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保护的商业策略
第一,以市场为中心,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者是企业品牌经营者的上帝,以市场为中心,也就是以消费者需求的组合为中心。要知道,品牌经营保护与消费者的兴趣和偏好息息相关,消费者的“口味”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品牌内容也要相应调整,否则品牌就会被市场无情淘汰。
几乎每个知名品牌都在不断变化,以满足消费者的口味和喜好。可口可乐的口味,柯达的新款,海尔的空调品种,李维斯的牛仔裤款式,都在随市场潮流而变。就连曾经说过“福特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黑色”的福特也推出了不同颜色的汽车,以适应市场趋势的变化。以宝洁的“碧浪”洗衣粉为例。三四年来,品牌多次更换“换新品”的logo。从“碧浪”到“碧浪漂白”,再到“碧浪二代”,可以说花样不断翻新,以至于“碧浪”这个品牌已经和当初的“碧浪”大相径庭。
那些抱着知名品牌一辈子,不肯防微杜渐,不能认同市场变化的思想,本质上是扼杀品牌,最终会被市场淘汰。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大部分品牌都是“领先三五年”。有没有发现“大前门”、“恒大”、“凤凰”香烟已经被人们遗忘了?有没有发现曾经风靡一时的浴霸石英钟已经被淘汰了?有没有发现“蜂花”洗发水已经很久了。
市场是无情的。无论你是中国品牌还是世界品牌,只要违背了市场变化的规律,必然导致企业管理的失败。李维斯是一个知名的牛仔服装品牌。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摒弃正装,倡导休闲时尚,以及美国西部片的全球流行,李维斯公司创下了一年内股票暴涨100多倍的纪录,市值从每股2.53美元涨到262美元,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李维斯神话”。但是,没有一个品牌永远是市场上的英雄。由于Levi的品牌未能抓住其主要消费者,即14-19岁的年轻人的心理,所以它仍然原地踏步,我行我素,想当然地认为它的风光不再闭门造车。9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到1997年,李维斯公司被迫关闭欧美29家工厂,裁员16000人,销售额在1998年下降13%。李维斯品牌的衰落,大多是因为它忽视了年轻顾客的心理变化,忽视了时尚,忽视了消费者喜好的变化。
以市场为中心,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是要求品牌经营者建立完善的市场监测体系,及时了解市场中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品牌,使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胜出,顺利完成品牌保护的工作。
第二,苦练内功,保持优质的品牌形象品质,是品牌的灵魂。高质量的品牌往往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一个品牌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产品质量出了问题,会大大降低品牌形象,损害品牌。例如,北清的巨型啤酒在90年代初风靡一时。但由于其与河北、山东等省的一些酒厂合作,质量管理把关不严,严重影响了其高档啤酒的形象,大量劣质巨头仅上市几天,就让巨头啤酒风光不再。北京的“丽都”啤酒类似于“豪门”。
对于品牌经营者来说,保持高质量的品牌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评估产品质量
品牌产品是否严格按照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生产?与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有差距吗?在品牌组合中,哪些品牌被消费者认为低?是整个品牌还是某个方面?企业的销售人员是否完全具备产品品牌相关的业务知识?品牌经营者要从内部挖掘潜力,即全面推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从根本上了解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意见和建议。
产品设计要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
海尔集团推出了针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小神童洗衣机和可以洗红薯的洗衣机,只在部分地区需要。正是因为海尔人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所以它推出的每一款新产品都相当受消费者欢迎。无独有偶,东京麦肯锡咨询公司决定改进电咖啡壶,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设计的时候负责设计的技术人员问了很多问题,认为锅应该大一点还是小一点。后来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咖啡爱好者一般都对好喝的咖啡感兴趣。公司负责人健一先生问设计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咖啡的味道。设计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咖啡口感的因素有很多:咖啡豆的品质和新鲜度、研磨方式、加水方式、水质。其中,水质是决定性因素。所以这个品牌产品设计了一个去除水中含氮化合物的装置,新品还附加了一个研磨装置。消费者要做的就是加水,放入咖啡豆。实践证明,改进后的电咖啡壶受到了顾客的欢迎。
树立独特的高质量形象
知名品牌主要靠“品味高雅”、“质量可靠”、“设计及时”等内在因素发挥作用,但品牌也要善于包装自己,即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宣传自己。国美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它的产品价格不是最低的,质量也不是最好的。但它通过媒体向消费者宣传自己,炒作自己,用彩电等几个家电品牌的低价换取“国美什么都便宜”的印象,从而扩大企业的知名度,让国美成为大型销售终端的杰出代表。
