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风格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你什么意思?

性格:有一种既忧郁又邪恶又吓人的贵族气质,是18世纪桀骜不驯的英国贵族。外貌:苍白,像《理发师陶德》中的海伦娜·伯翰·卡特和《剪刀手爱德华》中的约翰尼德普。着装:强调黑色、深灰色或深红色和金黑色的暗色调。习惯了黑白泡泡袖和蓬松裙。装饰:宗教和金属装饰,如哥特式城堡中的十字架和复杂的装饰。哥特,一个特定的词,原意是西欧的日耳曼部落。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建筑文化和写作层面,所谓的“哥特复兴”从历史语境的坟墓中挖掘出中世纪的阴郁情绪。凯尔特人是日耳曼部落。自公元一世纪以来,罗马人就知道他们生活在多瑙河的边境地区。当匈奴人从中亚迁移到西方时,哥特人因为压力而逃离该地区。他们向西迁移到欧洲,渡过多瑙河以躲避迎面而来的游牧部落。罗马衰落后,中世纪早期的哥特人与其他蛮族争夺西罗马帝国留下的土地。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哥特人来自波罗的海的格伦岛,在穿越到中欧时分裂成两个群体。西哥特人在公元二世纪定居在今天的罗马尼亚。东哥特人继续向东迁移到黑海的西北海岸。376年,在匈奴人的压迫下,西哥特人从现在的罗马尼亚渡过多瑙河。男女老少总数约6万人。他们从君士坦丁堡打败了罗马军队,一度定居在多瑙河南岸,然后向意大利推进。409年,西哥特人在国王阿拉里克的领导下掠夺罗马,然后向北迁移到高卢。罗马人不得不放弃西南部的高卢,他们的势力最终扩展到了今天的整个西班牙。东哥特人在匈奴人的统治下开小差,沿着他的亲属(西哥特人)走的路线,在第五时期后期进入意大利。这次入侵是东罗马帝国策动的,因为东罗马帝国想消耗这些民族的力量,然后以总督的身份统治意大利。在狄奥多里克(今天瑞士和巴尔干半岛的国王)的指挥下,哥特人于488年进入意大利,并于493年完全征服了意大利。526年狄奥多里克死后,这个王国没有持续多久。公元536年,拜占庭以争夺王位继承权为借口,向意大利派遣了一支由贝利查·鲁斯将军指挥的军队。拜占庭希望夺回意大利,恢复罗马帝国在西部的领土。战争一直在进行,加上瘟疫和饥荒,农村地区遭到严重破坏。552年,东哥特人最终在意大利被击败。6世纪后期,意大利被新蛮族隆巴迪入侵,东哥特人被消灭,幸存下来的人瓦解成小团体。西哥特人在西班牙王国逗留了很长时间。5世纪晚期,弗兰克·克洛维斯将西哥特人从法国驱赶到比利牛斯山脉以外的地区。随着克洛维斯的去世,他的王国也分裂了,这让西哥特人松了一口气。711年,新的威胁来自南方。穆斯林军队从北非渡海而来,仅用了四年时间就摧毁了最后一个哥特王国。哥特人是历史上第一支掠夺罗马的武装力量,仅此一点就让后人难以忘怀。而古代世界的秩序在欧洲开始瓦解。他们欣赏罗马这座城市,并试图保护它,因此许多罗马文化得以保存。比如现代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罗马尼亚的语言都源于拉丁语,然后受到这些地区居民的影响,形成了这些国家的语言,类似于英国流传下来的日耳曼语。早期哥特音乐的代表音乐流派哥特如Siouxsie和女妖,包豪斯等等。他们充满了忧郁和厌世情绪。音乐往往是冰冷的,有着精细的美感,但同时在音域层面使用了大量偏离旋律线的不和谐声音,这是对所有传统音乐的极度蔑视。在歌词和表演理念层面,表现了生命和爱情的苍凉。从对真实状态的排斥,进而追求灵魂深渊的奇异快感。在舞台上,她/他们以极端疯狂的服装出现,比如苏可希略带虐恋情绪的《冰雪皇后》,包豪斯的主唱彼得·墨菲把自己打扮成光鲜亮丽的双性恋吸血鬼?这种对性别的颠覆和逆转,还表现在对神学(或恶魔)概念的狂热执念上。