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电话及其他联系方式
主任办公室:029-81480043
副主任办公室:029-81480038
现代教育中心:029-81480043
教学/实习:029-81480039
教务处/学籍处:029-81480040
二。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也是一五期间44项国防科技工业配套项目建设院校。学院先后隶属于中国第三、第五机械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是国家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重点依托单位。1999年学院划归陕西省管理,2001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国防科工局与陕西省共建的学院,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学院自成立以来,立足陕西,面向国防,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创新型、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学生遍布全国12大军工集团。
大学荣誉。目前,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优质职业院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示范性骨干职业院校建设优秀单位、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学院、国防科技工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国军事文化教育基地、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 国家职业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学校,全国体育先进学校,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陕西省专业学院。
基础设施。学院位于Xi市鄠邑区,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03亩,建筑面积41.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4.84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79.63万册,电子书2.95万g。上网出口带宽4400Mbps,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学院拥有大学生活动中心、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等运动场地,并拥有大学生餐厅、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配备空调的新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
专业设置。学院面向省内外招生,开设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化学、医学等57个专业,涵盖11类,其中国家重点示范专业4个,省级专业4个,中央支持专业2个,国家职业学院示范专业2个,14为“一流专业”,陕西高校综合改革专业6个,形成了机电一体化体系。
教学成果。近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10项,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省级3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574篇,其中核心期刊1352篇,SCI、EI收录论文19篇,知网收录论文数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四。教师已立项科研项目528项,授权国家专利182项,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414部;学生获全国技能大赛奖34项,省部级奖328项,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
教员。学院现有学生14000余人,教职工900余人,其中教授4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320人,双师型教师439人,博士生、硕士生437人。教职工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防教育专家2人,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特别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杰出青年人才”1人,劳动模范3人,技术冠军4人,技术能手27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陕西省名师6.55万人。
训练条件。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499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12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装备制造等军事特色实训基地12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241个。有“校内工厂”4个,校企合作工作站13个,技术研究院4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建立了“教学、生产、科研、培训、服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校企合作。学院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紧扣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与省内外100多家军工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探索出一条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学院与德国奔驰公司合作建设工厂标准实验室,开设奔驰订单班。与巴斯夫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为陕西首家与该公司合作的高职院校;与日本老年服务机构瑞穗协会签订校企合作战略,培养老年人才。建设教育部“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训中心”和“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业创新基地”。
校园文化。学院诞生、成长、服务于国防。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把黄岩洞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军工精神浓缩为“精忠报国、爱岗敬业;博学多才,修身求索;热爱军工,能高科技强;“仲博五一”精神与国防职业教育:它是中国唯一的“国家军事文化教育基地”,由国防科技展览馆、李健广场、军事文化墙、军事素质训练发展中心四大模块组成。每年为军工企业、驻地部队、军事院校和大学生举办军事教育讲座2万多场。
国际交流。学院是“一带一路与金砖国家技能开发国际联盟”成员,与德国杜根多夫大学、澳大利亚坎佩门学院、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德国BKS院校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互派学生学习;与多家日本机构合作,派遣学生赴日实际就业;与巴基斯坦奈德工程技术大学等6所巴基斯坦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在合作办学、师资培训、校际交流、科研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