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杯现场文明施工需要注意什么?
一、现场管理标准化
1.工地全封闭,立面大方、整洁、美观。出入口由保安室24小时把守,实行“门前三包”。施工人员进出必须挂牌,非施工人员严禁入内。
2.围墙、围栏统一规范搭建,有醒目的广告标语。外墙按公司标准写有体现企业精神的标语,门口“七牌二图”齐全,规格统一,全部做成灯箱,排列整齐。
3.严格按照建设部颁布的“一个标准、三个规范”的要求和市有关规定进行标准化管理。施工现场布置花卉盆景,美化环境,办公用房为彩钢板房,带空调。
4.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应建立档案,逐级签订安全防水协议,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法制教育。
5.做好社区服务,派专人与周边居民、当地居委会、治安管理、市政交通、环卫等单位协调,主动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他们对现场施工的意见,确保文明施工。
6.制定相应的检查制度和奖惩条例,对违章者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
二、工地卫生管理的制度化
1.建立健全生命健康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2.设置醒目的卫生宣传标志、责任承包图和责任人。
3.生活区应保持室外整洁有序,无污水和垃圾。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并设置现场保洁人员,指定专人清扫。
4.现场办公室应保持文明、整洁、明亮、干净,各种制度和标牌应悬挂整齐。
5.办公室和操作室必须保持整洁,团队休息室的衣服鞋帽不得乱扔。工具箱要统一,施工现场下班后要清理干净。
6.职工临时宿舍应配备统一的双层铁架床、蚊帐、床单、毛巾等。,室内应保持通风、整洁,不得有杂乱现象。建立卫生轮换制度,开展文明卫生宿舍评比活动,文明卫生宿舍树立流动红旗,定期检查评比,奖优罚劣。
7.加强员工食堂管理,项目部由一名领导负责。施工现场食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制度完善,做到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健康证齐全,上岗戴工作帽,穿工作服。储藏室、加工间、卖菜间分开设置,生熟分开存放,满足防蝇、防蚊、防鼠要求,保证食品干净卫生。
8.施工现场应配备有明显男女标志的水冲式厕所。地面、墙壁和蹲坑应铺瓷砖和地砖。地面施工应设置小便池,由保洁人员每天清扫两次,保证通风、不积粪、无异味,保持整洁。
9.认真落实除四害措施,指定专人负责喷洒药物消灭蚊蝇,并及时在指定点投放药物灭鼠。
10.开放员工浴室,设置喷淋设施,方便员工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11.在食堂和宿舍区设置倾倒剩饭剩菜的水桶,并指派专人清理。严禁乱扔乱倒,影响环境卫生。
第三,场容场貌管理长期化、制度化。
1.场容场貌管理要制度化,有具体措施,责任落实,定期检查评比,专人活动记录,做到长效化、制度化。
2.施工现场始终保持整洁,道路整洁畅通,排水畅通,并划分了市容管理承包区域,责任到人,措施落实。
3.施工现场的布局应统一规划,精心设计。临时设施、施工设备和材料应根据现场平面布置进行安排,并随着施工的进展进行调整。
4.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按总平面图和规格堆放整齐,做到包装材料方正,散装材料堆放整齐,并做好标记;仓库物资应堆放整齐,标识应完整、清晰、正确。
5.施工现场电力线路和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程和安装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夜间照明,确保施工安全要求。
6.加强班组文明施工管理,并与经济挂钩,坚持“三清”:谁干谁干,工完场地清。
7.机具设备应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及时做好机具设备的清洁和保养工作,保持机具设备和搅拌机场所整洁,各类标志和操作规范设置整齐、醒目。
8.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堆放在指定地点,并及时外运;对于高空垃圾,必须用密封容器包装,运出指定地点。
9.在施工现场全面设置宣传标牌,营造浓厚的质量、安全、文明、卫生氛围。
第四,工作标记
1.为了便于施工现场的统一指挥和管理,有助于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值班制度,施工现场实行员工挂牌,实现工作挂牌。
2.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操作人员分别佩戴分色安全帽,管理人员根据不同岗位穿着不同颜色的工作服。
3.现场员工挂牌上岗。现场项目经理等生产指挥和管理人员胸前佩戴红色工卡,操作人员胸前佩戴天蓝色工卡。
4.门卫穿着保安制服值班。
5.炊事人员戴白色工作帽,穿工作服进行操作。
6.指定专人在危险施工区域值班,并悬挂警示灯或警示牌。
7.在防火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和足够的防火设备。
三。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遵守省市有关环境保护、市容和市政安全的规定,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和振动的污染和危害。具体措施如下:
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中午休息时间,晚上10之后,早上6: 00之前的工作安排,尽量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2.施工期间,项目部将派专人召开周边单位、村民代表、居委会联席会议,认真听取他们对减少环境干扰和周边安全保护的建议,并做出相关承诺。