慈善修女会成立于1981,是几个热爱中世纪的男人对音乐意识的反叛。曾被形容为“笑看罗马烧成一堆瓦砾”的主唱安德鲁·艾尔德里奇(Andrew Eldritch),打破了歌德摇滚乐团的宗教立场。对我们来说,玩世不恭就像天主教徒的圣水。早期的后朋克对生活的解读往往充满了挫败感和绝望感。例如,《欢乐合唱团》的主唱伊恩·柯蒂斯在1980年上吊自杀。那些消耗生命的音符成就了JoyDivision不朽的经典,也见证了整个低调文化。他阴郁孤立的人生观隐藏着阴郁的遗传因素,使得整个后朋克文化暗灰色、阴暗。80年代,在迂腐的音乐中建立了一个悲观的时代,至少在英国和欧洲的地下文化层面上。在当时的独立音乐圈里,涌现出一大批黑暗、病态、诡异的乐队,他们的音乐源于对生活无尽的压抑和诅咒。比如《使命》、《关于夏娃的一切》、《拿非勒姆的田地》、《邪教》等等。这些被视为绝望、邪恶、颓废的乐队/音乐人,从朋克极端的破坏意识中,逃向了相反方向的内敛、黑暗的世界——也就是80年代占据了大部分摇滚乐的低调音乐时空。哥特摇滚在英国地下音乐圈的形态和演变,就像是一个邪教在来到地球时,伸向巨魔的手掌。它通过难以想象的、富有想象力的邪恶素材来吸引观众,这其中既包含了圣灵在音乐领域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也包含了视觉造型给人前所未有的刺激视觉体验。中性的身份建模和浓妆艳抹并不是新浪漫主义者的专利。哥特似乎是新浪漫主义人格的孪生兄弟,是华丽背后黑暗病态的一面。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哥特音乐的改良风格以及其他相关的音乐流派。EBM(电子身体音乐),起源于比利时,是一种电子、冷、黑的音乐。受电子乐队的影响,如德国克劳特洛克运动中的发电厂乐团。作为EBM的创始乐队之一,Front242以其低沉的节拍、压抑的声音和军国主义的突击队服装而闻名。Klinik,Insekt,Dive,Click Click,A Split Second以及后来的自杀突击队都是BM的重要乐队。Dive和Klinik利用声纳噪音在外太空制造寒冷的大气。《自杀突击队》融入了更多舞蹈元素。类似的音乐风格在美国和加拿大被称为Industrial,比如Front Line Assembly和Skinny Puppy。他们制作的合成音乐和多层次的声音非常适合戴耳机欣赏。前线组装的经典专辑,经典的bums有因果握(1990)和战术神经植入(1992),值得每个喜欢EMB的人收藏。说到这里,我们还没有谈到德国,也就是现在哥特音乐的重镇。许多德国乐队已经习惯了DARKWAVE这个音乐标签。Pitchfork项目是第一个涉足哥特音乐领域的德国乐队。虽然他们的音乐风格变了,但一直是个受欢迎的组合。第一张专辑《Dhyani》也是经典之作,典型的黑人音乐和批判性歌词。戴恩·拉凯恩乐队的成员有着深厚的音乐功底,他们制作过《爱我到底》这样的浪漫歌曲。这些作品有一定程度的中世纪感。德国有大量的团体在演唱时保留母语,比如Goethes Erben,乐队的名字就说明了一切。他们的前三张专辑就像一个三部曲,既独立又相互关联。以泪洗面、蒂洛·沃尔夫和其他乐队不断尝试通过加入金属音乐的元素来表达音乐。当然,我们必须了解这个团体。他们的经典专辑是《Die Prophet》,专辑中的歌曲错综复杂,歌词充满智慧。Calvay Nada,黑暗电子乐派的代表组合,用德语和西班牙语交替演唱。他们最有特色的是主唱布雷纳尔的低音,歌词多涉及政治和社会话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乐队在哥特音乐王国里是与众不同的。总的来说,由于浪漫的剧情,德国大多数乐队都是浪漫歌曲和黑暗电子的结合。现在哥特类的音乐越来越多样化。比如黑暗民谣以电流93,六月之死,索利维蒂斯,火+冰为代表。