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一年四季都喜欢拿着鹅毛扇?

一、先解惑

说到诸葛亮的鹅毛扇,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英姿飒爽,羽扇黑巾”的周瑜。但是,“羽扇黑丝巾”的服装形象是周瑜个人专属专利吗?显然不是,而是一种社会文化,文人的时髦装束。换句话说,周可以“羽扇乌丝巾”,诸葛亮也可以“羽扇乌丝巾”。

据有关诸葛亮形象的唯一史料记载,晋代裴琦《林玉》记载,曹魏与蜀汉在五丈原对峙时,司马懿派人刺探诸葛亮的军队。不久,作为回报,诸葛经常乘坐简陋的两轮小木车,头戴破布巾,手持白羽毛扇,指挥三军扎营。司马懿听了,大叹一口气:“孔明果然是名将!”。

同时,从三国时期曹植、两晋时期陆机所作的赞美竹扇、羽扇的诗词来看,竹扇、羽扇在当时的社会应该是非常流行的。据《梁书·谢举传》记载,扇子是文人雅士的宠物,所以有“有袖之雅物”的别称

可见,无论是周瑜的“羽扇黑丝巾”,还是诸葛亮的“羽扇黑丝巾”,都是当时社会流行的服饰。

第二,再次回答问题

答案1:在战场上,诸葛亮为什么不用剑而用羽扇?

诸葛亮本来就是一个淳朴的文人。如果他把剑挂在腰上,与他的身份不符,反而会留下笑柄。不过,同样是“羽扇巾”的周瑜,却是个剑手。平时虽然是“羽扇巾”,战时却挥剑如雨。另外,同样是秀才的司马懿,以军事家著称,却很少在战场上舞剑。

诸葛亮一直自诩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所以不用剑很正常。但是战场指挥也不能大手一挥就走,比起萧杀的战场太随意了;二是有损自身文人形象。

同时,在古代,扇子也被视为官职的象征。所以诸葛亮选择了文士中流行的羽扇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此,后世清朝康熙年间,襄阳前观察员赵在《诸葛诗话》中写下一句“扇摇月鼎三分,石暗云八阵。”进一步证实了诸葛亮用鹅毛扇打仗的事实。

回答二:为什么一年四季都用,不在某个季节用?

第一,在古代,扇子不仅有“恩”“慈”之意,也是各种场合“捧扇屈服”的一种礼仪仪式。所以一年四季都在用也不奇怪。

第二,粉丝也有飞天兴国之意。此意出自“云雷扇,与勤王同行”之语诸葛亮毕生的志向是振兴汉室,所以羽扇留在身边很正常。

第三,古人认为扇子驱邪效果更好,所以诸葛亮一年四季都想用扇子驱邪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扇子有驱走浮躁、理清思绪的作用,有益于思考。比如,无论春夏秋冬,电视直播中的聂卫平、马、等象棋大师,都喜欢手里拿着折扇,时不时地打开。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烦躁的时候,大多喜欢解开脖子下面的两个扣子,摇几下扇子。由此可见,扇子确实有驱躁、清神、宁心、利思的作用。

所以,对于喜欢亲自处理一国军政的诸葛亮来说,每天不知有多少大事要考虑,多少烦心事要扰乱心神。所以,这个时候扇几下真的很有帮助。

回答三:为什么用羽毛扇而不用其他扇子?

第一,荆州、益州水网密布,非常适合养鸭、鹅等家禽。相比竹子“相思扇”,取材更方便。

第二,羽扇更能展现诸葛亮淡泊、儒雅、儒雅、节俭、儒雅等品质,而且身体轻巧,便于携带。

第三,羽扇有飞翔的翅膀,更符合诸葛亮一生的志向。

所以诸葛亮一年四季都会拿着鹅毛扇。

图像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