靠一两种重磅药物赢得世界。在20年的企业发展历史中,恒瑞每年的R&D支出约占销售费用的65,438+00%,而2065,438+08年为65,438+05.32%。

虽然与国外制药巨头相比,恒瑞的R&D比率仍然有点低,但它已经是国内制药公司中最好的水平。这使得恒瑞在2018全球制药企业中排名第25位,而在它之前,全是外资企业。

仿制药业务一直是恒瑞医药的核心。2001中国入世前,国际知识产权的规范无法约束国内企业,大部分专利药几乎处于胡乱仿制的蛮荒状态。恒瑞等一批企业抓住了市场机遇。但入世后,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逐渐引起外资原研药厂商的重视,针对国内企业的专利诉讼此起彼伏。

恒瑞和一大批国内企业熬过了专利诉讼最集中的那几年。一方面在法律环境上保护国内企业是天经地义的,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在一开始普遍被国人忽视。当时,媒体还贴上了这样一个标题:

面对艾滋病患者,要人权还是要知识产权?》

正是因为恒瑞在国内医药行业打出了自己的套路,与同时代的医药公司相比有着鲜明的个性,所以在上市之初,恒瑞医药就成为了各路资金的热门股票。而且白马颜色20年不变,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罕见的奇观。

与此同时,孙飘扬也试图复制另一个恒瑞。从65438到0995,孙飘扬的妻子钟慧娟从连云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辞职,参与了豪森药业的创立。

豪森的商业模式和恒瑞一样。一开始极力模仿美国礼来公司的原研药奥氮平片,一举成名。在发展历史上,恒瑞与豪森也有大量关联交易,一致认为两家公司将合并为一家国内医药巨头。但最后豪森药业还是在2018单独在香港IPO了。

仿制药领域的钱虽然好赚,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恒瑞一直宣称自己是“创新型药企”,目标直指辉瑞,但实际参照物一直是以色列Tiva、瑞士Sandoz等仿制药巨头。而且,孙飘扬敏锐地发现,恒瑞几乎抄袭了市场上所有具有销售价值的原研药!

把班上尖子生的卷子都抄一遍。失败或者失败了怎么办?

2019,10年6月,孙飘扬公开宣布在2018年中期,停止大量仿制药的研发,转而使用市场上流行的生物制剂。2019年5月,投入数亿元研发的PD-1品种Karelizumab获批上市,恒瑞走上了另一条竞争轨道。

在新药研发领域,恒瑞医药真的能像辉瑞一样引领中国医药行业走向新的巅峰吗,还是会在弃易求难之后销声匿迹?这一切,恒瑞医药重机构不会告诉你。

孙飘扬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使命。“那后面还有一群天才”,中国的医药行业还会继续精彩。

保佑孙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