早期的C93作品很难实验性的理解,然后大卫西藏用他个人的思考去探索声学民谣的方向。C93的前身乐队Deathin June自首张专辑《Nada》发行以来就饱受争议,他们甚至被指责有极右倾向。但DIJ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异教徒的祭祀音乐。如果你想听这种音乐,请去World Serpent,一个优秀的音乐厂牌,上面提到的几个乐队都发布了作品。顺便说一下,还有一个意大利团体Ordo Equitum Solis也应该值得我们注意。很多哥特乐队都有一些中世纪的情节,他们将中世纪的音乐与现代的创作手法相结合。德国有很多这样的中世纪团体,音乐创作者一般都有很好的古典音乐教育背景。著名的乐团有Qntal、Estampie、Freiburger Spielleyt等。这类音乐在意大利比较有影响,比如Ataraxia和Camerata Mediolanense,他们做出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这种组合不仅吸引了哥特听众,也吸引了一些古典音乐欣赏者。月亮女神的音乐隐藏在一朵云下,罗莎·克洛斯吸收了节日音乐的元素。当然,很多乐队的风格是很难界定的,比如拿意大利的Kirlian Camera来说,20年来每年都在变。而法国情色黑暗电子乐队Die FORM的音乐主题大多涉及S/M(性虐待),他们的每一首作品都带给我们新的惊喜。来自法国的另一个乐队Collectiond 'Arnell Andrea的钢琴声非常有特色,成为了自己独特的标志。擅长作曲管弦乐的《在苗圃乐队》的作品非常适合作为电影中的伴奏。在北欧的瑞典,品牌冷鲜肉业通过多年的努力,产生了许多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其乐队风格多样,如血腥实验乐队Brighter Death Now和Deutsch Nepal、氛围音乐组合Raisond 'Etre、新古典主义主角、尹田组合Arcana等。说到海选,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海选的信息,请听听像《爱比死更冷》、《蓝色女孩的黑带子》和《Stoa》这样的代表性乐队。在哥特音乐的文本中,我们可以品味到一些想象的句子,涉及宗教、性、死亡、绝望、基督甚至是不可想象的。这些都是哥特音乐不可或缺的部分,哥特摇滚,把音乐掩盖在模糊缥缈的外在躯体之下,一切都是那么神秘。哥特摇滚的风格可以说是继承自Joy Division,尤其是将低音提升到主音位置的爱好,直到今天的后哥特王朝也无法完全摆脱。那些压抑低沉或失真的声音,重低音,迷幻的吉他声,充满控诉的鼓点,偶尔像鬼哭神号的尖叫声,像石磨一样沉重或像散架一样狂野的音乐形式,摇滚音乐苍白的面孔:当你对生活感到无助的时候,你想到了它背后隐藏着什么吗?是灵魂的隔绝吗?是死亡的阴影吗?还是人间悲剧?哥特摇滚是一种基于无意识的抽象表达而非刻意的音乐颠覆。就像面对阴郁的冬季气候,我们被哥特文化入侵,在非人化的后工业现代社会,我们在追逐一种生与死的体验。还有巴里的音乐远见,除了摇滚乐,一直都是本色出演。在那个悲观的80年代,哥特这种生活在主流文化阴影下的亚文化,早已跨越了音乐的界限,成为哥特信徒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一个黑国度。在模糊的90年代之后,今天的下一个世纪的哥特摇滚已经被解构成了碎片和碎尸,而曾经的哥特赞助人慈悲修女会和传教会也早已抛弃了他们的追随者。然而,在今天的黑暗浪潮运动中,在死亡民谣、后工业噪音、黑暗环境音乐和新古典主义的形式主义下,我们仍然欣喜地发现,哥特依然是这些地下文化中最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遗传基因。