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员帮助80米长的盾构机过长江有多大误差?

10 6月16期:白智勇:用虚线画出“衡量人生”

他个子不高但健康敦实,话少但思路清晰,赞多但低调儒雅。这位是全国劳动模范、中铁一局五公司高级测量员白志勇。

18期间,他只做了一件事——工程精密测量。大江南北的高铁、地铁、桥梁、高速公路、隧道里都有他的身影。18期间,最让他骄傲的是,他和他的团队占了中国高铁2.2万公里运营里程的十分之一。

坚持不懈,练就高超的技能“只有当技能成为本能,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这是白智勇的口头禅。

18年前,白志勇从兰州技校毕业,到中铁一局五公司广州东南西环高速公路施工现场。从此,他的人生就和一个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测量。

背上三脚架和仪器箱,跋山涉水做测量已经成为他的生活常态。事业之初,白志勇感到知识的匮乏:“我是技校毕业的。如果我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铁路建设者,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我只能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

从此,外面的工作就是学习。他自学了一个大专和一个本科,经常看书到深夜。“善于学习,坚持学习,是小白最大的特点。”中铁一局五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长盛桥说。

不仅如此,他还抓住一切空闲时间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测量用的水平仪为例。刚入行时,白智勇下班后拿着水平仪到办公室,用地面、桌椅形成高度差,用钢卷尺测量高度差,再用水平仪测量。反复重复操作,直到指尖准确。

由于专业技能过硬,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青年岗位标兵”、“最美青年工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首届央企标兵等荣誉...

不断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水平,做好重复性工作,做好新任务,不断创新,提升水平,是白志勇经常教给弟子的话。

世界上施工水平最高的京沪高速铁路建设之初,白志勇就接到了高速铁路整个道床精确控制测量的任务。但是,无论怎么测,误差总是太大。

一次次检查设备时,白志勇发现每次测量必须使用的对中杆在设计上有5 mm的误差,整个道床的误差必须控制在3 mm,如何重新设计对中杆?白志勇和团队不断尝试和修正。

最后,他们找来一个50立方厘米的方形铁块,切掉四分之一的一角,使整个断面光滑,然后在使用过程中将铁块粘在整个道床上。第一次测试,数据准确!

这台仪器后来被命名为“多功能底座模板精棱镜适配器”。它巧妙地利用了定模稳定的特点,克服了三脚架误差大的问题,为高铁的精度和速度提供了又一个基本保障。

多年来,白志勇和他的团队不断创新:“建筑变形监测新标准”、“简易棱镜照明装置”、“精密测量仪器避风棚”等9项专利,科研、论文、技术等31项...

“我相信‘贡献社会’就是‘快乐’。在精密测量的道路上,我会继续走下去,书写自己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