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1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第四产业是什么?
开场白:一个还没有形成* * *知识的名词!
农业是第一产业,工业一般属于第二产业,而金融、餐饮等属于第三产业。什么是第四产业?是软件,品牌,专利...
半叹息
据悉,发达国家第四产业平均占GDP的64%,而美国第四产业产值高达76%,而中国只有32%。也就是说,中国第四产业的GDP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难怪中国出口的产品越多,越不划算,也就意味着出口的资源越多。
造成这个比例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中国的国情。目前,中国不仅是农业大国,也是世界制造业和加工业大国。即使信息产业已经成长为中国GDP的第一大支柱,占GDP的1/4,但大部分都是无品牌产品,专有专利、品牌等无形软件产品所占的比重非常小。
n种产业间的相互作用
回顾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第一产业。有了食品加工业,地里的小麦变成了面包饼干,池塘里的鱼变成了罐头,然后进入了商品流通,促进了小麦种植和养鱼的发展。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早已得到证实。
当然,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比如餐饮业对农业和加工业有带动和联动作用,金融、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既有对一、二产业的带动、联动和互动能力,也有发展能力。
同样,第四产业与第一、二、三产业有着不可估量的互动和联动。比如品牌和专利属于第四产业,它给加工业增加的价值比加工业本身更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四产业形成绿色GDP。
环境污染和资源高消耗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最大问题,对第四产业的关注和研究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中国GDP发展的质量,实现绿色GDP。因此,发展第四产业不仅是为了促进和联系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为了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问题。
无形产品的生产在于人脑,当然不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高能耗。一个品牌的成功运营,对一、二、三产业的推动、互动和增值作用不言而喻。第四产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相比,基本没有能源消耗,没有环境污染。比如美国是可口可乐和耐克品牌的出口大国,对美国的自然环境基本不产生污染,但对GDP的贡献很大,极其绿色。
防止第四产业的轻率行为
第四产业没有污染,没有高能耗,可以联动其他产业。有这么多优势,为什么不早点介入呢?只是为了防止仓促行动。
上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是怎么出来的?是第四产业的侵略行为造成的。
中国有654.38+0.3亿人口,其中一半是老人和孩子,6亿人就业。如果第一产业有3亿人,第二产业有2亿人,第三产业有6543.8+0.5亿人,第四产业有5000万人,就是一个咄咄逼人的数字。就企业而言,中国有741,000家企业。如果80%以上是第二产业,1.5%是第三产业,5%是第三产业,这对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说也是一个激进的数字。
加入第四产业,要转变思路
在二三产业中,研发的投入必不可少,但绝不会太多。5%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相对来说,生产方面的投入会更多,大概在30%左右。说到第四产业的坐标,正好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反,科研和营销的投入会在60%以上,而生产线的投入会很少甚至基本不需要。
怎么改?这个话题有的是时间。
结束语
第四产业理论是否成立,还有待经济学家和读者的批判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