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icar专利

如果乔布斯还活着,我们现在能买一辆“iCar”吗?

这个问题注定没有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苹果正在全力布局汽车业务。

2018年7月,因为苹果公司中国员工张盗窃案,外界得以一窥苹果公司涉足汽车业务的员工规模:当时苹果公司约有3.7%的员工(2018年苹果公司员工人数约为13万人)或多或少参与了汽车业务。

公司有近5000名员工知道该项目的存在,而在这些员工中,约有2700名“项目核心员工”可以访问一些特定的数据库。

即使苹果汽车业务的SPG(特殊项目组)项目团队在过去两年有裁员,但现阶段该业务的团队总数应该不会少于2000人。

AppleInsider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提到,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凯蒂·休伯蒂(Katy Huberty)预测,苹果今年将在R&D投资近6543.8+09亿美元,与2065.438+08相比增加了约50亿美元。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新R&D的大部分开支将投资于苹果汽车项目。

年度投资6543.8+0亿美元,超过2000人的核心项目团队体现了苹果在汽车行业的巨大野心。

早些年,业界有两个未解之谜牵动人心:一是华为会不会造车;第二是苹果会不会造车。

现在华为已经决定不造车,要做智能汽车时代的“增量零部件供应商”;苹果是否造车还是个谜。

未来我们期待的是:苹果是否要打造一款为消费者“重新定义汽车”的“iCar”?还是成为智能汽车时代像博世一样的顶级供应商?

这个谜团已经持续了六年。

1.整车还是供应商?苹果造车的路线不一样。

苹果在2013年的世界开发者大会(WWDC)上推出了“iOS in the car”计划,这是已知苹果涉足汽车行业最早的行动。

2014年,苹果将“iOS in the car”放在产品上,CarPlay诞生了,这是一种手机和车载机的映射方案。

用户只需要将iPhone连接到支持CarPlay的车辆上,就可以支持“电话”、“音乐”、“地图”、“信息”和第三方音频应用,并通过Siri控制车辆的中控面板。

在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上,苹果与本田、宝马、奔驰、法拉利达成合作,推广CarPlay上车。

同样在2014,苹果内部一个代号为“泰坦计划”的项目被曝光。

根据当时的消息,这个项目是苹果的“造车”项目,苹果希望打造一个全新的完全颠覆汽车行业的车型。

泰坦当时的研发基地位于苹果总部附近一栋代号为SG5的秘密建筑内。在大楼所在的园区,苹果还建了一个“汽车工作区”和一个“维修店”。

与此同时,苹果用诱人的薪水不断从谷歌、特斯拉、福特、奔驰、FCA等公司挖人,为Titan招聘汽车和软件工程师。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苹果泰坦计划的成员数量增加到了65,438+0,000多人。据传,就连时任苹果首席设计师的Jony Ive也加入了“造车”项目,负责车辆设计。

2015、12、10,苹果注册了“apple.car”、“apple.cars”、“apple.auto”三个域名,进军汽车行业的举动越来越明显。但是,这些域名尚未启用。

现阶段,苹果产品设计副总裁史蒂夫·扎德斯基(Steve Zadesky)担任泰坦项目总经理,史蒂夫直接向苹果CEO库克汇报。

史蒂夫成为苹果“造车”项目的总指挥,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在汽车行业的经历。在苹果之前,他在福特工作了三年。

然而,史蒂夫·扎德斯基(Steve Zadesky)领导泰坦项目的时间并不长,因为项目组内部存在路线分歧:整车和软件平台之间摇摆不定,研发方向不明。

最终的结果是史蒂夫·扎德斯基出局了,取而代之的是苹果公司的功勋人物鲍勃·曼斯菲尔德。

被称为“硬件天才”的鲍勃于2012年从苹果公司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的职位上退休。在2065438+2006年中期,他被重新聘请到苹果公司领导泰坦项目。

Bob上任后,立即开始缩减项目团队,专注于智能汽车软件和相应解决方案的开发,包括自动驾驶系统。

事实上,在苹果CEO 2065 438+07接受《彭博》采访谈及“造车”业务之前,外界只知道苹果在泰坦项目上投入了资金,对于苹果汽车业务的具体形式却知之甚少。

也是在这个时期,“泰坦计划”这个名字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常见的名字:苹果特别项目组(SPG)。

作为苹果汽车业务的第一份官方公告,库克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我们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这是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我们认为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人工智能之母。」

库克的言外之意是,苹果不会造整车,而是做系统供应商。

对于自动驾驶的研发,苹果在2017年4月获得了加州自动驾驶汽车的路测许可。

2065438+2008年8月底,苹果自动驾驶原型车在路测时被媒体拍到。这些车辆是基于雷克萨斯RX450h SUV车型改装的,车顶安装了一系列传感器。正因如此,苹果以一体化的方式设计了车辆的顶部。

根据加州交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苹果有52辆自动驾驶汽车在加州上路测试,2019年增加到66辆。

Drive.ai的很多老兵和骨干加入了苹果的特别项目组(SPG),开始为苹果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贡献力量。

其实除了各种关于Taita项目和专项项目组的新闻,还有很多关于“苹果车”的花絮:

