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剑平的科研成就
1、光互连网格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HPC-OG项目(在研)2、ppt应用网格实验系统Digger开发(在研)3、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的大型Vega-GIS系统开发(863项目,与方锦云副研究员合作研究)(在研)4。集群服务器功能软件(863项目,蒙丹参与)(在研)5。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系统(1999-2001,863项目负责人之一)6。高性能计算机与有线电视视频服务器系统研究(基于高性能计算机与有线电视视频服务器系统)负责人之一)7。基于曙光计算机的车载计算机网络系统研究(1998-2000,863项目,负责人之一)8。大中型企业信息平台研究-中信信息系统建设(1997-1998,863项目,项目负责人之一)9。国产服务器的推广与应用——曙光计算机项目(1997-1998,863项目负责人)863计划中邮电智能网SCP平台的开发(1995-1996,863项目负责人之一)11,曙光系列可扩展并行计算机系统——(1995-095曙光1000 MPP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1994-1995,863项目,参与)13,曙光一号对称并行计算机系统-(1992-1994)
撰写专著1部,发表文章56篇。1.易亮,丹孟姆,范剑平,RB_FIFT:一种用于集群作业管理的改进的FirstFit调度算法,2003年计算机、通信与控制技术国际会议。美国2。吕涛,李晓伟,范剑平。仿真验证中的覆盖评估准则。微电子学和计算机。李,李,等,2003,20(2):40-43易亮,简,,RB-FIFIT -一种改进的适用于集群作业管理的FirstFit调度算法,HPC2002,印度3 .XML文档的并行处理,刘元玲,朱远玲,孙文军,南岸大学,林守勋,,中国科学院,国际数据库工程与应用研讨会(IDEAS ' 02)2002年7月17 - 19,加拿大埃德蒙顿4 .基于仿真的验证技术在通用CPU设计中的应用,吕涛李花伟,尹志刚刘国华李晓伟范剑平,2002年全国测试会议,同济大学学报,第30卷,第10期,2002,Pp1257-1261 5。仿真验证技术及其在通用CPU设计中的应用,吕涛,李花伟,尹志刚,李晓伟范剑平,系统仿真学报,2002,第12期。(1698-658.Vol38,7号,2001.7,计算机研发7。范剑平,UNIX操作系统从单机到多机的移植与改造技术,计算机研究与开发,1995.4 8。范剑平,并行操作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计算机研究与开发,20089.1000000000605曙光一号系统软件及特性,高新通信学报,1995 10。李国杰,陈洪安,范剑平,曙光一号并行计算机,计算机学报,1994.121。范剑平,SNIX核心代码的并行化方法。1994.12.12.范剑平,SNIX操作系统对并行处理的支持,计算机学报,1994.12 13。李国杰,陈洪安,范剑平,曙光一号并行计算机,中国科学院学报,65438。4号14。范剑平,UNIX内核并行化技术,计算机研发,1992.3(第一作者). 15。范剑平,塔式智能汉字设计,图像处理与数字排版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1.10,美国波士顿,16。范剑平,智能汉字字体设计技术及实验系统ICCDS,中文信息,第3卷,第3期,65438
会议报告(部分)17。电子政务及解决方案?quot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政策框架研讨会论文集,2002.1.23,北京18。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思考与实践,大连香港国际计算机大会,1998.11.25 19。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国家青年科学家创业基地(深圳)成立大会,1998.12 20。服务器计算机和曙光系列计算机的发展现状,天津信息港工程国际研讨会,1997.8.13 21。服务器和曙光系列计算机系统的特点,当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内网发展带来的产业和应用机遇,技术报告,国家科委技术发展研讨会(国家科委高技术中心主办),1997.7 23。范剑平等人,在& amp;T 3B5 UNIX Rel2.0核心源代码分析报告,海洋出版社,1992(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