把握消费者质量要求的变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在西欧,配备起重机设备的小型汽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欢迎。1994上半年,德国新批准使用的汽车中,每三辆就有一辆是气缸排气小于1.4升的小型车。越来越多的汽车在出厂时就配备了豪华装备。标致的一位经理说,“今天没有人想要一辆空车”。
进口商和德国制造商也在共同努力,向注射的趋势靠拢。红色的安全带、柔和的刹车灯、电控升降窗、昂贵的音响设备、车载电话和空调,以及一流的方向盘、变速杆、仪表盘和高级皮革包裹的座椅,充分体现了西欧消费者强调舒适和豪华的趋势。标致汽车公司销售的106系列汽车中,有64%被称为“棕榈滩”(带玻璃盖子)或“男孩”(用牛仔布做坐垫)。一位标致经理表示,海滩和年轻的结合“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成功的促销手段”。
使产品易于使用。
现在的人似乎越来越懒,什么都追求方便和放松。方便食品大行其道,技术产品都是“傻子”,日用产品一时间满天飞。BusinessCom是叶巍恒基兆业公司推出的一款全新全能手写掌上电脑,自上市以来深受白领阶层的喜爱。其成功的秘诀在于轻便灵活,方便客户随时使用。难怪公司会打出“BusinessCom,科技让你更轻松”的口号来吸引客户。
三、严格管理,锻造强势品牌企业品牌管理和保护最有力的因素是企业为了保持和提升品牌竞争力,使品牌更具活力和生命力,在市场中锻造强势品牌,对企业品牌进行全方位的严格管理。
第一,坚持全面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以质取胜,价格公道”是巧品品牌的口号,相信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为什么?因为“以质取胜”是永恒的真理,我们要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理念,并贯彻到企业的一切活动和过程中。企业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发展目标,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形成一批高质量、高品位的名优产品,提高产品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改进或降耗减损活动,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一系列国家标准,积极推进质量认证,借鉴国外企业新的科学质量管理法实施“零缺陷”和可靠性管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纵观国内外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外地把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体现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问题。荣事达自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ISO9000质量体系,实施“零缺陷”管理。荣事达将“用户是上帝”、“下一道工序是用户”、“换位思考”、“100%合格”的质量意识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创造了自己的“零缺陷生产”模式。一系列相关制度相继出台,实现了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全自动控制与专项控制相结合、内部质量控制与系统信息反馈相结合的“零缺陷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零缺陷供应是零缺陷生产的延伸和保障,零缺陷服务是零缺陷生产的延迟。其中,荣事达售后服务“红地毯”上线1997,在语言、服务技术等方面快速落实服务承诺,严守零缺陷目标,“视客户为上帝,尊用户为贵宾”,让用户无后顾之忧,充分体验“上帝”的感觉。
零缺陷员工是企业实施全员管理的根本保证和主体。荣事达把员工的集团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注重员工主体意识的培养,从而保证整个企业“零缺陷”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忽视品控,降低品牌产品质量,对于企业品牌来说是一种自杀行为。一些企业一看到市场紧张,产品供不应求,就降低了质量管理,结果很快就被放弃和淘汰。
第二,坚持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最低的成本优势是企业品牌保护的法宝。主导品牌必须实施最低成本领先战略,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国的格兰仕企业品牌就是成本控制的最好例子。通过规模扩张和成本控制,格兰仕已经成为微波炉行业的领导者,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60%,在欧洲的市场份额约为60%。在坚持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费用管理、财务管理、劳动管理、设备管理、原材料管理等管理,把成本降到最低。
第四,实施“差异化”战略,重新定位品牌。无论一个品牌最初在市场上多么合适,由于消费趋势的变化、消费者兴趣的变化、偏好的转变和市场份额的变化,它往往不得不重新定位或进行差异化。
