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毕业论文
本文从困难和机遇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结论如下:金融危机使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出口订单锐减、出口市场萎缩、生产成本上升、产量下降、生产规模萎缩、破产严重、信贷支持减少、直接融资渠道收窄、融资成本增加等困难。但在金融危机中,中小企业也面临着全球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扩大内需政策、积极财税金融支持、人才引进等机遇。面对困难和机遇,中小企业应积极拓展内需市场,开拓危机冲击较小的海外市场,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拓展融资渠道,优化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
关键词:中小企业;金融危机;困难;机会
0简介
中小企业是指员工人数少于2000人,或销售额少于3亿元,或总资产少于4亿元的企业[1]。目前,中小企业年均产值占我国GDP的60%以上,从业人数占我国就业总人数的80%以上[2]。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仍在蔓延,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摘要:本文从困难和机遇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以期为我国中小企业探索应对危机的途径提供参考。
1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
1.1的出口受到严重冲击。
1.1.1出口订单锐减据海关统计,2009年6-8月,我国外贸出口7307.4亿美元,同比下降22.2%,出口价格整体下降5.6%。扣除价格因素,出口数量下降17.6%。加工贸易出口价格下降6.4%,出口数量下降15.5%。同期,一般贸易进口价格下降22%,进口量增长4%;加工贸易进口价格下降6.1%,进口数量下降21.5%。105广交会* *境外采购商16万人,较上届下降5.2%。出口成交额262.3亿美元,较上届减少16.9%。机电产品、轻工产品、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国际市场萎缩影响较大。
1.1.2出口市场萎缩在贸易壁垒增加、出口退税率降低、人民币持续升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中小企业传统的外贸模式受到了考验。首先,它面临来自印度、越南和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印度、越南等国的工业设施虽然不如中国,但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低。根据2009年广交会的反馈,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中小企业的外贸订单往往会流失到东南亚国家,尤其是纺织服装、工艺品、玩具等行业。第二是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从2008年6月到2009年9月,1美元兑换人民币(期末)从7.1853上升到6.8290。纺织服装领域中小企业加工利润在5%-10%之间。人民币升值严重影响企业出口,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继续削弱价格竞争优势。有些企业倾向于两个月以上不接单。据海关统计,2009年6月至8月,我国对美出口价格下降4.4%,出口量下降13.5%,比前7个月下降0.5个百分点,小于同期总体下降4.1个百分点,小于对欧盟和日本分别下降9.5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同期,对欧盟出口价格下降2.7%,出口数量下降23%。对日出口价格增长2.2%,出口量减少21.9%。
1.2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1.2.1的生产成本在上升。受美国次贷危机、铁矿石、石油、粮食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增速进一步放缓,生存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企业成本影响很大,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其中,钢铁、石油产品等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采购成本较高,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中小企业生产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导致生产消耗过大,资源浪费严重,这也是中小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的重要原因。
1.2.2产量下降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的增加使得中小企业利润不断下降,利润下降使得企业产量下降。调查显示,2008年6月+065438+10月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5.4%,增速为2008年6月+0994年以来最低。2008年,广东省工业企业订单、生产、利润平均指数分别为110.7、101.1和100.0,分别比上年下降20.8、21.5和20.3点。
1.3生产规模萎缩。
1.3.1生产规模缩减本次金融风暴使中小企业出口市场不断缩减,随着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其发展受到严重冲击。被誉为中国“鞋都”的惠州吉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女鞋生产基地。吉隆镇有上千家鞋厂,规模企业100多家,很多都是小厂。目前已有近1/3的小厂全面停工,仍在运营的厂家也面临开工不足的问题。
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代表,纺织行业有超过1万家中小企业倒闭,2/3纺织企业面临重组。据广东省经贸委中小企业局统计,从2008年6月到2008年9月,广东省停产、停业、倒闭、转移的中小企业总数为7148家,到2008年6月,这一数字已上升到1561。
1.4流动资金不足
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尤其是在2008年。以广东省为例,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统计,2008年,广东省企业融资和流动性景气指数各期均低于去年同期,融资景气指数从一季度的103.3降至四季度的93.3。流动性景气指数从一季度的115.2下降到四季度的101.6;2008年下半年,虽然下调了利率,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政策的积极效应尚未显现。在第四季度,365,438+0.65,438+0%和365,438+0.9%的中小企业分别反映了融资困难和流动性增加,而只有65,438+00.7%和65,438+08.9%的中小企业分别反映了融资容易和流动性充足。
2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
2.1产业布局调整和政策机遇
2.1.1全球产业转型的机遇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客观上要求重新调整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从制造业领域来看,全球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亚,其中东亚以中国、日本和韩为为代表。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比重从3%上升到2007年的13.2%,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大国。金融危机客观上加速了西方国家制造业的衰退,也给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目前,虽然中国宏观经济也面临周期性下行,但制造业的景气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在金融危机后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中国应该加强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2.1.2全球产业升级的机遇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机遇来看,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在遭受金融危机重创后将陷入衰退或濒临衰退,发达国家制造业势必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将为中国制造业的成长和升级带来历史性机遇。特别是以消费导向型增值税为代表的税制改革和我国实施的一系列产业转型政策,必将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自主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产品升级创造新的机遇。
2.1.3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2008年6月5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065438+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0措施,推出了一揽子建设和经济发展计划,总投资超过4万亿元。中央政府扩大内需的决策和政策措施的实施,必将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2.2财税金融支持机会
2.2.1财政政策:一是2009年国务院36号文件将困难中小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费率政策的实施期限由原来的2009年底延长至2010年底。中小企业可以与职工协商工资、工作时间和劳动定额,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作制;二是中央财政设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截至2008年底,中央财政累计下达专项资金208.5亿元,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在2008年39亿元的基础上,2009年增加到96亿元,以后还会逐步增加。此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200亿企业技术改造资金中拨出30亿元,专门用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国发36号文规定,要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目前正在研究设立该基金。第三,为减轻企业负担,2008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和停征农用化学品行政保护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100项,每年可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约19亿元。
