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社会事业
2011年,安化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包括1个县级农技推广中心和23个乡镇农技推广站,主要承担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设粮油、作物、土肥、植保四个站,现有职工38人,其中推广研究员2人,高级农艺师10,农艺师26人。安化县乡镇农技站现有职工168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8人,农艺师41人,助理农艺师32人)。
2013年,安化县实施科研开发项目18项,成果推广项目20项。成功申报省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7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完成专利申请235件,授权专利120件。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县和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县验收,“千两茶叶制作方法”发明专利获省级优秀专利一等奖。对安化蚩尤桥、蚩尤溪、蚩尤洞、蚩尤山、蚩尤村的考证,说明蚩尤的故乡是想家的。这里是梅山文化的发源地,有着美丽神奇的传说和独特丰富的民俗风情。
2013年,安化县“六个一”文化工程全面开展,“幸福潇湘,魅力安化”月度音乐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安化于风桥、陶叔墓成功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家关古镇被评定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马鹿溪民居等7个村落列入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安化县有省级财政投入的农家书屋514家,政府采购图书530种557册。全年完成农村电影公益放映11216场,观众达1.3万人次。安化一中是全省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高级中学。1953学校被命名为“湖南省安化县第一中学”,2004年被列为湖南省普通示范性高中。安化二中创建于1923,先后获得“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学校”等称号。2001,10被评为益阳市示范性高中。安化县职业中专由1984原安化县第四中学改制而成,1996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0年6月被教育部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职业高中。安化县第二职业中专学校位于县城东平镇,创建于1956。是益阳市历史悠久、人才辈出、颇具影响力的职业学校之一,现为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东平完全小学创办于1929。学校坚持走“体教结合、艺体强校”之路,与县羽毛球学校紧密合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羽毛球人才。奥运冠军龚智超和世界冠军龚睿娜、黄穗都是从这所学校走向世界的。
2013年,安化县共有教育机构332所,其中职业高中3所,普通高中6所,初中41所,小学204所(其中小学71所,教学点132所,特殊学校1所)。年末在校生111889人,其中职业高中在校生3590人,普通高中在校生65438人,初中在校生24035人,小学在校生55079人,幼儿园在校生65438人。* * *在职教职工6387人,其中职业高中249人,普通高中707人,义务教育阶段5269人,幼儿园24人,教育行政单位60人,教育机构78人。安化县教育系统退休人员3599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3年高考二本及以上考试684人,比2012年多33人。校车安全管理全面加强,安化县80%的中小学生和儿童乘坐合格的车船上下学。湘黔铁路纵贯西南,207国道和即将开工的太(元)澳(门)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省道S308(二级)纵贯东西,资江由水路到达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