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邮政编码:461000

襄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辖10个镇、6个乡、448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920平方公里,耕地96.5万亩,基本农田8210万亩,总人口87.68万人,常住人口68810万人,城镇化率40.44%。除汉族外,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瑶族、壮族等18个少数民族。

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49.3亿元,增长7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8亿元,增长21.3%;固定资产投资326543.8亿元,增长1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51亿元,增长5.3%;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54.38+045亿元,增长654.38+065.438+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2亿元,增长12.1%。全县经济社会大局向上,积极向上!襄城有五个主要特点:

第一,历史文化悠久。襄城县在春秋时期被称为“_”,因周襄王在此避难而得名襄城。秦国统一六国后,襄城县建立至今已有2200多年。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有明代全国八大书院之一的紫云书院、始建于唐武德年间的中州第一禅林甘明寺、道教圣地白宁岗的五岳庙、春秋时期留下的古城墙和骨灰盒,以及文庙、奎璧等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和文物保护点65438余处。其中,项城文庙、古城墙、甘明庙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是区位优势突出。襄城地处中原,河南的地理中心是襄城县十里铺镇,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距南方煤城平顶山20公里,距古都许昌40公里,距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距东部内陆特区漯河45公里。蒙平、平禹铁路纵贯境内,311国道和329、238、103省道穿越县城,徐平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第三,自然资源丰富。项城市九三的九岗十六河,形成了山清水秀的辽阔平原的独特地理特征。是全省53个资源富集县之一,平煤集团主要煤田,许昌市重要水源地。项城市烟草种植历史悠久,被毛泽东主席誉为“烟草王国”,是中国烟草文化之乡和中国烟草文化研究基地。大豆在中国质量最好,蛋白质含量最高。被评为“全国绿色高产高效大豆示范县”,是生产豆制品的首选基地。红薯的种类很多,口感很好,比如栗子、枣、紫薯等。畜牧业健康发展,连续9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成功创建。

四是产业特色鲜明。拥有2个省级一星级产业集聚区和1个一星级特色商务区,“三区”企业172家。县域产业集群培育了新能源、装备制造、服装、制鞋、卫生用品等主导特色产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又好又快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十大快速产业集聚区”,成为全省唯一的“县级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县域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是中国煤化工产业链最长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被命名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特色商务区建设稳步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首山新世纪城市综合体、万惠龙国际装饰城投入运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丹尼斯等一批知名商业企业相继入驻。2017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煤基化工主营业务收入达246亿元,首山化工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高纯硅材料产业主导地位初步确立,已列入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许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3000吨高纯硅烷气体设备安装完成,电子级多晶硅中试项目成功。4GW高效单晶硅电池项目一期14生产线全部投产,日产量1.3万片,日产值11.7万元。致力于打造1亿级硅材料产业集群,打造“中原硅都”

第五,环境宜居宜业。襄城县是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依山傍水,生态优美,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管理精细规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秉承“保姆式服务”理念,亲商重商氛围浓厚,经济发展环境宽松优良。各项社会事业整体推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全国科技先进、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先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县。

2020年3月,CCID发布2019年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榜,襄城县排名61。

2020年6月22日,住建部以2019命名襄城县为国家园林县城。

2019 165438+10月12,水利部公布了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襄城县榜上有名。

2065438年5月31日,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出炉,襄城县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