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桥镇社会事业

李桥镇加快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在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区域科技资源整合等方面迈出了新步伐。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截至2004年底,我镇共有各类科技企业22家,其中2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项转化为科技成果,完成市级火炬计划3项、1星火计划2项、国家级新产品项目2项。其中,专利技术3项;四家公司通过了环境体系认证;两家也是外资出口企业。2004年引进科技项目11个,建立科技科研生产联合体4个,引进科技人员180人。

健全完善的科技管理、开发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科技进步,建立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整合农业资源,发挥农业资源的更大效益,进一步深化初级生产项目向流通、观光、科技示范方向发展。充分利用科技示范基地,利用现代传播手段(远程教育)解决农民实际技术问题。协调农业部门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开展研究论证,与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组织形成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机制。举办实用技术和科普讲座20余场,培训3000余人次,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全镇科技人才1000人。其中:博士12人,MBA 20人,本科生500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68人。科技人才的引进不仅优化了人力资源的配置,而且加速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文化工作面向群众,加强引导,以健康、文明、通俗的文化形式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坚持深入开展以“二月春节”、“五月鲜花”、“十月金秋”为主题的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宣传和褒扬“北京顺义绿色国际港”、“李桥——绿色国际港美丽码头”。全镇有1个文化站,23个村级文化综合体,有图书馆、健身器材、娱乐室、乒乓球、篮球等活动场所。全镇有秧歌、书画、器乐、歌唱等业余文化队伍10多人。

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形态,搭建经济发展平台,努力打造地方文化特色。自2004年以来,顺义区“李桥保税中心”杯器乐比赛已连续举办了两年,参赛人数达360人,在全区得到了热烈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李桥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以北京市创建国家卫生区、卫生镇、卫生村活动为载体,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广泛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

不断加大卫生软硬件投入,全镇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中心医院1,医疗服务区10。全镇预防保健工作全面加强,基础免疫接种率明显提高,各类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该镇80%以上的居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制度。

改厕供水力度加大,农村居民卫生条件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