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965中国合成胰岛素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首先,从有机合成的角度来看,牛胰岛素是由5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在中国化学家人工合成之前,美国化学家VincentduVigneaud已经首先合成了一种生物活性多肽——催产素,它由八个残基组成。因为这项成就,VincentduVigneaud获得了65438年到095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在诺贝尔奖的主页(www.nobelprize.org)上,也明确指出他获奖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工作生化上称之为重要的硫化合物,特别是因为first synthesis isophapolypetidehomone”。与VincentduVigneaud相比,我国科学家在合成牛胰岛素的方法上没有本质的突破和创新,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的工作不可能被授予诺贝尔奖!

相反,美国化学家RobertBruceMerrifield因为发明了多肽的固相合成法,获得了65438年到098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是一个方法论上的重大突破。诺奖主页也指出,获奖理由是“为了方法论的发展(methodologyforchemicalsyntheissorsolidmatrix)”。可见,诺贝尔奖最重要的是方法本质上的突破和创新。

其次,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牛胰岛素并不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质。在此之前,其他介于牛胰岛素和催产素之间的肽也已经被合成。在它之后,分子量更大的肽相继被合成。催产素这种最小的多肽已经获得诺贝尔奖,“最大”的纪录还在不断被刷新,所以中间的牛胰岛素这种前纪录是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不然在物理领域,每人工合成一个新元素,不就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了吗?!

事实上,中国真正与诺奖失之交臂的是赵忠尧在20世纪20年代末发现正电子的研究。很多人都评论过这个事情,这里就不多说了。

归根结底,除了少数错误,诺贝尔奖是颁给那些在方法上有本质突破和创新,能在重大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