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具体例子?

1华

华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的坎坷经历使他受益匪浅。1924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由于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不得不辍学,当了一名店员。18岁时患伤寒,导致左腿残疾。1930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回国后成为西南联大教授。65438-0946年赴美,先后担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教授,65438-0950年回国。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2高尔基

他的父亲是一名木匠。他早年丧父,住在爷爷家,爷爷家经营一家小染坊。11岁开始独立谋生,童年和青春期在旧社会底层度过。高尔基早年的非凡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三部曲中有生动的描述。人世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除了繁重的工作,他还勤奋自学。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刻理解,成为他创作的不竭源泉。

3武则天

武则天从小个性很强,不喜欢针线活。她只喜欢读书,所以她很懂书,也很精通政治。童年时,她随父母游历名山大川,阅历深厚,培养了她的眼界和才华。

居里夫人

镭提取成功后,居里夫人被建议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便发财。居里夫人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其他人应该不受任何限制地开发它们。“此外,镭对病人有好处,所以我们不应该利用它牟利。居里夫妇还将他们获得的诺贝尔奖大量捐赠给他人。

5李白

他从小聪明但贪玩,在一个寺庙里学习。他原本是个倔强的孩子。后来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棒,和她交谈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唯有功夫深,铁锄磨成针”,她也就成了著名的诗人。

6林肯

面对逆境,林肯不屈不挠,忍辱负重,美国民族朝着恢复国家统一、解放奴隶的伟大目标稳步前进。胜利之时,他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着自己谦逊、朴实、宽厚、善良的平民本性,以维护联邦大业和民族国家的长远利益为己任。最后,他死了,成了正义事业的伟大烈士。

7郑成功

郑成功,原名郑森,是明朝名臣郑之龙的儿子。他出生在日本,所以擅长海战。因被明成祖赐名“朱”,被封为“成功”,故称“郭姓爷”。他在抗清失败后,被迫进攻台湾作为退路。在攻台战役中,他巧妙地利用大雾和涨潮打败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省。成为了民族英雄。

8但丁

1315年,佛罗伦萨由士兵掌权,宣布如果但丁愿意缴纳罚款,在头上撒上灰尘,脖子上挂把刀,就可以无罪回国一周。但丁回信说:“这种方法不是我回国的路!如果我损害了但丁的名誉,那我就再也不会踏足佛罗伦萨了!我不能在别处享受日月星辰的光芒吗?如果我不向佛罗伦萨人民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触到宝贵的真理吗?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愁没面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