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研究分析方法

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献来认识主客观事物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通常不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文献间接研究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包括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等。

简单来说,文献就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GB 3792+0-83,文献著录通则)。它由文献信息、文献载体、符号系统和记录方式四部分组成。从不同的角度,文献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出版或加工的形式,文献可以分为书籍、期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会议文献、产品样本、档案文献、“灰色”文献等。从文档处理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一级文档、二级文档和三级文档。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这为人们运用这种方法开展研究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应适当选择所需文献。现在是一个信息膨胀的时代,大量的文档可以为我们提供相应的信息。要从大量文献中寻找适合研究目标的文献,尤其要注意选择第一手原始资料、相对权威的信息来源和完整系统的文献资料。对于历史文献,要注重考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不墨守成规。例如,法国学者乔治·勒菲弗尔(1874-1956)查阅了1066份公证员的记录和大量其他文件,撰写了《法国大革命时期诺尔县的农民》一书,编制了200多页的统计图表,深刻地展示了大革命时期诺尔县的农村情况。

(2)适当确定某一类文献的观察项目。文献中的信息很多,要确定观察哪些项目,避免其他信息的干扰。如果要研究某个学术期刊的作者,只需要从文献中找到相关作者的信息就可以了,不需要收集其他信息。这样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保证你想要获取的信息不被其他信息污染。

(3)应列出观察项目分布表。为了对观察做到心中有数,我们通常需要在调查文献之前确定一些标准,确定观察要获得的项目,以指导以后的观察活动。比如,以《红楼梦》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可以以文献传入的时间为总线,按照类别、作者、发表时间、主要观点、发表语种、作者地域、作者工作机构、文献标题等项,将各个时代的文献作为观察内容。通过对信息的分类、汇总和统计,可以发现《红楼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对相关事实、术语和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因为人们研究的角度不同,研究者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对一些事情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从而形成很多概念。比如对于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年代,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不同,各个学科的学者会从自己的研究中提出各种各样的定义。文献研究就是把很多定义作为研究的基础,总结分析,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5)应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相关观点和结论。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可以得到很多有目的的数据。要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类比、归纳、统计等方法,从常见的事实和数据中寻找* * *的内容,然后运用逻辑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象,最终形成一定的理论观点或结论。《南京大学对西方图书馆学与中国本土化的贡献》[2]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调查、分析和总结,发现南京大学在开设图书馆学相关课程、创办最早的图书馆学专业、创办最早的图书馆学期刊、成立中国图书馆协会、培养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它对西方图书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