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有廖延庆发明的空中别墅的资料,或者廖延庆的电话。
这项专利被称为“一个架构平台”。因为形容词不能出现在专利名称中,所以只能这样命名。廖延庆说,也可以称之为“超级建筑平台”。
平台是基础,是板,是梁。
可以在底座上安装一个游泳池。
在廖延庆发明的空中别墅效果图中,别墅仿佛被装在一个有框的集装箱里,然后一层层叠起来。这个框架容器是一个专利的“建筑平台”。
这个平台主要是钢结构,由底座、立柱、框架梁和高强度钢板组成。
在空中别墅中,这个平台不仅是基础,也是板和梁。它的底部是一个厚厚的基地。廖延庆说,因为游泳池要“安装”在底座上,所以底座的厚度基本在1.5米以上。
基座也是承上启下的纽带。其内部为纵横交错的桁架钢梁,底座表面附着高强度钢板,形成完善的梁板体系。
为了加强整个平台建筑的承载能力、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这个“超级建筑平台”采用了刚度更大的箱形基础。
建造别墅时,台座是基础,也是埋设管道和配套设施的纵深空间。因为底子够厚,游泳池、鱼塘、储藏室、空调都可以“埋”。基板是户外活动(花园、绿地、游泳池、道路等)的休闲平台。).
至于框架内的别墅,都是轻钢结构。确定户型后,根据户型图把各个房间“安装”在基座上就好了。你甚至可以在别墅里设计瀑布。
廖延庆说,底座的四个角上有四根箱形柱,与平台上的框架梁和平台上的建筑物一起承担叠加在其上的平台,四根箱形柱还起到连接和锁定上下平台的作用。
每个钢结构的框架构件可以逐层堆叠。框架的每一层都可以“塞满”一栋别墅。也就是说,别墅一个个叠起来,就成了“空中别墅”。
空中别墅还设计了交通平台,方便居民上下。
土地利用率提高了6倍。
只有传统别墅重量的1/4装在框架集装箱里。
传统的别墅都是建在一层。要有游泳池和大花园,就得“圈”一大块地。很多别墅都建在郊区,看中的就是郊区地方多。
廖延庆说,想拥有别墅的人如果非要去郊区买别墅,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悬挂式别墅可以节省大量土地,适合在市区推广。
廖延庆将空中别墅与传统别墅进行了对比。以目前设计的504平米别墅为例,可以叠到8层,比传统别墅的土地利用率高6倍以上。
而且悬挂式别墅的自重只占传统别墅的1/4,建设周期也只有传统别墅的1/3,室内利用率可以提高8%。
当然,如果住在高层别墅,会比传统别墅视野更好。
廖延庆带我们想象:在庐江路旁边建一栋五层或者八层的空中别墅。如果你住在顶楼,你可以看到你自己的花园,绿地和附近的游泳池。向外望去,可以看到庐江路;再延伸,可以看到鼓浪屿,一望无际的大海,繁华的城市。他觉得在鹭江道、环岛路、筼筜湖周边建空中别墅比较合适。但是不要建太多,像插花一样装饰就好。
可以在海上建造
不同户型可以叠加量产。
空中别墅也可以在海上建造。但是,平台搭建之前,底层一定要做好,就像搭建桥梁和码头一样。此外,别墅的立面必须倾斜,以增强抗风能力。廖延庆说,为了安全起见,如果在海上建空中别墅,不要建得太高。
廖延庆说,厦门海湾多,正在努力发展游艇经济。如果在某个海湾建造空中别墅,肯定会吸引大量游客。
廖延庆正在和北京的一个开发商合作,计划在北京开发一个空中别墅。他设计了欧式公寓、现代风格公寓和北京四合院。
因为每个别墅都有独立的基座,所以每个“集装箱别墅”的户型可以不同。如果底层第一栋别墅采用欧式风格,第二栋别墅可以是四边形,第三栋别墅可以是现代风格。
目前廖延庆设计的最大户型是504平米。他说,户型、面积、平台框架大小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平台尺寸固定,空中别墅就可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以504平米的悬挂式别墅估算,建设费用约360万元,包括每栋别墅的装修(中装修)、设备分摊(含泳池)、道路、绿地、地下管线、配套设施等。
悬挂式别墅采用钢结构,使用寿命比传统别墅更长,可达100年以上。
设计灵感来自容器。
“墩”“廊桥”都进了屋。
廖延庆不想多谈个人,只谈专利。他是学建筑的,十几年前在建筑行业干了五六年。后来他转行做化工和物流。他说学建筑的人想象力丰富。当他们看到一个物体时,他们的头开始画。
他设计了一个空中别墅公寓,客厅的灵感来源于码头,其他空间的设计灵感来源于generate的时候,他在想登机要经过的廊桥。于是,在他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平面图:两座廊桥交叉,卧室、厨房、书房、卫生间嵌在两座廊桥中,一座廊桥的一端连接着一个桥墩,就是别墅的客厅。为了保留墩的意义,廖延庆将墩式客厅的外围设计成圆形鱼塘,客厅被一条水带环绕。
天空别墅的灵感来自廖延庆曾经工作过的物流行业。他看着一层一层叠起来的集装箱运出去,心想,别墅可以一个一个叠起来吗?于是我在家努力学习,认真画画。2006年,他完成了设计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等了近三年,专利证书发了,他终于成为了“世界第一”空中别墅的发明者。(文/记者周翔宇实习生黄彦蓉图/张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