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轮胎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内胎,不漏气?

真空轮胎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内胎,不漏气?

1889年,苏格兰外科医生邓禄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充气轮胎。1959年,法国米其林公司发明了第一条无内胎轮胎,真空轮胎逐渐取代充气轮胎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轮胎。真空轮胎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内胎就不会漏气?

其实真空胎并不是完全真空的,只是内外胎是一体的,外胎还兼做内胎。它的内壁有一层两到三毫米的气密层。充气后,随着气压的增加,轮胎会越来越压住轮毂,形成良好的气密性。而且真空胎的气嘴是直接安装在轮毂上的,气嘴和轮毂也是密封的,所以一般情况下真空胎是不会漏气的。

此外,真空轮胎在其他方面的性能也远远优于传统轮胎。第一,抗穿刺能力强,更安全。良好的自密封能力是真空胎一旦被扎破,不会像普通轮胎那样瞬间放气,而是慢慢漏气,提高了汽车高速行驶的安全性。第二,耐磨性更经济。真空轮胎轮圈的直径比较大,所以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受到制动鼓发热的影响。因为没有内胎,所以内胎和外胎之间没有摩擦力,轮胎和轮毂紧密贴合。当车辆高速行驶时,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的高温可以被钢圈迅速散发,轮胎因其均匀的接地压力而磨损均匀,从而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第三,舒适度更高。由于外胎与轮毂的紧密接触,真空轮胎的横向摆动幅度相对较小,在崎岖路面行驶时,其舒适性和稳定性比普通轮胎好得多。

这样相对于普通轮胎,真空轮胎的实用性提高了很多。但是,真空胎也会爆胎。因为真空胎的胎侧比较薄,一旦爆胎漏气,轮胎内的气压就会过低。此外,严重磨损会增加真空轮胎被刺破的风险。轮胎侧面有一个三角形的磨损痕迹。当轮胎磨损触及三角尖角时,必须更换。轮胎的凹槽里也有一个标记,凹槽里有一个凸起的标记,高度为1.6 mm。当胎面磨损到与标记平齐时,也应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