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林的学术研究

1.发明专利:一种含噻嗪酮的农药制剂;(证书编号: 94237;专利号:ZL 00112195.2;国际专利主分类号:A01N25/00。);发明者:范小林朱其胜。

2.发明专利:一种吡虫啉农药制剂;(证书编号: 94375;专利号:ZL 00106672.2;;国际专利主分类号:A01N47/42。发明者:范小林朱其胜。

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防治血吸虫尾蚴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专利申请号:200610005390.7;发明人:范小林、郭伟、吴永泉、高艳春、李爱菊。

4.发明专利:一种分子隧道结及其制备技术;申请号:01140305.5;发明人:万立军、王晨、白春礼、范小林、杨德亮、陈毅、尚光义。

5.发明专利:毒死蜱农药制剂;申请号:00112195.2;发明者:范小林朱其胜。

6.发明专利:一种能在水面自动铺展的漂浮液体农药制剂;申请号:96101003.7;发明家:蔡为民、范小林和朱其胜。

7.发明专利:一种农用农药制剂;申请号:00112196.0;发明者:范小林朱其胜。

8.发明专利:稻瘟灵农药制剂;申请号:00112198.7;发明者:范小林朱其胜。1,农药生产批准证书1:产品名称:5%吡虫啉扩散油;证书编号:HNP 34042-a 6246;;生产厂家:合肥农药厂;批准日期:2003年5月22日。

2.农药生产批准证书二:产品名称:1.1%苄嘧磺隆水分散体;证书编号:HNP 34042-c 2199;生产厂家:合肥农药厂;批准日期:2003年3月1日。

3.农药生产批准证书3:产品名称:30%稻瘟灵扩散油;证书编号:HNP 34042-d 2983;;生产厂家:合肥农药厂;批准日期:2003年3月1日。

4.农药临时登记证1:农药名称:5%吡虫啉扩散油;农药登记证号:LS20030760;生产单位:合肥农药厂;注册日期:2003年4月22日。

5.农药临时登记证二:农药名称:1.1%苄嘧磺隆水面分散剂;农药登记证号:LS20022230;生产单位:合肥农药厂;注册日期:2003年3月10。

6.农药临时登记证3:农药名称:30%稻瘟灵乳油;农药登记证号:LS20022092;生产单位:合肥农药厂;注册日期:2003年3月26日。

7.金泽超分子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股上市公司)旗舰产品——金泽凌1。1,1998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步,中国教育报头版1999 1.6,“8%扑素灵农药水分散剂”,第二发明人。

2.1999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荣誉证书(证书编号:编号1999GFJ1027-2)。)“8%毒死蜱农药表面扩散剂”,排名第二。

3.航天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批准号:99b 1020;;注册号:98280045。)点评公告,排名第二。

4.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

5.2002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青年科学优秀奖

6.2003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获得科学技术奖二等奖(CAIA奖),排名第一。1、、吴永全、易、于、、、*、王晨*、血吸虫尾蚴医用纳米膜的合成,纳米科技国际会议,2007。(通讯员)

2、李一宝,贾希明·阿西克,杨燕莲,卢特福·拉赫曼博士,*、王晨*,短烷基链香蕉形液晶分子在固/液界面的二维组装,国际纳米技术会议,2007,中国北京。(通讯员)

3、李,甄,范,曾庆,9,10-双(3,5-二羟基苯基)蒽和2,2 ',4,4 '-四羟基二苯甲酮与联吡啶自组装的高分子氢键超分子晶体工程,分子科学杂志,2007,8,241-258。(交流

4、李,范,曾,双单齿配体自组装的超分子配位聚合物。J. Mol。Sci。2007, 8, 29-41。(通讯员)

5.郭伟,郑绿茵,李爱菊,范小林*,镍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化学鲍彤2007,9,707。(通讯员)

6.、刘伟、郭、冯春香、蔡,聚碳硅烷制备硅碳氧氮陶瓷纤维,材料学报。Sci。列特。, 2005, 40, 6033.(通讯员)

7、范晓林,王,杨,万,白,毛细管隧道结分子整流器,化学。物理列特。2002, 361, 465-468.

8、、冯春香、宋、、,高熔点碳化硅前驱体的制备与表征,第一届中国高性能陶瓷国际会议论文集,531-534,2001。

9、刘,范晓林,杨德立,王春,万立军,白,锡/十八醇/锡分子结隧穿特性的热激发跃迁,化学。物理列特。2003, 380, 767-773.

10、刘耀辉、范喜林、杨德林、王春、万立军、白春林,十八烷基衍生物在锡和铟电极上的隧道特性,Langmuir,2004,vol.20,855-861。

11,王,范晓玲,刘永红,万立军,白,单分子电导率研究进展,学报。phys-Chim。罪恶。,2004,20(特刊),7.1003。

12、雷SB、王C、范XL、万立军、白CL,以三(十二烷基)胺为模板的苯甲酸选择性吸附,朗缪尔2003,19,9759-9763。

13,,任玲玲,,韩,胡劲松,李,,白,金-巯基十六酸-金结在毛细管中的电子特性,纳米科学学报。纳米技术,2004,4(8),1081-1084。

14、韩明军、万立军、雷小彬、李海明、范晓林、白CL、李、朱德波,新型C-60衍生物/PPV复合吸附层在Cu (1 1 1)上的电化学构筑及其电流/电压特性,物理化学杂志。B 2004,108,965-970。

15,龚JR,赵,雷SB,万立军,博,范XL,白CL,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烷氧基取代的低聚(亚苯基-亚乙炔基)的分子结构,朗缪尔2003,19,10128-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