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
逆向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
据说逆向思维可以让人年轻。大家都是明年的,明年比今年大一岁,所以今年比明年小一岁。和老年人打交道,这样的逆向思维能让人活得越来越年轻;和年轻人打交道,可以珍惜时间,尽力而为。
中国古代有个故事,一个母亲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经营染布作坊,小儿子经营雨伞生意。每天老母亲都无精打采的,害怕大儿子染的布下雨天干不了。天晴了,我怕没人买我小儿子做的伞。一个邻居启发她逆向思考:下雨天,小儿子的雨伞生意红火;天气好的时候,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干了。逆向思维让老母亲又开心又有活力。
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需要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人类意想不到的丰碑。
洗衣机脱水筒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筒就会散架。但脱水筒高速旋转时,非常稳定,脱水效果非常好。在设计之初,为了应对脱水缸的振动及其引起的噪音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很多步骤。先加粗轴,无效,再加硬轴,还是无效。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取柔,用软轴代替硬轴,成功处理了振动和噪音两大问题。这是一种源于逆向思维的发现规范。
传统的破冰船是靠自身重量来碎冰的,所以它的头部是用回收的高硬度材料制成的,而且设计非常笨拙,转弯非常不方便,所以这种破冰船非常害怕水流向旁边漂移。前苏联的科学家用逆向思维把冰往上推,而不是往下推,就是让破冰船潜入水中,靠浮力把冰从冰下向上打碎。新型破冰船设计得很好,不仅节省了大量原材料,而且不需要太多动力,宁静度也大大提高。触碰到较厚的冰层,破冰船像海豚一样上下移动,破冰效果非常好。这种破冰船被称为“本世纪最有希望的破冰船”。
中国发现者苏卫星发现的“双向旋转发电机”诞生于1994年。同年8月获得中国高新杯金奖,受到挂靠国TIPS组织关注。1996,丹麦一家大公司试图以300万元买断其专利,可见其发现成本之巨大。说到“双向旋转发电机”的发现,也要归功于逆向思维。翻翻海中的科技文献,发电机协作的结构是每台发电机都有一个定子和一个转子,转子运动时定子不动。苏卫星发现的“双向旋转发电机”的定子也是运动的,发电效率比普通发电机高4倍。苏说:“我倒着想,让定子也‘旋转’。这是他发现的基本思路,也是他创造发现思想的一大孝道。
日本是经济大国,但也是资源贫乏的国家,所以他们非常崇尚节俭。
当逆向思维复印机吞噬大量纸张时,它们在一张白纸的两面操作,一个在另一个上面,节省一半。日本理光公司的科学家对此并不满意。他们通过逆向思维发现了一台“重型复印机”。复印纸经过它之后,上面的图文就消失了。从零开始恢复到一张白纸。这样,一张白纸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既创造了财产,节约了资源,又让人树立了新的成本观念:节俭当然重要,创新更尴尬。
20世纪60年代中期,时任福特一家分公司副总经理的艾科卡正在寻找改善公司业绩的方法。他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灵丹妙药在于推出一种设计大胆、能引起公众兴趣的新型汽车。在确定主人是最终决定成功与否的人后,他开始为计划绘制蓝图。下面是艾科卡如何从车主开始,推回到设计新车的步伐:车主买车的唯一途径就是试驾。为了让潜在客户试驾,需要把车放到汽车经销商的展厅里。吸引企业经营者的步骤是为新车举行有限的、有吸引力的贸易促销活动,使企业经营者对新车型充满热情。实际上,在营销活动开始之前,他必须制造一辆汽车,并将其送到经销商的展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需要公司营销和生产部门百分之百的支持。同时他也意识到,生产汽车模具所需的厂家、人力、设备、原材料都得由公司高层来选择。艾柯卡确定了为了达成政策而必须征求许可的人员名单,然后将整个过程逆转,再次向前推进。几个月后,艾科卡的新车野马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在60年代风靡一时。它的成功也使艾科卡成为福特整个汽车和卡车集团的副总裁。
逆向思维不仅在现代生活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战争期间,出现了小八路逆向思维,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各种关卡,向目标发送了重要信息。作品是这样的:八年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敌人围困了一个村子,不让任何人出门,派了一个伪军守着村子里唯一通往外界的通道——一座小桥。恰巧村里有一个重要情报要向村外的八路军领导汇报。在敌人如此严密的监视下,他怎么可能顺利和平地送出去?村里的一个小八路勇敢地继续着这个任务。黄昏时分,这个小八路趁着夜色的看护,偷偷来到小桥旁边的苇田里躲了起来。他认真调查了小桥上发生的一切。他注意到守卫检查站的敌人在打瞌睡。每当村外的人来了,他总是头也不抬地说:“回家,回家,村里不许进!”“这么多次,小八路心里有了主意,于是小八路,钻出芦苇丛,偷偷走近,上了桥。就在敌人趾高气扬地开口说话之前,他转身朝村子的偏处走去,故意把脚步声搞得挺大。敌人听到后,头也不抬地说,回家,回家,村里不让进。小八路的效果是顺利通过,和平地把信息发出去了。由此可见,学会并灵活运用逆向思维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