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社工学院代码是多少?

学院代码是10827。

学院简介

长沙社会工作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一所有特殊合作项目的中国-东盟高职院校。是民政部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培训基地,荣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大学称号。

长沙社会工作学院由民政部创办,1984,前身为民政部长沙民政学校。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命名为长沙社会工作学院。2000年,部校改革成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民政部直属高校。

截止65438+2020年2月,学校占地面积1024亩,建筑面积40110000平方米,设有13个学院和教学部,44个专业。在职教职工1.338人,其中专任教师845人,在校学生1.8万余人。

部门专业

截止65438+2020年2月,学校有13个学院和教学部,开设44个专业,涵盖公共管理与服务、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金融与贸易等10个大类。

能力

截止到2020年6月5438+2月,学校共有在职教师1338人,其中学校专任教师845人,“双师型”教师76.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26人,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的3.1。在读博士27人,硕士752人,占学校专任教师总数的89%。拥有1名全国名师、3名全国优秀教师、5名省级名师、3名湖南省优秀教师、3名湖南省职教黄炎培“优秀教师”、1湖南省创新人才工程、4名省级学科带头人、7名省级专业带头人、3名二级教授。

部门设置

截止65438+2020年2月,学校有13个学院和教学部,开设44个专业,涵盖公共管理与服务、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金融与贸易等10个大类。

教学建设

65438+截止2020年2月,学校拥有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12个,国家骨干专业7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湖南省特色一级专业群4个,湖南省特色专业示范专业1个,湖南省特色专业、精品和改革试点专业12个。65,438+07国家级精品课程,32门湖南省部级及教育部教学委员会精品课程,3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 * *享受课程/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湖南省省级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个,湖南省教师培训认证基地1个,湖南省生产性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2个,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鉴定中心7个,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专业委员会5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0个。

国家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有: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技术应用)(本科)、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社会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文秘、老年服务与管理、殡葬设备、殡葬服务、商务英语、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国家高层次专业群: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群、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群。

国家骨干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社会工作、老年服务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

国家级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等。

国家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护理专业、养老专业。

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社区管理与服务教学资源库、视觉传达设计与制作教学资源库。

国家“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软件技术“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电子商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湖南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健康养老服务群、民政信息与智能技术服务群、现代商务服务群、社会管理与服务群。

湖南省生产性实训(教师资格证实训)基地:软件技术生产性实训(教师资格证实训)基地、民政专业生产性实训(教师资格证实训)基地。

学术研究

截止到65438+2020年2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协同创新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三个协同创新中心,以及* * *殡葬大数据研究院、农村社区治理研究院、湖南省现代民政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学校是民政部民间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湖南省“十三五”规划。

科研成果

2019-2020年度,学校教师* * *主持区域经济发展和民政行业发展科研项目45项,教师* * *获得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登记* * 111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50项。

馆藏资源

2021 7月官网信息显示,长沙社工学院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14000册,电子图书760000册,期刊67000册。建立了15个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库、万方知识服务、读书秀学术、慧雅电子书、尔雅学术视频、考试、艾媒报道、英语、博阅读畅销期刊等

国际汇兑

2020年,校企* * *共建三所二级产业学院,与涟源市人民医院共建附属医院,与阿里巴巴、杭州赛群共建阿里巴巴数字贸易产业学院,联合启动“1+6+3”跨境电商现代学徒制“凌影班”人才培养项目,与湖南省首批产教融合企业合作,与湖南省残联共建“湖南金叶叶巍”,培养残疾人康复人才199人。与华星光电、LG、兰斯科技合作,培养电子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等专业人才102人。学校组建并实际运营了中国殡葬职业教育集团、湖南健康养老职业教育集团、中国残疾人康复联盟三个职业教育集团,与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和田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对口援疆合作协议。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由一双“手”托着一颗“心”组成,也是一张脸,中间有一个大写字母“M”,即“民政”二字的第一个字母。左眼象征太阳,右眼象征月亮。整个标志象征着“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校训和服务社会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