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更新能带来什么?
温州人思路灵活、观念常新,因此能想别人之不敢想,为别人之不敢为,自然就能发现别人视而不见的商机。
观念改变命运
怎样才能改变命运?怎样才能赚钱、致富、奔小康?人们习惯于依靠知识,依靠勤俭持家、勤俭致富。这个并没有错,但只是勤俭只有知识而没有新观念、新思路,那是发不了财的。现在大多数人靠打工拿工资,用自己的汗水挣钱,工作了二三十年,月工资也不过几千元,省吃俭用几十年,买个住房还要东挪西借。同样头顶天脚踏地,一样的政策,一样的条件,为什么有人月赚万元乃至数十万元,有人却长期徘徊在温饱线上?充足的知识只是为改变命运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仅凭知识同样是改变不了命运的!还有人说是知识改变命运一个富翁与穷人的收入相差可以是千万倍,难道他们的知识也相差千万倍吗?何况,有些自诩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不照样穷困终身吗?而一字不识的文盲照样能身价上亿。原因何在呢?是什么才能带来财运,改变命运呢?
观念!温州人那么会赚钱就是因为他们思维灵活、观念更新地快。因为观念超前,就能想别人之不敢想,为别人之不敢为,自然就能够发现别人视而不见的商机,如此一来钞票哪能不源源不断地滚进腰包?细说起来,温州人会赚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肯吃苦、有胆识、特精明、会抢先、讲诚信、能团结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比如精明,温州人还比不上上海人,再比如抢先,只要观念改变了才会先行一步啊!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观念。所以说,观念是人生转变的基础和起点,是赚钱的最先条件。
在温州人看来下岗就是转岗;凡事不能坐着空想而是要先试着干一干;凡事靠自己想办法,自己解决;要当老板,不想做打工仔;只要有钱可挣,什么苦都可以吃;大钱要赚,小钱也要赚;不能安于现状,要追求进一步的发展。
正是温州人的思路先人一步,所以才能在中国改革史上创造出最多的第一,一次次让世人“瞠目结舌”,一次次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观念冲击:
第一份私人工商执照;
第一批股份合作企业;
第一个实行金融利率改革;
第一个制定私营企业条例;
第一个实行全社会养老保险;
第一座农民城;
第一个农民包机公司;
第一个跨国农业公司;
……
边角料里淘去8000万
一个温州姓李的老板,有着从一无所有到8000万元家产的发迹史,就是因为思路的改变、观念的更新,给他带来了财富与命运的改变。
当初,李老板一无所有,穷得连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当看到别人都做生意,赚大钱,过上了好日子,他也着急了,但是他没有本钱,这可怎么办呢?左思右想,他也没有想出一条办法,他就想到四处走走,看看能不能发现出路。没想到这一走,他就走出了一条路来了。
他发现,城里人开始讲究了,居室都布置得很好,清洁卫生每日都做,但是用一块布抹地费时费事。他想如果改用棉质拖把,那就方便简单多了。制作棉拖把有何难呢?于是,他就四处去打听,看看能否弄些材料。结果,他在一家大棉纺厂的垃圾堆里,捡回了许多厂家丢弃的碎棉布条。
李老板便利用它们,分钊整理出来扎成各种拖把。他拿到街上试着卖一卖,没想到每把可卖到2元钱。于是,他便放手干开了。一年之后,他居然有了500多元积蓄。
有了这500多元,李老板便考虑,怎样才能迅速致富呢?思来想去,他还是觉得利用废料这一行最有赚头。于是,他又改变了只扎拖把的单一产品结构,东借西凑,弄了点资本,购买了最初的加工设备-缝纫机。他把捡来的破碎棉布中稍大的布块拼缝成童装,细小的,扎成拖把。这样干了半年之后,就赚了5000多元。
之后,李老板看到市场上毛毯热销这一点,专门从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棉纺厂、化纤厂中收购各种边角料,运回工厂后,筛选分拣,那些大块的制作成童装,细小的,不再制作拖把,而是剥理成丝,纺成丝线,编织成各种毛毯,或者挂毯。
这样一来,童装,每件成本相当低廉,原材料连同人工费用及各项开支加起来,也不过3~4元,而大宗童装批发,一般都在10元以上。那些用彩色化纤边角料编织而成的毛毯,色彩鲜艳,构图巧妙又结实密匝。因此,深受用户欢迎,产品销往全国10多个省份。
尝到甜头后,李老板又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除了生产加工童装、毛毯之外,还把业务扩展到饮食业上来。一年之后,他又开始涉足家电行业。当时,家电市场正在起步,李老板便率先行动,专营日本进口原装产品,很快,便发了大财,一跃成为千万富翁。
成功后的李老板很有感触地说:“没有本钱不要紧,地上有的是金银财宝,捡起来就是富翁,关键是你知道不知道去捡。”
这就是典型的温州人创业发家的例子。正因为几乎温州人个个如此会赚钱,所以,温州才成为中国最具有活力的地方。有人形象地作比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世界经济走一步,中国经济走4步;浙江经济走4步,温州经济走6步。
9个领先观念
有学者总结出了温州人领先的9个观念,令人羡慕这9个观念从不同局面展示了温州人教育的技术也是最值得人们学习的9个观念,这9个观念是:
