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母爱是最大的情感?
母爱的这两个方面在《圣经·创世纪》中显而易见。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人,符合对生命的关注和肯定。但是上帝做的不止这些。在上帝创造了人和世界之后的每一天,上帝都应该了解情况,知道一切是否正常。同样,母爱的第二个方面是给孩子一种“生在这个世界上多好”的感觉。母亲应该给孩子对生命的爱,而不仅仅是求生的欲望。
《圣经》中的另一个象征性故事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
多种多样的享受流在应许之地(土地永远是母亲的象征)。牛奶象征着母爱的第一个方面:对生命的关注和肯定;蜂蜜象征着生活的甜蜜,对生命的热爱和世间的幸福。
大多数妈妈都有能力给“奶”,但只有少数妈妈除了奶还能给“蜜”。为了给“蜜糖”,她不仅要做一个好妈妈,还要做一个幸福的人,但这个目标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怎么估计也不为过。母亲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恐惧是会传染的,两者都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事实上,我们确实可以在只得到“牛奶”的儿童和成人以及既得到“牛奶”又得到“蜂蜜”的儿童和成人身上看到。
最伟大的爱是母亲给予成长中的孩子的爱。
爱和性是平等的人之间的关系,反之,母子关系本质上是两个不平等的人之间的关系。在这段关系中,一个人需要帮助,另一个人给予帮助。
基于母爱无私的特性,母爱一直被认为是爱的最高形式和最神圣的情感联系。但似乎母爱中值得赞美的不是母亲对婴儿的爱,而是母亲对成长中的孩子的爱。
大多数母亲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真的爱他们,完全依赖他们。看来妈妈们之所以持这种态度,是一种本能,动物身上也有。但无论这种本能有多重要,比这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和心理因素:因为母亲总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她们对孩子的爱和迷恋很可能是满足自恋的一种方式。
另一个根本原因可能是母亲对权力和占有的渴望。一个软弱又完全听话的孩子,是专制又占有欲强的母亲的天然对象。
虽然对母亲的动机有不同的解释,但最重要的动机是我们所说的“超越自我”。这种追求属于人类最基本的要求,基于人类的意识和以下事实:即人类对自己纯粹的生物功能不满,无法忍受自己只是被扔进这个世界的棋子。他必须觉得自己是创造者,能够超越处于创造者负面地位的生命。满足这个要求的可能性有很多种,最自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母亲对自己创作的关心和爱护。在孩子身上,母亲超越了自己,对孩子的爱让她的生命有了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