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至日的由来和习俗

夏季至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发生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或22日。在夏季的至日,太阳对地面的直接照射达到一年中的最北端,几乎直接到达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最长,越往北越长。

至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节气。公元前7世纪,先民用土规测量太阳的影子,从而确定了夏季至日。一年一度的夏季至日开始于6月21日(或22日),结束于7月7日(或8日)。据《遵宪抄本》记载:“太阳北抵,昼长,影短,故称夏至日。往好里说,是极好的。”夏季至日的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到达一年中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到北回归线(北纬23° 26 '),北半球的白天达到最长,越往北白天越长。比如海南海口的日长是13小时多一点,杭州是14小时,北京大概是15小时,黑龙江漠河可以达到17小时多。夏季至日后,地面直射阳光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益缩短。有一句民间谚语说“在夏天的至日吃面条会使一天变短”。此时,南半球正处于隆冬。

夏季至日习俗

山东风俗

至日是中国最早的节日。在清朝以前,夏天的至日有一个全国性的节日,我回家和我的亲戚团聚,喝一杯。《礼记》也记载了自然界夏季至日节气的明显现象:“夏季至日至,鹿角解结,蝉鸣初起,半夏生,芙蓉荣。”说明每年的这个时候,鹿角开始脱落,蝉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也逐渐繁盛开花。根据中医理论,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养生要符合夏季阳气充沛的特点,注重护阳,重在一个“长”字。

在夏季至日的这一天,山东各地普遍吃凉面,俗称过水,还有一句谚语“冬天的至日饺子夏天的至日面”。

在烟台莱阳,夏季至日上推荐新麦,而在黄县(今烟台龙口市),新麦粒是煮熟了吃的。孩子们用麦秸编织一个精致的小树篱,在汤里一次又一次地把它捞进嘴里,既吃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对农家生活来说很有趣。

在平阴地区,祖先是在夏季至日上祭祀的。

芙丽。夏季至日后,第三个庚日是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间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最后一天,统称为伏日。福日人食欲不佳,往往比平时瘦,俗称“苦夏”。山东有些地方吃生黄瓜、煮鸡蛋治“苦夏”,伏日早上吃鸡蛋,不吃其他食物。

在伏日节,山东人要改善饮食,胶东东部的人都吃面条。长岛民歌:“立秋(交子)入榻。”烟台招远吃饺子,滨州无棣习惯吃面、豆汤面,济宁邹城喜欢喝冰水,还有人去峄山洞避暑。

临沂地区有改善牛的饮食习惯的习俗。Furi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很强壮,可以不流汗的工作。民谣说:“春牛鞭,舔韩牛(牛),麦仁汤,舔牛饭,舔牛不流汗,熬到六月。”倒伏后正是种植秋菜的季节,有“萝卜可先种,荞麦可后种”的说法。

岭南风俗

狗肉原本是中国人的主食。后来有个叫赵的皇帝是狗,所以禁止吃狗肉,因为吃狗肉就是吃皇帝。清朝的时候满族是皇帝,但是满族不吃狗肉,所以想禁,但是不行。只是中国吃狗肉的人逐渐减少,所以吃狗肉从中国的一种肉类主食变成了肉类副食。

在至日的夏天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人想吃的“专利”。广州粤语区和广西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们也喜欢在夏季的至日吃狗肉和李子。据说夏季的至日上狗肉和荔枝不热在一起,有“冬至日鱼生夏至日狗”的说法,所以夏季的至日上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延续至今。在夏季至日吃狗肉的习俗中,民间有“夏季至日上的狗无路可走”的说法,意思是许多狗在夏季至日上被杀,无路可逃。民间说法,狗肉性温,补益元气,燥热。只适合秋冬季节食用。夏天吃狗肉会上火,外热加内热对身体有害。但是夏天的至日是个例外。在夏季至日吃狗肉不仅不热,而且对身体有益。我们住在一起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当然,在夏季至日吃狗肉应该足够,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肠胃疾病。为什么你这么喜欢在夏天的至日吃狗肉?当地有一种说法,在夏季的至日吃狗肉可以辟邪,强身健体,抵御瘟疫。“夏季至日上吃狗肉,西风绕道走”,意思是说,只要人们在夏季至日上吃狗肉,身体就能抵御西风暴雨的侵袭,少感冒,身体健康。正是基于这种美好的愿望,才有了“夏日至日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与民间传统唯一不同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夏日至日上家家户户杀狗的场景如今已不复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惯依旧,唯一的区别就是买的比杀的多。

广东人有吃狗肉的习惯,尤其是在阳江。据有关资料记载,传说至日夏季杀狗修身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登基后一年,六月酷热,疫病流行。根据“狗是阳畜,能带来不幸”的说法,秦德公命令他的臣民杀死狗以辟邪,后来在夏季至日形成了杀死狗的习俗。民谣“使夏,食进补”也说明进补始于长夏。目前岭南地区居民没有夏天吃狗肉的习惯,冬天吃狗肉进补。俗话说“卖被子吃狗肉。”因为狗肉在医学上是燥热的,所以味道咸、甜、酸;温补脾胃,补肾壮阳,益智益气,散寒壮阳。——《本草纲目》,所以在传统生活习惯上继承了岭南医学特色的广东居民,夏天吃狗肉毫无意义,更不热情。这是常识问题。

现在广东人夏天喜欢滋补,喜欢吃冷食,所以居民一般会做清补凉汤、鲫鱼黑豆汤、药理排骨汤、葱花豆汤、冬瓜扁豆稀汤等。、煮红、绿豆沙、小米粥、西米粥、银杏粥、凉粉、莲子汤、豆腐脑、红薯汤等。,并喝银耳木瓜糖浆,冷豆浆,甘蔗水,凉茶。而且夏天食物多醋少盐少姜少蒜,口味清淡,以面粉瘦肉蔬菜瓜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