在这场突破和破灭了情欲和性别的革命中,歌德亚文化“雌雄同体”的所谓理想模式成为粉碎禁锢的美丽武器。看到了吧,曾经被视为恶魔的异己,勇敢地摆脱了苍白的苍天,磨去了天使的面庞,达到了永恒的无情欲望。在20世纪下半叶,它侵入了非主流音乐的花园,成为另类音乐的一个非常不同的分支。如果你熟悉新音乐的历史脉络,你会知道,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一些乐队分别被打上了“后朋克酷”、“新古典”或“新嬉皮士”的烙印,并逐渐融入未来的哥特摇滚派。如果说早期的PostPunkCool对生活的诠释是抑郁和绝望(如《欢乐合唱团》主唱伊恩·柯蒂斯的自杀),那么,“仁爱修女会”和他们的同道乐队如“The Mission”、“All about Eve”、“Fields of the Nephilem”和“The Cult”则可能是基于现实中各种令人讨厌的习俗。在“教会”的专辑《上帝自己的药》中,故事开头的第一首《荒原》讽刺地唱到“我还相信上帝,但上帝不再相信我了。”这是一个亵渎神明的宣言,呈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长久以来,神与人的权力结构就如同性结构的主体与客体。在这张专辑中反复推敲,在推翻信仰的同时,死亡不再是父亲用来恐吓的道具,而是叛徒的情色乌托邦。就像《爱我到死》这首歌里,情欲的高峰布局得很美,不被僵化的“支配-屈从”关系所固定;也就是说,在死亡(稀缺性)领域,致命的负面激情没有被控制和压制,发展了自己的审美。不可否认,“死亡”几乎是哥特摇滚音乐文化层面的一个关键词。当一些保守的声音或反挫败的力量试图用这一点攻击哥特摇滚音乐和二次元文化时,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回应:比如处理黑暗和痛苦感受的乐队“基督教死亡”,对他们来说,死亡衍生出的腐败、末世和毁灭的场景足以让我们接近“终极高潮”。在一些专辑里,比如《只有痛苦的剧场》、《天使的愤怒》、《铁面人》里,“基督徒之死”的重点就是这种接近临界点的痉挛之美。其中一首《死亡之愿》,结尾的歌词几乎是狂喜地说出“撒旦是最仁慈的野兽”,配合着刺耳的音乐,无异于对宗教/父权制度在各种事物上粗暴规范的二元对立价值观的严厉嘲讽。另一种反应可能是引用Poppy Z.Brite在吸血鬼情色小说选集《静脉中的爱》的序言中所说的话:“哥特亚文化”不是对死亡的赞美或热爱,而是对死亡的纯粹拒绝恐惧。在探索死亡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接近死亡。这段话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尼泊尔森林之地”、“还有树”、“威尔”、“利西亚”、“莫伦多斯”等乐队沉浸在“与死去的国王做爱”的马卡布雷意象中。另外,死亡不一定是生命的缺失。沿着这些创造者的线索,以及在许多异教神话或恶灵中发现的符号和寓言,死亡可能是一个接近超自然和非人类领域的出口。90年代中后期,哥特亚文化不仅在文学和音乐创作层面开花结果,还影响了这个“混合族群”(包括女性、基佬和情色边界元素)的文化生态和身份认同。在情欲和性别的革命中,哥特亚文化对所谓理想模式“雌雄同体”的追求值得深入考察,但这也是一种有助于强行禁止的美好武器,让曾经被视为恶魔的异己(他者)摆脱单一的天堂,品尝自己的欲望和天使的尸体。哥特人的典型特征:害羞,不合群。艺术倾向:艺术,尤其是音乐、摄影、绘画。人文学科,尤其是文学、历史和哲学。着装:总是黑色或深色。明显的宗教饰品,但他们几乎每天都在改变信仰,从不佩戴黄金首饰。80年代的哥特时尚,由清脆的曼陀林风格的半原声吉他,沉稳的单音符低音线条,简单却快速的节奏,强烈的合成器效果,深沉的唱腔组成。)音乐风格发达,染长发,皮肤苍白,黑色紧身衣服,尖头皮靴,大量银饰(多为早期欧洲和埃及的宗教设计)。