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生产要素贡献的内涵
不可否认,商品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或元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十六大报告中提到的“财富”一词,不能仅仅理解为商品体,即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应视为由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的商品。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存在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们存在于商品中,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同时被创造出来。再者,商品的使用价值创造和价值创造是统一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此,笔者认为按贡献分配中的“贡献”应理解为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双重”作用。如果把生产要素分为劳动要素(如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形式中的科技工作和管理等。)和非劳动因素(如土地、资本、知识等。),那么这里的“双重”作用既包括各种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中的直接作用,即非劳动要素和劳动要素共同决定使用价值的生产,也包括劳动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直接作用。它是形成价值实体的唯一源泉,是各种非劳动因素在价值创造中的间接作用。它是活劳动的吸收者,是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基础或载体,对创造价值起着制约作用。让我们分别谈谈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和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首先,谈谈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财富的源泉是使用价值的源泉,所以这里的使用价值的创造就是财富的创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和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的劳动过程有三个要素:人类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人的劳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劳动对象或劳动资料,使用价值的创造就会被束之高阁。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各种商品体都是自然物质和劳动的结合体。.....劳动并不是其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来源。”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只有当它包含了劳动有相应的物和物的意义时”。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可以概括为两个:人的要素和物质要素。其中,物的要素是指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的因素和物质因素都会发生变化,人类活劳动和生产资料的作用和地位也会发生变化。在科技革命开始之前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人们使用的劳动资料极其简单,劳动的对象是土地及其产品。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的创造主要依靠人的劳动,即人的大脑、肌肉和双手的生产消耗,技术、管理等因素的作用和地位没有得到突出。但是,从科技革命开始到今天,技术、管理等要素在物质财富的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新知识和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一方面使动力系统、机器系统、运输系统和信息在劳动材料
信息系统更先进,使劳动对象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它将产生更高质量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优质的人文因素和高效的物质因素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自然资源的限制,从而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而且高科技的生产活动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经济全球化形成的跨国多面经营需要严格合理的科学运作,使得管理日益成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独立因素,成为一种巨大的生产力。管理和科技工作一起成为一种重要的劳动形式。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日益明显的是,科学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动力,在生产中体现科学成果的物质基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直接活劳动的比重越来越小。这正好印证了马克思的预言:“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真正财富的创造更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所消耗的劳动量,而更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使用的动机的力量,而这种动机本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并不与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成正比,而是相反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在一些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70%。此外,资本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或物质财富生产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根据麦迪逊的分析,在1950-1965期间,22个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跨越“卡福丁峡谷”的计划经济基础上向市场经济过渡,没有走过资本积累和市场经济的自然过程,资本短缺严重。因此,在重视劳动力、科技、管理等因素作用的同时,也要强调资本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谈谈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人类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人类的劳动可以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所谓简单劳动,通常是指体力劳动者在商品生产中付出的劳动,这种劳动是一个身体正常的普通人不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完成的。与复杂劳动相比,简单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较小,同时在生产中的物化价值较少。所谓复杂劳动,是指脑力劳动者在商品生产中付出的劳动,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完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主要体现为作为人的能力的技术、管理等各种智力劳动。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和其他智力劳动者在生产中扮演着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的角色,而这种劳动力由于其特殊的学习和训练,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价值。“这种劳动既然价值高,也会表现为更高层次的劳动,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更多的价值。”因此,科技工作和管理等复杂劳动应被视为“自乘或相当于多重的简单劳动,所以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大量的简单劳动。”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劳动智能化的加强,对学习和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代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许多倍,同时会创造多得多的价值,为社会创造多得多的新价值。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技术和知识本身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只有在生产中被人掌握并以活劳动的形式释放出来,才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而那些作为科技成果的图纸、设计、发明、专利是人类劳动的物化成果,因此不能视为价值创造的源泉。另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强调人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土地、资本等非劳动要素为活劳动创造价值提供的基础或载体作用,恰恰说明了这种作用。以资金因素为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不仅成为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的生产者,而且成为劳动提供的剩余价值的“直接吸收者”。马克思说:“在这个意义上,资本可以被看作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者。”马克思还说,在资本创造一种新形式的地租的意义上,资本是“价值的创造者”。资本在追求利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减少了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了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为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可见,资本虽然不能直接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在劳动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它总是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此,我们应该从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和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两个方面来理解生产要素贡献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释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劳动、资本、
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