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机密泄露后。

商业机密泄露后。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国际冷战时代的结束,中国“泄密”事件频发,但主要流向转移到了经济领域。只是中国的“保密工作”还没有适应这个转型期,所以经济信息有很多疏漏,没有保密可保。

1981 9月20日,中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人造卫星。新华社的简短报道含糊不清。国际上的反应是爆炸性的,因为这很可能预示着大陆已经掌握了“多弹头再入大气层”的高技术。各国驻华武官奉命向中国官方和一切可能的渠道查询详细的信息和资料。中国官方当然三缄其口,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卫星发射仅三天,北京一家电台就播出了题为《太空之谜摘得桂冠》的广播。第二天,北京的一家报纸简单地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第九颗人造卫星的报道,并附有三颗卫星在车间组装的照片。初稿和二稿都报道了这三个空间物体的轨道、无线电遥测频率等等。

如果外国情报机构得到了宝藏,所有人都会很高兴。中国军事部门震惊了。一看,原来是某部门某工程师的“杰作”。那人没有请示,稿子是火箭发射前写的。卫星发射后,传送到电台和报社,他谎称已“送审”。这个人为了自己的野心吃够了苦头,受到了老板的严厉惩罚。

我国“两步发酵生产维生素C”通过鉴定,是国家重大科技发明。是人类需求巨大、前景极其广阔的科学成果。世界两大工业国瑞士和美国都要来竞标这项技术专利。没想到,一个星期后,脸红脖子粗的两国代表欢天喜地地回了老家。原来这个专利便宜到只值一本杂志的价钱。一本杂志会公布所有的研制过程、细节、配方和剂量。稍微懂点化学的,直接回去按谱煮就行了。真的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

在一次国际蚕业学术会议上,日本人极尽地主之谊,我国受宠若惊,规格之高。原来,中方会在学术报告中讲述原方、应用方法甚至病源的始末,日方只是一句答谢。

日本有一个独立建筑的无线电监测室,24小时监测和记录大陆中央和地方省市的广播节目,并立即整理归档。

60年代初,日本人敏感地在《人民日报》上发现,北京公交车上的气袋不见了。这说明中国的汽油短缺问题已经得到缓解。不久,《人民日报》又刊登了一张铁人王进喜在雪地里搬运钻机零件的照片。火车站的站牌叫“Sarthou”。日本搜了地图也找不到这个地方的名字,但是他们善于分析。要把司钻抬上井,油田肯定离火车站不远。他们沿着中国境内的铁路线(可能下大雪的区域)逐段估算,准确推断出东北松嫩平原大庆油田的荒芜区域。

然后日本人预测大陆开发这个油田需要进口技术和设施,高寒地区原油运输困难,就要在当地提炼,进口这种设备。事实证明,日本人不仅比西方想得早,甚至比中国人自己想得都早。结果四年后,中国向国外招标成套炼油设备,其他国家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投标,日本一家公司却轻松中标。

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日本情报人员更像是猎犬一样潜入我国四处刺探。我国多年来一直在深入研究某种治疗偏瘫的花素,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日本的邀请下,一位参与“攻关”的大学老师高高兴兴地去了日本留学。

日本钢铁巨头来华推销钢铁产品。中国外贸人员随口告诉我们,中国将大量进口钢铁产品,但日方以此为借口中止谈判。随后,中国与西方几个主要钢铁出口国串通大幅提价,给中国造成了巨大损失。

中国宣纸有“千年寿纸”、“纸中之王”的美誉,尤其是在安徽省宣州泾县。日本人觊觎这个谜已经很久了。他们曾经派情报人员到宣州四处游荡。后来,他们在泾县宣纸厂发现了这辆涂有标志的车,这辆车跟在他们后面。但这一次碰壁了,京贤厂拒绝参观,后来又下令把工厂和汽车的标志全部刷掉。然而第二年,又有一批日本人去了浙江某县,一家造纸厂热情招待,答疑解惑。甚至连烹饪原料的碱浓度等细节也说不完。他们走的时候,把在泾县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檀香皮、长草浆、杨桃都给了。从此,日本人民自豪地宣布,世界宣纸安徽泾县第一,日本第二,浙江省第三,台湾省第四。

日本人参观景泰蓝工厂时,中方慷慨地允许他们拍摄整个生产过程。两年之内,大陆传统出口产品景泰蓝因为日货被杀而一落千丈。

中国大豆一直垄断着世界市场。大豆品种的恶化让美国深受其害。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解冻。中国向美国无偿捐赠野生大豆种子。20年后,中国在大豆市场已经无足轻重,垄断者是美国。美国的派克自来水笔是第一品牌,但是中国的“英雄”和“金星”也有一项单一的领先技术,那就是不锈钢笔套的抛光技术。帕克公司的两位副总裁来到中国,他们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制造商完全对外开放。他们带了照相机,在众目睽睽之下拍摄了抛光机的结构和操作的全套录像。

某地领导干部说三道四,改良后的梅山猪送给法国配种,使法国猪种改良研究缩短了20年。同时,美国人觉得很委屈。他们花了很多钱从中国购买同一品种的猪。

更有甚者,一个小城市的农业研究所主动把矮生小麦品种爱源1号送给日本。还有这几年世界范围的“芦笋”热,很多国家来中国洽谈收购。中方将把漏苇、李苇等国家禁止出口的品种作为“样品”寄出。如今,我们的国家被冷落了。

我国生产的胱氨酸是创汇的“拳头产品”。但是某厂接待过几次客户,详细解释过,允许拍照录像。胱氨酸的核心秘密几乎成了可以免费获取的信息,现在这种化工产品也成了“行货”。

商业秘密泄露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教训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