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条件

截止2015、10年末,学院拥有专任教师484人,其中专任教师30人,副高级教师192人,硕士、博士学位教师347人。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训生5人,江苏省名师2人,江苏省蓝色工程学科带头人3人,江苏省蓝色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7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无锡市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1人,无锡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6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名称带头人项目时代营销教学团队2010来源: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名称带头人项目时代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袁2008级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桂海进2009来源:江苏高校教学名师:、桂海进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戴清华、、、、冯。

江苏蓝色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许汉文、王友明、李福。

江苏蓝色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截至2005年2065438:孙北雄、、、桂海金、、冯、、尹兴宽、冯、、、钱林一、刘元祥、唐发军、沈晓钟、李福、赵柳、潘恒。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特色专业8个,江苏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试点专业1个,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群3个,无锡市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3个,无锡市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群5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中央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5个,江苏省。国家精品资源课程1,国家精品课程2门,江苏省精品课程11,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4门,无锡市精品课程7门。

截至2015、10年底,学院拥有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9项。

提升服务业能力的中央财政支持:营销与会计

江苏省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会计。

江苏省内专业:工商管理、烹饪技术与营养、室内设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群: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室内设计技术。

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烹饪技术、营养

江苏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筑智能工程技术。

无锡高职示范专业: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无锡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酒店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智能建筑工程技术、连锁管理、软件技术。

无锡重点建设专业群:国际经济与贸易、酒店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工商企业管理、数字媒体设计。

国家级实训基地:电子技术实训基地

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应用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现代商务实训基地、现代旅游服务实训基地。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现代商业技术实训基地和创意设计技术实训基地。

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管理“人才订单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校企教育、工商复合型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名称负责人项目时间现代企业管理严2005 ERP原理与应用桂海金2006来源: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课程名称负责人小型制冷装置商务礼仪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商务英语沈来源:江苏省省级精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与实务ERP原理与应用java程序设计汽车电器原理与维修烹饪营养卫生金融 管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机电CAD智能电子技术实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来源:无锡精品课程:小型制冷装置、商务英语、三维场景表示、机械设计理论与实践、烹饪材料与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旅游营销

教学成果:教学成果名称获奖级别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江苏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高素质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3343”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五环相连”二等奖“三三制”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坚持创业教育,促进人。人才培养水平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依托江苏商业职业教育集团提升高职人才培养水平的探索与实践。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四育四通”一等奖:高职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是校企深度融合。订单式培养行业营销人才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是校厂结合。服装专业人才三步递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大学生数学建模教学与竞赛研究资料来源:根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 11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省青年商会、省商协会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5个研究所、5个R&D中心,其中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商业协会65440个

江苏省技术开发中心:江苏省无线传感器系统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名称带头人项目日期杨国华2015来源:截至2015 10,学校已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146项,承担国家项目2项,省项目38项,市(部)级项目38项。

2011—2015年,学校获得专利授权15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承担省(省)级教学科研项目22项,市(部)级项目36项。教师在核心期刊和203种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92篇。2011-2012年,学校教师获得技术专利项目302项,其中负责人298项;主持31省(部)级项目;主持115横向项目,科研项目金额11612万元;47个院级课题;公开发表的论文或著作或编著的教材351篇(院系和书籍)。2014年,学校获得市级以上垂直项目32项,资助21.7万元;完成横向项目32个,收到资金218.79万元。部分科研项目名称、负责人类别、立项时间、隋唐时期丝绸之路艺术东传日本历史探索、程亚娟国家社科基金艺术项目面上项目2015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杨建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上项目2014江南社区型文化古镇旅游空间生产研究郭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3中小企业产业转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梁兴平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2009苏锡常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结构调整研究。王峰军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来源:敬业、勤奋、奉献、能力。

解读:《崇德》告诉学生如何做人。能不能学会做人,是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核心,也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拥有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和专门的技能,才能立足、改造、贡献社会,成为对社会、对祖国、对人民有益的人。

“勤奋”告诉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的学习精神。学习是一个刻苦学习的过程。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界变化多端,令人目不暇接。个人的学习能力总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吐故纳新,取长补短,才能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知识和理论。

“敬业”是以尊重和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是对职业责任和荣誉的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理解,体现为积极主动、兢兢业业、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奋发向上、精诚合作、高度负责。“奉献”明确为学生树立了高尚的人格典范,期望他们在未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能力强”突出了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强调在知识“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螺旋发展规律中突出实践环节。要把办学成果外化为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竭动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满足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需要。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徽(右):

解释:

1.塑造部分:“同心圆”,即全校师生同心同德,为建设高水平特色高职学院而努力。

2.主体部分:主体造型与学校前身江苏省无锡商业学校的标志图案一脉相承,形似火炬,象征学校事业的延续;它也像熊熊燃烧的熊熊火焰,象征着商学院员工创业的火热激情。也意味着学校欣欣向荣,欣欣向荣。火焰下面是无锡的梅花,表示学校位于江苏无锡。

3.色彩部分:紫色象征着高贵、典雅和美丽,象征着学校教育事业的高贵,突出了商学院的伦理道德和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