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阅读答案

1.03段下划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和伟大的探索精神。

2.在第05段中,“另一种生活方式”是指在年轻美丽的同时,在赞美和赞美中轻松快乐地生活。

3.“一个美女的辛苦,惊天动地。搞不好,黄花就蔫了。”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美丽可以震撼世界,但美丽很快就会逝去,成为过去式。

4.第06段作者引用林肯对史密斯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评价,是为了突出居里夫人发现镭在科学上的重大意义和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这里用的是类比。

作者引用哲学家、西方哲学家和东方哲学家来说明变化是永恒的哲学。

6.06段下划线的句子将居里夫人比作“辐射”和“里程碑”,意在形象地展示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伟大成就和重大意义。

7.下面两项是(c)和(e)。

原子时代的到来是居里夫人和卢瑟福共同努力的结果。

b .“哲学渗透在每一个原子的毛孔里”的“哲学”,就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C.居里夫人在发现镭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

D.文中引用“恨春已久,不知何处化为春”这句诗来说明人生苦短,无所作为。

E."玛丽·居里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名誉冲昏头脑的人."这里的“有声望”是指她因为在科研上的巨大成就而获得的荣誉。

8.从所选文章来看,居里夫人这一伟大发现的影响和意义可以概括如下:

(1)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2)具有哲学意义。

(3)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发现。(4)她的成就已成为科学史上永恒的丰碑。

9.文章第七段说“人有多重价值”。这个“多重价值”包括什么?整合课文中的句子表达。(不超过20个字)居里夫人追求什么样的价值观?(不超过15字)

答:多元价值观是以貌取人、以勇气逞能、以心技能、以理智智慧的价值观。

居里夫人奉行“有理有据用智,科学创造不懈”的价值观。

10,文章第七段是指哪两个自知之明?请用全文总结。

答:她知道只有创造之花才能拥有永恒的美丽。她知道自己的目标和价值是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运用理性和智慧,造福人类。

11.文章第七段下划线的句子写得很精致。试从富有哲理和语言特色两个方面来欣赏它们。

(1)充满哲理:人有多重价值,需要多重发展,但更重要的是要活得轻松,静下心来思考,再接再厉,才能进入智慧的高地。

(2)语言特色:运用排比和类比,增强语言潜力,进一步突出居里夫人的“理性美”。

12,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两个不正确的是(C,E)(4分)。

无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在物理学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B.文章第二段对居里夫人的外貌进行了形象的描述,为下文表现居里夫人不厌倦美丽的外表,崇尚理性的美做铺垫。

爱因斯坦称赞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高于世界上所有的著名人物。

d、这篇文章语言简单,但很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因为它列举了大量体现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事实(甚至细节),辅以简洁生动的描述和深刻透彻的论述。

E.纵观全文,《美跨百年》这个题目的深刻意义在于“歌颂了居里夫人超越常人的美丽庄严的形象,尽管历经百年历史,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辉”。

13.文末提到了“理性美”。这应该是怎样的“美”?请再给一个有“理性美”的人(本文提到的除外)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省略

解释

13的实例分析重点是:

(1)选择一个合适的人。如: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2)分析所选人物的特殊贡献。比如杂交水稻,这是一个世界难题,袁隆平尽管困难重重,还是取得了进展。最后,在研究开始的第14天,发现了一株开雄花、性状奇特的植物。后来我和妻子邓哲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植株。历经八年磨难,1974成功制备种子。(只要符合蓝色文字的意思就写,下同。)

(3)结合主题,分析本人所引人物的精神品质、重要影响和积极启示。例如,20多个国家引进了杂交水稻,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作为一项战略计划。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专门设立项目,支持世界上一些水稻生产国发展杂交水稻。在丰硕的科研成果面前,袁隆平始终保持着独立的姿态,朴实淡泊名利——他的百万富翁生活依然简单。如果他申请了专利,他现在可能是中国首富,但他为国家做出了无私的贡献。他关心人民的疾苦,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些品质和居里夫人一样,显示了其永恒的理性美。根据问题的意思做一个总结

你能解决你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