黑色机车皮夹克、黑色紧身牛仔裤、黑色网眼丝袜、黑色飞行太阳镜,成为哥特族的注册商标。任何黑色,或其他深色,如海军蓝和深红色。可渗透(薄尼龙或渔网织物),但不暴露。银饰。苍白的皮肤。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活死人的样子,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想体现维多利亚时代“苍白的皮肤是高贵的象征”的审美观,或者是因为他们反对沙滩文化中“古铜色的太阳很美”的健康理论。黑发、漂白金发、红发或紫发。黑白妆。白色粉底。黑色口红,黑色眼影,细眉毛。自制装饰与恋物癖服装。皮革、PVC、橡胶、乳胶都是必不可少的面料。中世纪的束腰也很普遍。一条宽领带或一个钉子领或一条紧紧系在脖子上的天鹅绒绳子。t形十字架(古埃及永生的象征)五角星这是关于火、土地、空气、水和灵魂的异教象征。十字架(基督教的象征)。歌剧风格的披肩、斗篷和长手套。哥特一般没有朋克那么极端,他们会讲品味。说实话,一个没有品味的哥特,可能会打扮成朋克。宽松的衣服不再是哥特的最爱。哥特对着装的基本概念是展现身材的比例美。哥特精神为哥特亚文化定义一个清晰的思想体系并不容易,原因有几个。第一,心境和审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是受浪漫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的启发。黑暗、神秘、病态的印象和情绪也存在于传统的浪漫哥特小说中。18世纪末和19世纪,恐怖感和对超自然的恐惧普遍存在于通俗文学中,并延续到现代恐怖电影中。哥特的另一个核心元素是喜剧性的夸张和自我戏剧化,出现在哥特小说和哥特亚文化中。哥特亚文化的成员一般不支持暴力,而是容忍暴力。许多媒体错误地将哥特亚文化与暴力、对少数民族的敌意、白人至上和其他仇恨联系在一起。然而,暴力和仇恨不是哥特思想的元素。相反,一些哥特思想是由主流文化希望忽略或遗忘的社会或个人的恶的认知、理解和悲痛构成的。这也是哥特音乐中很常见的主题。[6]阻碍哥特思想明确定义的第二个原因是哥特对政治的厌恶。在19世纪,个人蔑视社会规范是一件非常大胆的事情,但远没有今天这么激进。所以哥特亚文化的抵抗是有限的,它吸收了西方核心文化的形象。与嬉皮士或朋克运动不同,哥特亚文化不传播政治信息或号召社会运动,而是强调个人主义、对多样性的宽容、创造性、知性主义、厌恶社会保守主义和温和的犬儒主义,但这些思想并不适用于所有成员。哥特思想主要基于美学,而非道德或政治。当然,哥特有它的政治倾向,从社会自由主义到无政府主义,但它们不会特别表现出来,成为他们文化的一部分。相反,政治立场和宗教一样,被认为与个人观念有关。不像朋克,只有少数人的政治立场和“哥特”身份有冲突。作为一个哥特人,身处亚文化中是极有价值的,可以实现个人抱负,尤其是与创作有关的抱负。然而,这也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部分原因是大众对哥特亚文化的误解造成的负面观感。年轻人在运动中找到的价值,可以用哥特亚文化的坚持来证明,而80年代的其他亚文化(比如新浪漫主义运动)已经消失了。哥特们,你们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像个魔鬼?你是否经常希望白天不再出现?你总是喜欢黑色t恤?也许你是哥特,但你不知道。你是否经常沉溺于抑郁的感觉,在痛苦的冥想中获得一种奇怪的快感?那你真的有哥特倾向。但是,如果你喜欢用暴力的方式来获得这种感觉,那么你根本就不是哥特,这只是一种心理疾病。你的衣柜里全是黑色的衣服?那你可能是哥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