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远程教育考试有答案吗?
1.版权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
a复制权b发行权c租赁权d信息网络传播权
2.狭义的相邻权最初仅包括()
出版商的权利和表演者的权利
c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D .广播组织的权利
3.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有效期限不得超过()
A5 B8 C10 D20
4.目前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行使著作权最多的是()。
a艺术作品b音乐作品c电影作品d电脑软件
5.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属于()。
a制片人b每一个参与电影创作的自然人。
c是作者和制片人通过合同约定的。
作者享有署名权,制片人享有版权的其他权利。
6.下列属于工业产权中的创造权的是()
a标志原产地权b商标权c商号权d专利权
7.下列不受专利法保护的客体是()
甲发明的快速计算器和乙、乙发明的高血压治疗方法。
c发明的一种新的杂交水稻栽培方法。
D.D .发明的可视电话。
8.“三性”判断的顺序是()
a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b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
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9.取得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和个人()
a享有专有实施权,有权许可他人实施。
乙享有专有实施权,但无权许可他人实施。
c不享有独占实施权,但有权许可他人实施。
d不享有专有实施权,无权许可他人实施。
10.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应当由()作出
a由专利局作出,B由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
c仲裁机构作出d法院作出。
11.发明专利请求实质审查的法定期限是自申请日起()。
A1年B1年6个月C2年D3年
12.我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是()。
A5 B8 C10 D15
13.中国的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批准。
()
a国务院批准B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
c .省级人民政府批准D .申请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专利管理机关。
14.在中国不能作为商标使用的因素是()。
a字母b颜色组合c立体logo d气味
15.使用未注册商标的,应当在商品和包装上标明()。
a生产时间和制造商b未注册商标标记
c类商品d类企业名称和地址
16.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备()。
a意义b创意c新奇d美学
17.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期,从授权之日起,藤本植物、乔木、果树和观赏树木。
木卫()
A10 B15 C20 D25
18.中国最早加入的保护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是()。
a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b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19.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是()
A20 B25 C50 D70
20.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教科书条款”属于()
合理使用b合法使用许可
c强制许可使用计划d许可使用
二、选择题(从每道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在词干后的括号内填入代码;错选和多选不得分。每小题2分,***10分)
1.下列关于作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规定自然人是作者,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不能是作者。
b作者事实上首先是自然人,而C著作权人只能是作者。
d .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为作者。
e作者享有的版权可能不完整。
2.版权的法定许可制度与合理使用制度的相似之处在于()
a .目的是着眼于促进公众利益和限制版权所有者的权利。
使用他人的作品必须发表
c使用他人作品不需要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也不需要支付报酬。
d受作者声明权限制,E不受主体范围限制。
我国《商标法》规定,使用注册商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商标局责令限期变更。
积极或撤销其注册商标()
a .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
(二)自行变更注册商标注册人的名称、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
c使用注册商标,商品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自行转让注册商标的D e,连续三年停止使用。
4.专利申请人依法提出的专利申请被专利局受理后,可以享有的权利是()
a取得了在先申请人的地位,B根据其申请主张优先权。
c申请专利的发明将被暂时保护,D将转让其专利申请权。
e在专利申请审查过程中,享有撤回、修改、声明修改申请的权利。
查看权、实质性索赔和弃权
5.商业秘密可能保护的信息内容包括()
a技术诀窍,b专利技术,c来源信息
d生产流程e客户名单
判断正误(如果你认为对,就在问题后面的括号里打“√”,如果你认为错,就打“×”。每道小题1分,***10分)
1.对于同一智力成果,允许两项以上具有相同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2.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向报社支付报酬。
付钱。()
3.同一计算机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标程序是同一作品。()
4.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署名作品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是作者。
()
5.在著作权质押合同中,必须明确约定质押作品的种类、地域和出口。
质量期限。()
6.在中国,植物新品种可以不受专利保护,但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获得。
没错。()
7.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销售功能不明的。
盈利的或者按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够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的,不予受理。
承担赔偿责任。()
8.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品的通用名称和特有名称符合法定条件的,既
可以注册为商标。()
9.注册商标需要变更标识的,应当提出变更申请。()
10.知识产权领域的第一个世界性多边条约是《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
四、解释概念问题(每道小题3分,***9分)
1.独创性
2.实用新型
3.地理标志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20分)
1.简述邻接权和著作权的区别。
2.简述专利申请权的概念和特征。
3.认定驰名商标应考虑哪些因素?
