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和脑电波

我们对大脑生物电活动的研究表明,人有四种不同类型的脑电波,分别是β、α、θ和δ,每种类型的脑电波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人的脑电波处于β时,大脑处于清醒时的正常运转状态,有意识地思考,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外界的注意力上;进入A波时,人会处于心不在焉的状态,幻想,有视觉的冥想和幻想,像做白日梦,感觉很放松。这时,人会敞开心扉,处于愿意坦诚接受外界信息的心理状态;θ波的状态接近于我们所说的潜意识,它包含了丰富的记忆、感觉和情绪。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更能控制自己的态度、信念和行为;δ波是人进入深度睡眠时脑细胞活动出现的波段。

在进入催眠状态前,人的脑电是低幅高频的规则波,是频率和振幅正常的β波。进入浅催眠状态时,脑电图出现α波的均衡状态,低振幅α波增大,高振幅α波略有减小或不变,大振幅会逐渐平缓。随着催眠的深入,人的脑电波表现出以α波纺锤相为特征的脑电活动,处于这种脑电波状态的人在受到有效暗示后无法睁眼和随意行动。随着催眠的深入,人的脑电活动越来越低。随着脑电波α波的减弱,在催眠的最深阶段,有一个频率为4?7赫兹的θ波。从催眠中醒来后,脑电波开始出现和催眠前一样的β波。

总之,催眠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与脑细胞的活动明显相关,人的脑电波的波段可以通过脑电活动的变化来客观测量。不可否认的是,当人进入催眠状态,即人的脑电波在α波和θ波范围内时,大脑皮层内抑制的强度和广度体现为电振动频率和振幅的一定变化,这证明了催眠状态下言语暗示的作用引起了大脑皮层复杂的电生理和生化变化。同样,每个人在清醒、冥想、潜意识、深度睡眠时的脑电波状态也是不同的。催眠是通过特定的方法改变脑电波状态,使人从清醒状态进入α波和潜意识波状态,即β波状态。但不能让被催眠者进入δ波睡眠,因为催眠师进入睡眠状态后无法查阅病例。

催眠咨询最好在α波和θ波之间。这时候通过专业的技术方法,达到治疗心身疾病,纠正不良习惯,完成其他催眠咨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