3、运输车辆按指定道路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带泥上路,施工道路设专人清扫,确保进出路面清洁,不因施工而影响周围环境卫生。
4、做好防尘措施,场内所有道路硬化,并经常洒水,同时做好绿化工作,尽量减少扬尘。
5.现场设置沉淀池,处理混凝土泵、搅拌机和砂浆机的清洗泥浆。施工废水经沉淀后排入城市雨水管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6、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并及时清理,不得随意乱扔。
7、食堂使用油炉,不因使用煤炉而污染空气。
8、现场设有环境卫生宣传标牌和责任区承包图,现场有大面积的积水;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整洁有序,无污物、污水和垃圾,集中堆放,并设现场清洁工,专人清扫。
9.员工食堂由专人管理,有卫生许可证,厨师有健康证,有工作帽和工作服。生熟分开存放,满足防蝇、防蚊、防鼠要求,保证食品清洁卫生。
10.员工临时宿舍为彩钢房,配有纱门和纱窗,内部配有统一的双层铁架床、蚊帐、床单、毛巾和饭盒。按照军事化要求排出一条直线。保持室内通风、整洁,无悬挂、乱放,建立卫生轮换制度。开展文明卫生宿舍评比活动,设立文明卫生宿舍流动红旗,定期检查评比,奖优罚劣。
11,不得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油漆等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12、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和干燥天气,指派专人对现场及附近道路洒水保持湿润,对现场易飞扬的材料如干水泥等进行适当覆盖。
13、主动向周边居民打招呼,请施工期间给他们带来诸多不便,经常提建议,以便及时改进项目部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
14、加强施工现场环境氛围的渲染,结合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做好宣传栏、宣传标语、周边特护、门前三包等工作。
15.如发现违章影响环境保护,造成居民闹事或造成较大影响的,给予警告和适当的经济处罚。
临时生活垃圾的处理
1,生活垃圾是工地老鼠、苍蝇、蚊子或其他寄生虫的根源,可导致感染,必须引起重视。
2.在每栋楼每层的固定地点设置临时便池,并由专人每天清扫。
3.临时生活区有男女厕所和化粪池。厕所污水及生活区所有污水排入化粪池,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允许的污水干管。请环保部门半个月清理一次化粪池。
4、厕所等易发生虫害的区域每周进行一次虫害处理。
5、临时生活垃圾,项目部派专人,每半天清运一次,运至市环保部门允许的地点,按有关规定处置。
6、临时生活区,设专人负责卫生工作,对所有入住生活区的人员进行半军事化管理,定期进行卫生评比,在搞好个人卫生的同时,搞好公共卫生,生活垃圾及时送到施工现场指定的箱子。
建筑垃圾的处理
1.除基础开挖挖出的少量土方外,作为回填土堆放在平面规划指定场地。
2、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每天下班前,操作人员将工作范围内的垃圾每半个月清运一次,所有无用垃圾清除出施工现场。
3.当然,在建筑施工中,不可能不产生建筑垃圾。关键在于施工工作的质量水平和施工组织管理的水平,当然也和材料的质量有关。通过这三方面的控制和改善,可以限制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4.加强原材料和可再利用材料的质量控制,降低其损耗率,可以降低其使用或搬运过程中的损耗率,减少碎砖垃圾的产生。
5.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在每道工序前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对施工操作进行彻底的交底,通过提高科学的施工方法,达到控制建筑垃圾产生的目的。如果先用胶带将模板接缝封好,可以减少混凝土浇筑时的漏浆现象,避免或减少混凝土浮浆或漏浆垃圾。
6、工序间合理搭接,专业工程师在施工交接中可以充分考虑其他工序或工种的需要,避免施工工艺的重复,从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7.认真执行工序间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确保施工质量,避免返工,有效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8、在项目管理制度中,对反映制造建筑垃圾,造成施工现场污染和混乱的班组或个人进行罚款的经济处理,情节严重者清出现场。
9.当然,减少建筑垃圾产生的关键在于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的水平和施工组织管理的可用性。
施工污水的处理
1)临时生活区污水处理
生活区的生活污水通过排水沟排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环保或园区允许的污水总管。定期清理排水沟,保持排水沟通畅;请环保部门半个月清理一次化粪池,保证化粪池的功效。
2)施工现场施工污水的处理和回用
施工现场施工污水处理采用综合回用技术。
其特征在于利用简易分离过滤设备将建筑污水分离成灰渣和清水,分离后循环使用。即污水沉淀后形成的砂浆,干燥后可以很容易地从施工现场清除;过滤后清水排入现场蓄水池和清水泵送或排放系统。
施工污水分流回用系统由排水沟、三级污水池、柱式过滤池、钢丝网过滤沉淀池、蓄水池和淡水抽排系统组成。
污水分离回用的工艺流程为:从蓄水池抽水用于楼层用水-楼层污水沉淀池-污水排入三级污水沉淀池-污水经第一次过滤后排入金属网过滤池-过滤后的出水排入蓄水池-水泵抽出水送至用水楼层,多余的水通过排水沟或沟排入城市允许的污水管道。
施工场地平面周围其他部分产生的施工污水也通过排水沟进入上述污水回用处理系统。
排水沟、排水沟、沉淀池要定期清理,保持污水处理系统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