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大学学术研究

学校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重庆市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重庆市科普基地、“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会等2个市级学会,化工与生物、地质灾害、三峡艺术等24个校级研究所,代表了一批服务库区经济的特色科研机构。市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1个。

2007-2065 438+02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占40%以上。出版学术专著200余部;经SCI、EI等权威文献核查500余篇;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项,国家、省、市科研项目680多项,科研经费6000多万元。科研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25项。

2012,12,65438中国知网(CNKI)公布了2011年全国各类期刊的期刊评价指标数据,《重庆三峡大学学报》的综合影响因子首次达到0.333,在全国662种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中排名第92位。

2013年中国知网公布《重庆三峡大学学报》2013年综合影响因子为0.368,比2012年提高了10.5%。2013年综合影响因子为0.531,在全国662种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中排名第一。继2012首次进入百强后,再次成为百强,跃升至第90位,在重庆市属高校学报中名列前茅。

2014教育部“春晖计划”资助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服务团到重庆三峡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科研和人才培养,与重庆三峡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开展合作科研项目。经教育部专家评审,杨继东教授主持的10项目获批设立“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市级学科基地: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三峡库区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校级学科基地: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非线性科学与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西南民族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三峡艺术研究与创作中心。重庆三峡大学开设覆盖9个学科的54个本科专业,招生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了以文、工为主,理、管、艺、经、法、教、农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国际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数据截至2014年3月)

本科专业

二级学院专业名称层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科)本科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方向)本科汉语言文学(文秘及行政管理方向)本科初等教育(普通教师及免费师范生)本科中文教育3+2师范专科传媒学院广播电视本科广告学本科外语大学英语(商务英语方向)本科英语(翻译方向)本科英语(师范专科 本科日语本科英语教育3+2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民族学(经济与管理)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文化产业管理本科法学本科少数民族本科预科(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财经学院本科经济学本科经济统计学本科会计学本科会计学(财商)本科工商管理本科旅游管理本科酒店管理本科市场营销本科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本科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本科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师范)本科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健康)本科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本科统计学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系统工程设计)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本科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本科软件工程(软件设计)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本科物联网工程本科物联网工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对应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系统)本科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与通信)本科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本科物理(师范 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配电)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信息技术与电子)对应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设计自动化)本科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现代制造)高职高专。 本科机械电子工程(机电系统设计)本科机械电子工程(数控加工)本科汽车服务工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本科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与评估)本科机械设计、 制造及其自动化(加工制造)对口高职环境与化学工程本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本科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环境科学本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化学(师范)本科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生物制药)本科生物科学(师范)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资源开发)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园艺(园林规划与设计)本科土木工程(建筑工程) 本科土木工程(路桥)本科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本科安全工程(建筑工程)本科美术学院美术(师范类)本科环境设计本科视觉传达设计本科动画本科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硕士

学术硕士院校专业名称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机电系统电子技术、非线性电子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管理学院民间文化与民间文学(该专业虽然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自设学科,但依靠管理学院公派招生)。

学校设有教育硕士和农业推广硕士两个专业硕士授权点。教育硕士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美术、体育等6个领域,农业推广硕士涵盖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农业信息化等3个领域。两个授权点将于2015开始招生。重点专业

重庆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区域经济学;

校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美术、体育教育与训练。

主学科

理科硕士: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专业硕士学科:教育学硕士、农业推广硕士。

申硕项目学科:应用经济学、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重庆三峡学院有沙龙和百安两个校区,占地2000亩,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藏书654.38+0.29万册,电子书654.38+0.46万种,总设备价值近654.38+0亿元,走读学校学生654.38+0.9万余人。

重庆三峡大学紧紧围绕重庆及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优化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截至2012年底,拥有市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学科2个,校级重点学科9个,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市级精品课程9门。拥有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市级教学团队。(数据截至2014年3月)教学成果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花园式单位、重庆市教育质量管理年先进集体、重庆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和先进集体、重庆市舆情信息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二级档案目标管理单位、重庆市引进国外智力先进集体、全国来华留学人员保促工作先进集体。

截止2012年底,在校学生在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中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级奖2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近40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70余项。2001以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授予“保护母亲河先进集体”。

学校以“成人、成才、成功”教育为总体规划,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建设,“30%”教育成果荣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办学以来,学生已成功申请专利9项,发表论文470余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国家奖370项、省部级奖223项。其中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与科学作品大赛中获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重庆三峡大学广播电视专业学生余昌海,2010年获全国高校报新闻摄影一等奖,政法学院教师王航2012年获演讲一等奖。艺术设计专业学生Cutie,2011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图书馆

重庆三峡大学图书馆1994由万县师范学院图书馆和万县教育学院图书馆合并组建四川三峡大学图书馆,2000年更名为重庆三峡大学图书馆。建筑占地面积17431平方米,有2000多个阅读座位。纸质文献1210000,电子图书1460000,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期刊数据库包括CNKI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EBSCO数据库、FAJS外文期刊数据库等。同时还有10多种审判电子资源和数据库。

图书馆藏书内容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馆藏包括《四库全书》、《续四库全书》、《丛书集成》、《中国西南文学丛书》、《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永乐大典》、《四大丛书》、《古今图书集成》、《史明陆》、《敦煌宝藏》等大型古籍和图书35000余册,以及1300余册善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四川大学图书馆善本联合目录》共收录善本45种,共585册,在重庆高校图书馆中排名第三。2010图书馆入选“第一批重庆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 * 64种古籍入选“第一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

重庆三峡学院成立了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三峡文献信息中心),自建三峡数据库,负责收集反映三峡库区历史、地理、文化、文学、旅游、社会生活、作品、人物传记等各类文献、图片、声像资料4万余册。(截至2013 12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