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基本情况
2009年,第三终端销售额达到1,01.4亿元,同比增长26.7%。
2010年8月,医药行业总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5.69%和34.71%。2.医药经济结构有所改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药行业通过各种形式的联盟、兼并、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医药企业规模过小、布局过于分散的局面,提高了生产集中度。医药行业有25家企业进入全国520家大型企业行列。医药行业60强企业生产集中度为35.7%,比八五末的19.7%提高了16个百分点。一批优势名牌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青霉素、维生素C、合成维生素E、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大吨位产品的生产商数量大幅减少。片剂、粉针剂、水针剂、输液剂、胶囊前50位制剂的生产浓度分别达到44.3%、97.6%、66.5%、58.9%、56.2%。
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调整,基本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按产值计算,股份制经济占全行业的比重由“九五”初期的12%提高到33.2%,外资经济由15%提高到18.8%,国有经济由55%下降到36.1%。
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医药商业打破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商业一统天下的格局,产权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建立了一批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经营方式开始转变,总代理、总经销、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等新的经营方式不断涌现。特别是连锁经营在“九五”期间有了很大发展。在全国部分大中城市建立了近200家医药连锁企业,连锁经营药店5000多家。多家企业积极探索和试点医药电子商务。
西部地区医药经济突飞猛进。四川已经成为中国中药的主要产地。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内蒙古、广西等省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成为中国民族医药生产基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优化了区域经济结构。3.科教兴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医药工业贯彻科教兴医的方针,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新产品产值率在199年达到15.8%。“九五”期间,中国医药企业和科研单位* * *获得各类新药证书5043个,涉及2112个品种,其中国家一类新药证书108个。
临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低的β-内酰胺类系列产品在抗生素化学原料药中的比重由八五末的15.3%提高到0999末的65438+20.3%。一些供不应求的关键医药中间体,如6-氨基青霉烷酸(6-APA)、7-氨基头孢烷酸(7-ACA)、7-氨基3-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异植醇、三甲基氢醌等已基本替代进口。天然维生素E、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重要产品已实现产业化,控释、缓释、透皮给药等新剂型有较大发展。
高效分离纯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技术、微胶囊技术、靶向技术等一批高新技术在医药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青霉素产量从“八五”末的0.7-0.8吨/年。每立方米发酵量提高到1.0-1.1吨,维生素C总收率由八五末的48%提高到60%左右。地塞米松的生产采用生物脱氢新工艺,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不仅替代进口,还批量出口。
中药新产品开发加快,特别是在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肝炎等疾病方面。中药凌星颗粒和丹参滴丸通过了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初审,进入临床试验,为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又迈出了一步。藏医药和其他民族医药也从少数民族地区走向全国。
制药装备水平和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提高。“九五”期间,双环流气升式发酵反应器、动态萃取设备、微孔滤膜过滤器等一大批先进适用设备实现产业化,在医药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一些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截至2000年底,已有780多家制药企业(车间和剂型)通过GMP认证,药品质量得到提高。
医疗仪器中的一些高精、尖的产品,如磁共振、CT(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彩色b超等已经产业化,低能直线加速器基本实现国产化。旋转式伽玛刀、数字减影成像系统、激光手术仪、光纤内窥镜都可以量产。符合国际技术标准的中国直接数字X射线医学成像系统在国内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应用,使用了大功率二氧化碳心脏激光。医疗器械的产品标准逐渐与国际接轨,零配件的配套采购开始国际化。近65,438+000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4.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就。
医药行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也是利用外资比较成功的行业。世界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都在中国投资设厂。中外合资制药企业试点进展顺利。这些外资企业的建立,不仅引进了资本,也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为国内企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