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材料硫含量超标高温怎么处理好

石墨晶体是具有由碳元素组成的六角网平面层状结构,层与层间以范德华力结合,结合非常弱,而且层间距离较大。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酸、碱金属、盐类等多种化学物质可插入石墨层间,并与碳原子结合形成新的化学相-石墨层间化合物(Graphite Intercalation on Compounds,简称GIC)。这种层间化合物在加热到适当温度时,可瞬间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使石墨沿轴方向膨胀成蠕虫状的新物质,即膨胀石墨。这种未膨胀的石墨层间化合物就是可膨胀石墨,可膨胀石墨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具有超导、储氢、催化化学反应及耐酸碱、耐高温、抗拉、抗压、抗辐射、弯曲弹性好等优良性能,广泛用以替代易致癌的石棉类密封材料。

可膨胀石墨的常见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插层法、电化学法、超声氧化法、气相扩散法和熔盐法,目前国内可膨胀石墨生产普遍采用化学插层法和电化学法这两种工艺,它们除氧化工序不同外,初次脱酸、水洗脱酸、脱水、干燥等其它工序均相同,化学插层法其制备用的初始原料系高碳鳞片状石墨,其余化学试剂如浓硫酸(98%以上),过氧化氢(28%以上),高锰酸钾等均使用工业级试剂。制备的具体步骤为:在适当温度下,将不同配比的过氧化氢溶液、天然鳞片石墨和浓硫酸以不同的加入程序,在不断搅拌下反应一定时间,然后水洗脱酸至中性,离心分离脱水并烘干后即得。这样方法制备出来的可膨胀石墨pH值在2以上,为了满足产品的要求,还需要对可膨胀石墨进行水洗脱酸以使其pH值在3以上,如此造成了洗涤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居高不下,同时洗涤过程中产生的酸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环境的悬浮物,而多数生产厂家都处于自然排放状态,没有解决废水处理的措施,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