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声:废石渣变“汉白玉”的神话
第一次学美术,却遭遇骗局。
1997,余振生,中专毕业,上班一年,带着工厂破产回家。他家靠近中国最大的北方石材城,石材加工厂星罗棋布。余振生靠用手推车给工地附近的工人送饭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于振声走上了用废石渣创业的道路。
那是1998年的春天,一家石材厂把废弃的石渣倾倒到人家的麦田里,发生了纠纷。一位镇领导无奈地说,要是废石渣变成废钢,能循环利用就太好了。演讲者无意倾听,让余振声的心久久不得安宁。太多来自石料厂的废石已经填满了周围的河流和池塘。要是这些资源能被利用就好了!之后,于振声一有空就去市里的图书馆查阅报刊。他看到北京一家科技公司转让用废石头生产仿真汉白玉栏杆的技术。余振生如果得到了宝藏,就迫不及待地赶到北京,交了8000元学费。五天后,他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买好了所有的原料,开始生产。
但是,按照学来的技术,于振声生产不出像样的产品。当他到达北京的时候,公司已经被遗弃了。于振声用辛苦攒下的两万多元打败了水漂。
立志创业,屡遭挫折。
汉白玉栏杆有着巨大的市场,但是汉白玉石材的稀缺性和传统加工方式的低效性限制了这个市场的发展。因此,仿真汉白玉栏杆一旦由废石开发出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巨大的。看到这里,于振声用房子做抵押贷款3万元,开始了二次创业。
他招了一个铸造工匠,重新设计了模型,不断改进制作配方,一种仿汉白玉栏杆,表面搪瓷就出来了。因为河道改造,当地政府向他订购了2000米的货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冬天大雪的侵袭下,栏杆表面脱落,变形开裂。项目泡汤,余振生损失数万元。
再次创业的失败并没有击倒于振声。他带着产品来到北京建筑材料学院寻求专家指导,改进了配方。最终,该产品通过了国家建材检测中心的检测。
余振生又找亲戚朋友借了3万元重新开始生产。经过一年的努力,余振生的净利润超过了10万元。但是很多单位都说他的产品不像汉白玉石材。
在搜索了各种人造石材料后,他对美国的一种新材料感兴趣。但该产品价格高达每吨654.38+0.8万元。所以他雇佣了两名化学专家来开发这种材料的替代品。经过200多天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仿汉白玉栏杆流水线的全新成型工艺。产品一次成型,比手工雕刻提高工效200倍,成本仅为汉白玉的二十分之一,外观纹理强度完全达到纯天然汉白玉栏杆的水平。于振声在高速公路入口处安装了第一批产品。安装好的汉白玉栏杆气势磅礴。
但是三个月后,那些仿真汉白玉栏杆的颜色都变黑了。生产再次陷入危机。工厂又关闭了。
克服困难,实现梦想
于振声再次背着样品来到北京建筑材料学院。经过分析,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用于建筑物外部装修的人造石。因为仿真石在高温下容易散发油脂,所以先变黄变粘,灰尘附着后再变黑。(本文由中民创业网原创)这是目前国内外人造石外墙装饰产品无人跨越的难点。
我们做什么呢于振声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在当地一家工艺厂的支持下,于振声到广州考察了抗紫外线变色剂、抗黄变剂、抗表面老化剂,然后邀请专家和他一起进行实验。经过半年的攻关和一年多的室外实验,终于研制成功了性能稳定的仿真汉白玉栏杆。
在此基础上,他还开发了仿真汉白玉雕塑门狮系列、仿真大理石路缘石系列、大型透视浮雕仿真汉白玉围栏栏杆等市场空白产品。5438年6月至2003年10月,仿真汉白玉装饰栏杆获得国家专利证书。
在国内市场,1米高的汉白玉狮头栏杆每米800元起售,仿真成本仅在60元;一对2米高的汉白玉门狮价格3万元,仿制品只要1万元;仿真汉白玉栏杆每米成本25元,价格130元,年利润可达50万元;高两米的大型仿真景观浮雕围栏栏杆年利润可达1.8万元。
由于仿真汉白玉栏杆运输不便,于振声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加盟厂家。目前已有内蒙古、贵州等地的投资者加盟办厂,获利颇丰。在新的一年里,于振声表示,将再授权15加盟商,打造“模拟汉白玉栏杆系列的现代化航母”,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来源:中国人民创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