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又一悲剧!为什么汽车不能完全防水?

贵州公交车坠江事件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在事故调查结果出炉之前,我们不要对事故原因进行不负责任的猜测,只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悲剧。

车辆和水有关的事故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落水,一种是涉水。

车辆落水前发生过多次事故,如2018年6月28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2018年6月28日高邮公交车坠江事件,20119年2月6日汉中公交车坠江事件。

而且涉水事故往往伴随着暴雨和洪水。7月2012日北京暴雨中,一车辆涉水车主溺水身亡。每年台风和汛期,低洼路段和涵洞都是涉水事故的高发区。尤其是最近,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陷入了雨季,许多城市的汽车都成了“小船”。乐观主义者开玩笑说,收“车船税”不无道理。

每一次事故都有其复杂的原因,看了那么多涉水车祸。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现在技术这么先进,为什么不能把汽车做成防水的?

完全防水,可实现,不现实。

让车辆完全防水也不是不可能。很多现役的装甲车都是可以涉水的。美国一辆装甲车在3.5米高的海浪中能沉10 ~ 15秒。但很显然,普通乘用车不可能像装甲车那样防水,成本差不止一个数量级。

在2008年的日内瓦国际车展上,瑞士著名跑车制造商“Rin-speed”推出了全球首款两栖概念车Squba。这款敞篷车公路最高时速124 km,水上最高时速5 km左右,水下最高时速3 km左右,最大潜水深度1m。

这辆车没有使用内燃机,而是使用了三个电机,一个负责在公路上行驶,另外两个驱动后部的螺旋推进器,与前部的喷气推进器一起为水中行驶提供动力。纳米碳纤维的车身使得整车重量不到一吨,非常轻。但是车体是不封闭的,乘客需要像潜水员一样使用氧气瓶(看到这里,我不禁要问,这个潜水车的意义在哪里?)

这款车可以说是一款豪华玩具,对于车辆落水事故并不能提供太多的技术参考。而高昂的成本也注定了无法量产。

近年来,有传言称车企想要研发水陆两栖汽车,特斯拉对这一想法非常热情。但考虑到成本和市场前景,两栖车短时间内应该只能停留在概念上。

涉水能力可以提高,价格贵。

提高涉水能力是解决车辆涉水苦恼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奔驰的皇家改装商Babos曾经推出过一款车型——Brabus?G550 .该车最大涉水距离可达1米,可抵御大部分涉水风险。但这辆车不仅要600多万,而且全球限量。

越野能力出众的路虎有一项独特的技术,叫做涉水感应系统。外后视镜下侧的超声波传感器可以监测后视镜与水面的距离,其自主研发的涉水感应控制单元Wade?感应会在计算涉水深度后将信息显示在中控面板上,当涉水深度达到最大时发出警报。

不过这个配置本身就贵,而且大部分都搭载在高端机型上。现实中很多人不愿意买涉水险,只有少数人对这个配置感兴趣。

事故预防重在对驾驶员的管理。

能否从源头上预防溺水和涉水事故?除了上面提到的涉水预警功能,现有的这方面的防范机制真的非常有限。涉水事故现场相对简单,驾驶员的主观安全意识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但是防止落水就复杂多了。

汽车落水和一般的交通事故本质上没有区别。不外乎是陆地上发生的其他事故,车祸就发生在水面附近,导致车子落水。所以,防止汽车落水,本质上就是防止交通事故。

重庆10 28路公交车坠河,原因是乘客与司机发生争执,抢夺方向盘,导致车辆失控冲出大桥坠河。近年来,为了防止乘客干扰司机,许多公交车安装了隔离门,以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这个方法相对来说是最简单的。

对于驾驶员疲劳驾驶驶出路桥、驾驶员突发身体问题导致车辆失控等情况的处理要复杂得多。近年来,我们看到许多报道说,公交车司机在心脏病发作时用最后的力气靠边停车,从而避免了一名公交车乘客的生命受到威胁。司机这种突发疾病可以预防吗?

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规律:一个重大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个小事故和300个潜在隐患。这一规则已被许多保险公司和企业采用。如果按照这个规律,我们知道的事故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隐患。

驾驶员健康监测系统应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车企已经研发多年。早在2015年,福特就申请了一项名为“医疗数据收集和报告”的专利,该专利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驾驶员的健康状况,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联系医务人员。

早些年,福特还开发了智能座椅,在座椅中植入了6个传感器,通过读取心跳信号来监测心脏病发作等情况,并在疾病早期警告司机。后来由于可穿戴技术的兴起,成本更便宜,数据更准确。福特放弃了这个项目。

奥迪健康驾驶员系统是通过手环或手表监测心率和体温,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压力大或健康状况不佳。

一向以安全牌为主的沃尔沃在2019年推出了车载摄像头,可以通过观察瞳孔判断驾驶员的血糖水平,发现身体状况第一时间给亲戚或医院打电话。

丰田、本田、雷克萨斯等品牌的概念车也配备了各种系统,可以识别驾驶员的情绪、心跳、体温等生理信息。国产品牌长城的车载健康监测系统采用77GHz毫米波雷达监测人体微动来监测心率和呼吸。

可见,在可行维度上,车企并没有放弃提升汽车安全性的尝试。然而,除了研发的成本和难度,机载健康系统的配置还涉及隐私等伦理和法律问题。这种配置的成熟和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政策导向,未来可期

2018年,交通部发文要求,在现有三类客车、旅游包车、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农村客运车辆、重型营运货车上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在新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的“两客一危”车辆前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实现对驾驶人不安全驾驶行为的自动识别和实时报警。

2017年,欧洲新车安全评估协会(欧洲-NCAP)将驾驶员监控列为主要安全系统。2020年起,只有具备驾驶员监控功能的车辆才能获得欧盟五星安全认证。

从政策导向中不难看出,对驾驶员进行监控是一个大趋势,而随着这一技术的成熟,或许各类因驾驶员主客观原因造成的车辆事故都是可以防控的。路上的事故可能很难预防,但管理好司机还是有希望的。

终于?

在交通事故中,最大的因素往往是人。安全配置再先进,现阶段也不可能超越人接管车辆。系统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在事故中起关键作用的仍然是人。我们期待科技的发展给汽车带来更先进、更安全的配置的同时,更应该关注驾驶者的注意力。正如公安部在7月8日关于贵州公交车事故的通报中所强调的,加强日常安全防范,优化应急准备,是现阶段此类事故最有效的防范措施。

版权声明:本文为国外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国外。)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