2.2.2在税收政策方面,2008年初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法定税率由33%降至25%,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低档税率征收,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从2009年开始,国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新购设备包含的进项税;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6%、4%降至3%;自去年8月以来,出口退税率已上调7次。在此基础上,2009年国发36号文件提出,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在2010年减半征收所得税;中小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规定申请减免税;不能按时纳税的中小企业,也可以依法申请延期缴纳。2.2.3在金融政策方面,2009年国务院36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制度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二是加快发展以中小企业贷款为主的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中小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设立股份制金融机构,完善多层次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三是在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方面,鼓励设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小企业按增量给予适当补贴,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损失给予适当风险补偿;第四,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方法,通过动产、应收账款、股权缓解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的问题;五是对商业银行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六是在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高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落实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提取准备金和税前扣除代偿损失等政策。据四大行统计,到今年10年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约5.8万亿,较年初增加1.3万亿,平均增幅约43%。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860亿元。
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方面,各有关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为中小企业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一是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在扩大中小企业板规模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创业板。二是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试点,构建多元化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三是规范和促进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展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引导其为中小企业产权、产权、股权、债权等交易提供服务。第四,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发债。北京、深圳、大连等省市已成功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总额6543.8+0.82亿元。五是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
2.3人才引进机会
从吸引人才的角度来说,虽然大企业有吸引人才的优势,但中小企业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大企业庞大的组织指挥体系制约了科技人才的活动。企业组织越大,越僵化,很难提出原创建议;二是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组织结构相对简单,管理层次少,面对经济形势变化容易及时调整;第三,从员工的自我发展来看,中小企业可能比大企业更有吸引力。中国发改委和教育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小企业大学生就业率超过50%,改善了过去中小企业大学生数量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所需的人力资源。
3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3.1扩大内需市场
面对出口市场的萎缩,中小企业应加强国内市场的拓展,寻找新的内需市场空间。中国的低端市场发展潜力很大,比如农村消费市场。寻求新的网络机会,转向电子商务也是企业可以快速找到的增长点之一。
3.2开拓受危机影响较小的海外市场
广东是中国出口贸易大省。2009年6-4月,广东对前三大出口市场——香港、美国、欧盟的出口继续下降,对中东、非洲、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出口保持增长。广东对中东出口一枝独秀,2009年4月大幅增长25.6%;对东盟和印度出口也分别增长2.7%和8.6%;对非洲出口下降2.1%。因此,中小企业应开拓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的非洲和中东市场。
3.3加强内部财务管理
中小企业要及时跟踪客户的生产计划和库存计划,合理确定自己的采购和生产计划,通过价格策略或贸易交换实现库存过剩。催收应收账款或转让应收账款,减轻资金压力。通过裁员、降薪、部分职能外包等方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降低采购成本。降低生产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专业化协作,加大高科技设备投入。
3.4拓展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要抓住政府在信用担保、贷款贴息、直接金融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时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中小企业注重维护自身形象,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合作,依靠诚实信用获得银行贷款。产业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与其有业务往来的大企业的信用获得银行贷款,实现“供应链金融”多家中小企业进行融资联盟,建立互保制度,相互担保,或组织类似的合作经营,集体放贷或联合发行公司债券。此外,融资租赁、硬件经营租赁、产品融资、期权和股权融资、OEM融资、存款融资、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股权激励计划、吸引股权融资等也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方式。
3.5优化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
中小企业要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灵活、对环境敏感、发展潜力大的优势,扬长避短,建立引进和选拔人才灵活、激励和约束机制健全、人才流动合理的人才战略。通过科学配置人力资源,企业将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一是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二是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三是用保护留住人才,用培养发展人才;四是做好企业招聘工作。
参考资料:
【1】杨旭。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2]刘洪生,易志红。经济增长、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与金融风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 (9): 96-104。
[3]马永强,孟子平。金融危机冲击、企业风险缓冲与政府政策选择[J].会计研究,2009 (7): 50-56。
[4]杨书臣。金融危机后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经济问题探究,2009 (11): 94-98。
[5]陈和平。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1):142-150。
[6]朱艳梅,吴霁虹。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 (9): 23-31。
[7]吴伟娥.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电子商务市场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4):15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