(1)“创业”的观念:当有些人为挣得一个“铁饭碗”而挤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温州人已经迈出了创业的步伐,有些人甚至为此不惜放弃公职。1980年,时任温州通用机械厂副厂长的郑秀康毅然辞去令人羡慕的公职,还卖掉了家里的手表、自行车等物品,开始学做皮鞋。他当时的这种举动世人看来无疑是发疯,就是这样疯狂的迈一步成就他后来的一番事业。
(2)“赚钱光荣”的观念:温州人把经商作为实现人生价值、体现人生尊严的一种方式,他们坦言做生意不丢人,赚钱是光荣的。比如徐勇水就说自己创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为了过上好日子。
(3)“面子”观念:温州人认为能赚钱就是最大的面子,许多温州人抛家舍业,不远千里地去外地创业。他们干其他人不愿意干的事比如修鞋。很多人都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干的是很下贱的工作的情况下,他们不以为然,默默无言地接受着世俗的眼光,踏踏实实地赚钱,许多人就是通过这些工作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4)“行动第一”的观念:温州人创业自强不息,不等不靠,没有条件就马上创造条件,没有本钱就从补鞋、弹棉花开始,一点一滴地积累。比如正泰集团的南存辉,就是利用补鞋淘来的“第一桶金”,开办了一个小作坊,然后一步步发展为大集团。
(5)“择业”观念:温州人只要能挣钱,什么都敢干,什么都能干,什么都愿意干。而且,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下岗”这个词,别人认为的“下岗”在他们眼中,就是换一个生意做;世上没有“贵贱”这个词在他们看来能赚钱就是好工作,没有贵贱的区别。
(6)“团队”的观念:温州人信奉的是“生意一起做,有钱大家赚”的原则,他们喜欢合作、善于合作、甘于分享、追求双赢,“集团军作战”的巨大优势,使得他们在商战中无往不胜、所向披靡。
(7)“大钱与小钱”的观念:温州人有钱就赚,不管其多少从来不看不起小钱。没有能力赚大钱就赚小钱,然后由从赚小钱发展到赚大钱,而在赚大钱后依然赚小钱。对于钱,温州人大小兼容,大小通吃。
(8)“吃苦”的观念:为了赚钱,温州人“千方百计地想,千言万语地说,千山万水地跑,千辛万苦地干”。这四个“千”就是他们创业的最大本钱。
(9)“抢先”的观念:当商机在人们视野之内刚刚萌芽时,有的人还在观望,温州人已经抢在最前面抓住了机会,抢得了市场的制高点,大大地赚了一笔。他们认为商机就是金钱,一旦来临就要抢抓、快抓、抓住、抓紧。
丢掉面子带来财富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带来财富。因为思路领先,所以温州人不靠国家投资,不靠引进外资而独立自主地创造了经济奇迹;同样因为思路领先,他们做的很多事情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中国人例来重视面子在轻视商业的生活观念中放弃体面的工作去做小买卖简直就是疯子,但是就是温州人抛开面子,反其而行之,从小买卖干起。
一个23岁的女交警辞了公职而去异地贩卖小商品,这在有些人眼中,未免太傻了,可是蔡瑶媛就是这么干的。10年前,蔡瑶媛辞掉温州交警的公职,带了2000元钱到山东省济南租门市房开店,专门卖从温州贩来的领带夹、徽章等小饰品,她带着样品到处跑单位,央求人家订货。功夫不负苦心人如今,蔡瑶媛已成为济南市南方礼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了。
面对他人最初的不理解与后来的赞叹,蔡瑶媛很不以为然。她说:“温州人就是这样的,四海为家,哪里有钱挣去哪里。而且男女是没什么区别的,都要出来闯。”
在温州人的创业大军中,有很多人原来是机关干部,他们不恋官、不恋位、不恋权,敢于丢掉铁饭碗,辞职创业。
温州人还有不少科技人员抛弃“言利有辱斯文”的陈旧观念,放下学者的架子,直接开办公司创业或以技术、专利成果入股的形式创业,实现科技与企业的有效结合,以科技优势引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因此体现出了自身的专业价值。
温州人就是这样,在赚钱这个问题上,他们以不争论“能不能干”、“有没有先例”这些问题,而是用尽心思来琢磨“怎么干才赚钱”、“怎么干赚得最多”的问题。
马克思有一段话是描述犹太人的,如果原封不动地用来描述温州人,一点也不显得夸张,仿佛就是马克思为今天的温州人提前写下的:
“在他们的眼里,整个大地都是交易所;在这块土地上,他们除了要比自己的邻居富有以外,没有别的使命;生意控制了他们的全部思想,一种生意换成另一种生意,是他们唯一的休息方式;即使他们偶尔没有考虑他们的生意,那也是想探听一下别人的生意做得怎么样。”
人们在惊叹、佩服温州人经商、办企业的成功之余,不禁会想:温州人与我们同为中国人,为什么温州人能赚钱,而我们却不如他们呢?“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细究起来,主要还是思路的不同。
因为观念决定出路,有了生路才有财路,所以要想赚钱,就要向温州人学习,学习他们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为自身发展闯出更广阔的新天地的能力。因为钱来源于头脑!钱会往有头脑的人的口袋里钻,正所谓:脑袋空空口袋空空,脑袋转转口袋满满。更新观念,引入新观念,抛弃旧观念,才能真正使脑袋聪明,充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