国内饮料市场已经被“两大国际玩家”占据,达能在中国的连续收购更是惊心动魄,众多民族品牌遭受毁灭性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家椰树集团凭借其独特的椰汁在国内饮料市场发展起来,而这类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前,在市场上是空白的,这使其拥有了完全的差异化优势,最终跻身国内十大饮料企业。如果说椰树的成功取决于产品本身的差异化,那么去农夫山泉就是在产品本身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利用概念差异化取胜的案例。一开始农夫山泉在瓶装水市场没有竞争优势,被娃哈哈、乐百氏打压,被区域品牌蚕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农夫山泉利用人们长期以来对纯净水是否有益健康的关注,提出了“天然健康”的概念,通过一系列外在的表述,锻造了“天然水”的概念,大力宣传“千岛湖水下80米天然水”,正是因为实施了差异化。
动词 (verb的缩写)不断创新,锻造企业活力创新是企业品牌的灵魂,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品牌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内在动力,发展壮大企业品牌,这是企业管理和保护中最有效的策略。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很多方面,主要包括观念创新、技术创新、质量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众所周知,长虹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全球第三大彩电厂商,年产彩电12万台,激光视盘机300万台,空调10万台,电器800万台,印刷电路板2200万平方米,输出变压器12万台,电子800万台。
长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在于长虹不断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是长虹发展的灵魂。长虹人紧紧抓住“科技兴企”这条生命线,不断向高科技领域进军。仅“七五”期间,技术改造投资就超过2亿元,“八五”期间投资超过5亿元。在65,438+00年间进行了三次重大技术改造。长虹现在三天出一个专利,五天开发一个新产品。长虹决定按照年销售收入的3%-6%增加新产品和技术开发的投入。长虹在公司总部与东芝、三洋、飞利浦等国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长虹在技术开发和新产品开发中实行“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储备一代”的方针。正是凭借雄厚的科技实力,公司不断推陈出新,为消费者奉献优质产品,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不及物动词维护品牌独立性所谓品牌独立性,是指品牌所有权的排他性、使用权的自主性和转让权的合理性。
之所以保持品牌独立性,是因为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只有保持品牌独立性,才能维护品牌形象,使品牌不断发展壮大。
总部位于新不列颠的史丹利公司在1843成立之初,还只是一家专业生产门栓的企业。如今,它已发展成为一家国际五金工具工业公司,分支机构遍布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其销售额早在1992就达到了22.2亿美元。问及原因,该公司经理认为,业务之所以能蓬勃发展这么多年,是因为他们走品牌独立的道路,花费超过$ 1991-1992,从而
相反,一些品牌在中国的情况并不乐观。中国品牌频频告急,一些中国企业培育多年、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从市场上消失。很多原因是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保持品牌独立性,市场经济观念淡薄,缺乏市场经验,导致管理保护失效。比如“孔雀”是苏州电视机厂生产电视机用的商标。20世纪80年代末,“孔雀”牌电视机在中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苏州电视机厂也是经济效益显著、企业形象较高的企业。苏州电视机厂与菲利普公司合资以来,“孔雀”商标以365,438美元+0.5万美元无形资产投入合资企业。因为外商只把合资企业当成生产零部件的组装厂,他们的产品只用自己的商标,不用“孔雀”商标,甚至连苏州电视机厂的名字都不能用。飞利浦公司在苏州合资后,“飞利浦”彩电年产量近百万台,但“孔雀”这个中国的好品牌却受到了冷遇,“孔雀”的屏幕已经不亮了。
我们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吸引外资和技术是好的,但要警惕,千万不要盲目吸引外资,轻易埋没自己的品牌资产。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战略可以发现,它采用了三种手段:输出产品、输出资本和输出品牌,而他们认为最有利的公式是输出品牌。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和谨慎的态度。
企业保持品牌独立性、实施有效的品牌保护战略有两个根本途径和出路:一是“强身健体”,二是“联合竞争”。所谓“强身健体”,就是千方百计发展壮大自己。首先要扩大规模,走规模经济的道路。其次,要在产品质量、规模和品种、生产成本、价格和销售渠道上下功夫,开拓和占领市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所谓“联合竞争”,就是国内企业联合起来,以知名企业为中心,以名牌产品为依托。联手组织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 *是捍卫民族品牌的最后阵地。
七、运用品牌延伸策略,主动出击,捍卫品牌地位21世纪是品牌的世纪,品牌已经成为企业最有力的竞争武器。品牌不仅涵盖产品概念,更是一种个性化的东西,是消费者认可的印象。品牌要寻求更大的发展,往往要通过品牌延伸和品牌扩张来进行。这是因为实施品牌延伸和多元化有很多好处,如节省宣传推广费用,吸引原有品牌忠诚者,使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调动企业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大规模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