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法律分析:权利人在两年时效后提起诉讼,如果专利权在有效期内,人民法院仍应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赔偿请求自提起诉讼之日起可往前推两年,即超过两年的部分不予支持,判决仍应在两年时效后作出,以保证专利权人的权益,并对侵权人进行惩罚。诉讼时效是保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时间规定。超过诉讼时效的,不支持权利人的诉讼请求,不处罚侵权人侵权行为。两年诉讼时效是否有效,起算日期成为关键。专利法和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开始计算。法律规定的明知,是指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侵权行为已经发生,其权利受到侵害;但是,明知是指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客观上具有知道侵权行为的条件和可能性,但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因主观上的粗心大意而受到了侵害。如果他是后来知道的,也应该从条件客观存在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例如,两年前,侵权人公开宣传或参加侵权产品展览。由于权利人主观上有过错,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但两年后才知道,其诉讼时效仍应从两年前开始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专利侵权诉讼时效为两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两年提起诉讼的,起诉时侵权行为仍在继续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被告在专利权有效期内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额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日起两年内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