4.简述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原因。
六、论述题(10分每小题,***20分)
1.如何理解合理使用中的“引用”
2.试论专利法中的“优先购买权”法律制度。
七、案例分析(11)
甲方于1989年7月27日向中国专利局提交了名称为“半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89214088.7),该申请于1990年6月27日公布,公告号为CN2058549U.1990甲、乙、丙、丁、戊五人两份申请都是关于背负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结构,技术方案完全相同。专利局经过实质审查,认定该申请不具备新颖性,并于1992 11作出驳回申请的决定。甲方不服,于6月1993 65438+10月12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复审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在第2006/2007号复审决定中确认。1995年8月614认为A申请的“背负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发明专利已被申请日之前公布的相同内容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以丧失新颖性为由驳回A的复审请求,维持中国专利局作出的驳回决定。甲方等人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以专利复审委员会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原被告诉称,专利复审委员会认定其发明专利不具备新颖性的对比文件是其自己的实用新型。根据专利法关于新颖性的规定,没有其他人就同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有记载,因此其自身的实用新型专利不能否认其发明专利的新颖性,其实用新型专利已经被授予,具有新颖性,技术内容完全相同的发明专利也具有新颖性。原告请求撤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614号复审决定,责令复审,作出本专利申请可专利的决定,并赔偿原告因诉讼遭受的损失。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本案中,原告始终认为自己的实用新型不能否定其发明专利的新颖性。为什么你认为这个说法可以成立?
(2)什么是冲突应用?这个案例是否涉及到一个相互冲突的申请?
(3)本案是否涉及优先权?为什么?
(4)法院应该对专利行政纠纷做出什么样的判决?
知识产权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65438+每小题0分,***20分)
1、A2、B3、C4、B5、A6、D7、B8、C9、D10、B
11、D12、C13、B14、D15、D16、A17、C18、A19、C20、B
二、选择题(错选,选择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10分)
1、ACD2、AB3、ABCDE4、ABCDE5、ACDE
三。是非题(每道小题1分,***10分)
1、×2、√3、√4、×5、√6、√7、√8、×9、×10、×
四、解释概念问题(每道小题3分,***9分)
1.也称独创性,是指作品的内容或表现形式与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完全不相同,即不是抄袭、剽窃或篡改他人作品。
2 .指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组合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3.指标表明一种商品来源于某一地区,该商品的具体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决定。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20分)
1.(1)不同科目;(2)保护的对象不同;
(3)内容不同;(4)保护的前提不同。
2.专利申请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就发明创造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的权利;
它的特点是:(1)相对性;(2)临时性;(3)相关性。
3.(1)公众对该商标的认知度;
(二)该商标的使用期限;
(三)该商标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四)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到保护的记录;
(5)使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4.(1)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其他知识产权的调整对象作为自己的保护对象;
(2)《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是与各类知识产权相关的、不能受相关法律管辖的客体,以弥补单一法律制度造成的“真空地带”;
(3)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各种知识产权客体的交叉部分给予“全方位保护”,使知识的保护客体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六、论述题(10分每小题,***20分)
1.
(1)引用是指从自己的作品中适当摘录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2)著作权法规定,为了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而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属于合理使用,是对著作权人权利的限制;
(3)“适当引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引用目的仅限于介绍和评论某部作品或说明某个问题(2分);二是引用部分不能构成被引用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性部分;
第三,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利益。
(4)如果错误引用,可能构成侵权。
2.
(1)我国专利法规定,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出相同的产品,使用相同的方法或者为制造、使用作了必要的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2)先用权是对专利权的限制,不仅有利于保护在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利益,而且可以消除“先申请原则”的某些弊端。
(三)享有先用权的条件包括:第一,制造相同产品或者使用相同方法的行为或者制造、使用该产品的必要准备工作必须发生在专利申请日前;第二,实施者创造的发明,要么是实施者自己开发设计的,要么是合法受让者获得的,肯定不是以不正当手段窃取他人的。第三,实施者在他人取得专利权后,仍然在原范围内制造或者使用同样的发明创造。第四,先用权除非与所属企业一起转让,否则不得单独转让。
(4)当实施者以优先购买权作为侵权诉讼的抗辩事由时,由实施者承担举证责任。
七、案例分析(11)
答案要点:
(1)无法成立。由于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已经在在先独立专利的专利中公开,原告将现有技术与冲突申请相混淆。
(二)冲突申请,是指在本专利申请日前他人已经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记载于本专利申请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的相同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本案不涉及申请冲突的问题。
(3)未涉及。原因是本申请的在先发明创造申请已经被专利局授权并公告。
(4)法院应当作出维持专利复审委员会决定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