除了花絮,苹果确实在推动其汽车业务的发展。

在库克公开表态苹果汽车业务近三年后,很多业内人士仍然无法相信苹果汽车业务只会停留在自动驾驶系统的层面。

很多人认为它的终极目标会是整车制造,大家都很期待苹果的“iCar”。

2.加入苹果汽车业务的人。

“iCar”能否成真,取决于背后的人才库。

从2014开始,苹果汽车业务线逐渐聚集了产品定义与设计、车辆工程、质量管理、动力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车载信息娱乐、操作系统等全方位人才。

对于造车团队来说,这个配置算是豪华了。

然而,久而久之,有些人才留在了苹果,有些则被其他公司挖走或留下。

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苹果SPG项目组从整车定义、系统集成到工程管理再到产品制造,以及软件和硬件,仍然拥有完整的团队配置。

在最高层,史蒂夫·扎德斯基(Steve Zadesky)是苹果“造车”的第一负责人,后来因为发展路线问题离职。他被“硬件天才”鲍勃·曼斯菲尔德取代。

时间来到2018年8月,他担任公司的R&D和生产高级副总裁。在内部受到马斯克高度重视的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离开特斯拉五年后回到苹果,成为苹果SPG的副总裁。

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此前在特斯拉被称为“没有CEO职位的CEO”,可见他的个人才华是被广泛认可的。道格加入苹果后,帮助鲍勃·曼斯菲尔德一起管理汽车业务。

在车载信息娱乐和操作系统方面,苹果在20114年10月聘请了梅赛德斯-奔驰北美R&D中心首席执行官Johann Jungwirth,他当时的对外头衔是Mac工程总监。

其实Johann在做车载娱乐系统的开发。然而,一年后,约翰去了大众汽车集团,成为CDO(首席数字官)。2065438+2009年8月,再次跳槽,加入Mobileye团队,担任Maas业务副总裁。

正是因为约翰·荣格沃思的离开,苹果才下定决心要聘用QNX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丹·道奇。

这位车载操作系统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终于在2016 1加入苹果,于是苹果挖走了大量QNX人员,主要是研发车载操作系统。

在自动驾驶研发层面,2015年初,苹果聘请了被誉为“欧洲最好的无人驾驶研究员”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自动驾驶实验室副主任保罗·富尔加尔(Paul Furgale)。三年后,保罗·弗盖尔离开苹果,加入脸书。

2065438+2005年8月,特斯拉Autopilot固件经理杰米·卡尔森(Jamie Carlson)加入苹果SPG,具体业务职责不详。但他只在苹果呆了1年,就被蔚来汽车挖走了。现在是蔚来自动驾驶副总裁。

Waymo也没有逃脱苹果SPG的魔爪。

2065438+2008年6月,Waymo软硬件集成负责人Jaime Waydo加入苹果SPG,担任自动驾驶高级总监;2018 10,Waymo平台系统工程负责人Ryan Cash加入苹果SPG,担任自动驾驶总监。这两个仍然为苹果工作。

苹果要造智能电动车最有力的证据是,它在动力电池领域也有布局。

2014年6月,苹果暴力挖走美国动力电池厂商A123,整体带走主要R&D工程师。后来几个跳槽的工程师也被A123起诉违反竞业限制协议。

苹果的暴力挖墙脚行为也让硅谷的很多公司闻风丧胆。

然后在2018,12,苹果收购了三星SDI前瞻研究负责人兼高级副总裁Soonho Ahn。Soonho加入该公司,主要领导其全球电池开发部门。

这位大哥是韩国顶尖的动力电池研发专家。未来,在他的带领下,苹果将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筑起一道“高墙”。

在与“造车”直接相关的车辆工程领域,苹果也招募了许多传统汽车行业的顶级R&D和管理人才,其中包括拥有近40年汽车行业经验的资深人士史蒂夫·肯纳(Steve Kenner),他在通用汽车、FCA和福特公司拥有超过65,438+00年的工作经验。

从2015年4月起,他在苹果呆了四年,然后去了优步ATG部门。

与史蒂夫·肯纳(Steve Kenner)这样的人才类似,苹果还招募了前FCA质量管理高级副总裁道格·贝茨(Doug Betts)、前保时捷跑车技术总监亚历山大·希辛格(Alexander Hitzinger)等。,但这些人后来都离开了苹果。

SPG在车辆工程方面仍然拥有大量的高级人才:

从以上人才库来看,苹果在车辆工程、车辆内外饰、动力总成等方面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团队体系。

有了如此全面的团队配置和大力投入的决心,苹果的“造车”计划似乎已经准备就绪。

最近苹果公布了很多汽车领域的专利技术,之前已经申请的专利有上千项。

这些专利涉及自动驾驶、地图导航、定位服务、汽车AR/VR、人车交互、虚拟后视镜、智能车门、智能防撞梁、智能座椅等多项软硬件技术。

我们更有理由相信,苹果的野心不会止步于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发。

当然,即使这个世界上没有“伊卡”,创造一个新的“博世”也是极好的。

在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领域创造了无数奇迹的苹果,能否在下一代智能终端创造更大的奇迹?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