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是什么政策?
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扶持。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光伏产业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优化布局和开发利用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不同光伏企业区别对待,重点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发展,淘汰劣势企业。
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加强政策协调和行业自律,支持地方创新发展方式,调动地方企业和消费者积极性,促进光伏产业发展。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条。
(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扶持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拉动国内市场有效需求,努力巩固国际市场;完善标准体系,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努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完善市场机制,加快技术进步,着力提高光伏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做出贡献。
(2)基本原则。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在扩大光伏发电应用的同时,控制光伏制造产能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努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产业供需平衡、上下游协调等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扶持。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光伏产业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优化布局和开发利用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不同光伏企业区别对待,重点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发展,淘汰劣势企业。
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加强政策协调和行业自律,支持地方创新发展方式,调动地方企业和消费者积极性,促进光伏产业发展。
(3)发展目标。把拓展国内市场、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基本立足点,建立适应国内市场的光伏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形成有利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和市场环境。从2013年到2015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每年增加约10万千瓦,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淘汰产品质量差、技术落后的生产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多晶硅等原材料自给能力和光伏电池制造技术水平,大幅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提高光伏产业竞争力。保持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合理份额,对外贸易和投融资合作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